倪 峰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通过对“十运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统计解析,着重对比赛中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情况以及与假动作配合的特点,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为散打进攻组合技术在训练和理论建设上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散打;主动进攻组合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3/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25-03
A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of Active Attack Technique in Men's Sanda Final in
10th National Games
NI Feng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Zhejiang China)
Abstract:By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n the video record of Sanda Competition in 10th National Games, the paper conducts a research focusing on combination of active attack used in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and coordinate with false movements. It reveals its internal rul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anda attack combination in training and theory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in a scientific way.
Key words: Sanda; combination of active attack technique; research
众所周知,散打比赛的过程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发挥与反发挥的过程,运动员一方面要遏制对方技术的发挥,一方面要发挥好自己的技术[1]。高水平的散打比赛水平接近、对抗激烈,其中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倍受青睐,因为主动进攻咄咄逼人的气势、连续的进攻动作,将会对防守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主动进攻得分后,甚至可导致防守方技术的变形、战术上的不明确以及自信心的受挫。本文试图通过对十运会散打比赛中运用各种进攻组合技术的研究,探索运动员运用主动进攻组合技术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探索主动进攻组合技术与假动作配合的特点,为运动员训练主动进攻组合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十运会散打决赛录像(男子50 kg、58 kg、67.5 kg、77.5 kg、87.5 kg及87.5 kg以上)等6个级别、96名运动员、共120场、238局比赛。所有运动员都是国内各级别前16名的选手。因此,可以认为文章研究所搜集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可以代表目前国内的高水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期刊目录查阅、检索、收集有关散打组合动作教学与训练的相关资料。
1.2.2 图像观察解析 ┆对2005年十运会散打决赛录像进行图像观察,筛选出所有进攻组合技术的图像,然后将图像分类,按分类着重对进攻组合技术的运用率、运用成功(即得分的进攻组合)次数和综合成绩的高低等作统计解析。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组合技术动作进行分类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和相同,按照课题研究需要与从属关系,将资料分成不同类别及层次,从而使众多繁杂的原始材料条理化和系统化,以便于对事物进行观察[2]。对事物分类时,应当依据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事物的某一种属性或关系[3]。为了从不同层次上观察和分析进攻组合技术动作的运用特点,在本文的研究中,按照散打应用型技术将其分成三类:主动进攻型组合技术、防守反击型组合技术、反反击型组合技术。分类后根据比赛录像按运用率、成功率和综合成绩的高低对进攻组合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对前10个典型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动作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对实际训练有帮助的主动进攻型组合动作。
2.2 对三类进攻组合技术运用情况的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主动进攻型,防守反击型,反反击型组合技术的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三类应用型组合技术中,主动进攻型组合技术的运用次数是2 463、成功次数是774、种类数是402、总得分是887,都远远大于另两类相关数据。虽然在平均得分上,反反击型组合技术的平均得分最大,但它的总运用次数只有151次、运用率只有3%。这一对比说明:主动进攻型组合技术不仅仅是评价运动员连续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是散打应用型组合技术中的最优,同时也恰好验证了武术界常讲的:“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一技击原理。因此,建议广大散打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要鼓励运动员主动、勇敢、果断地运用组合技术动作进行攻击,尤其是发动多轮、多层次的组合技术攻击波,以争取从心理上彻底摧垮对手的斗志,从而赢得比赛胜利。
2.3 对10个典型主动进攻组合动作的运用次数,得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见表2。
表2 10个典型主动进攻组合动作的运用次数,得分进行对比分析
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10个典型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动作中,二次组合有9个,三次组合只有一个,而四、五次组合更本就没有。因为:(1)在竞争激烈、高水平的散打比赛中,运动员都喜欢采用构成简单、实用、耗费体力小、容易运用的二次或三次组合动作[4],且二次组合动作的运用处于主体地位。(2) 规则的导向作用。旧的散打规则规定“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互相踢打不得分,互相踢打时只算开始和结束时的得分”,而2004年新规则又重新规定互打互踢可以得分,条件是运动员运用的方法要很清楚,效果要很明显。但在实际比赛操作中裁判员还是潜意识地运用旧散打规则,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往往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组合技术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多次数组合技术的选择与运用。(3) 运动员水平高。进入十运会散打决赛的选手基本上都是健将级,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场上思维冷静、敏捷,出动作讲究简洁实效。而且运动员水平接近及战术安排,双方队员都不可能让对手多次运用组合技术进行攻击,一但被动会迅速采用如搂抱、贴身摔等技法阻击对方的进攻,迫使多次组合技术在击打中中断。(4) 比赛的压力大。全运会散打比赛是当今散打界最重视的比赛,因此运动员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心理上压力都特别大,尤其是到了半决赛和决赛运动员出动作都比较拘束,甚是小心谨慎,不敢真正放开手脚去搏(除非一方队员大比分落后,才会冒险、才会主动运用多次组合技术进行连续攻击),从而抑制了多次组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2) 10个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动作中最后一击由摔法构成的有6个。由于规则规定,在比赛中使用摔法所产生的击打效果,台上裁判必须做出相应的评分手势,不仅得分直观、清楚,而且在比赛中对手为防止摔坏不得不憋气,从而消耗大量体力,这正是摔法为何被频繁运用的原因。同时多次成功的快摔将有效抑制住对方的猛烈进攻,并使对手产生畏惧心理,迫使对手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的技击水平,为自己的胜利创造条件。
3) 从运用次数和得分数上看,高频率组合不一定是高得分组合。如前冲拳+摔法、前低鞭腿+前贯拳等。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如何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训练、尤其是怎样进行多次组合动作的训练,以及怎样与实际比赛中的组合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已成为广大散打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对10个典型主动进攻组合动作与假动作配合运用情况的分析 ┆结果见表3。
表3 对10个主动进攻组合动作与假动作配合的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后鞭腿+后贯拳、后鞭腿+摔法、后冲拳+摔法、前冲拳+后冲拳等四种组合技术主要侧重于与步法、身法假动作的配合;前贯拳+摔法、前冲拳+后冲拳+摔法等两种组合技术则比较全面既适合步、身法假动作又适合拳法假动作;前低鞭腿+后冲拳、前低鞭腿+摔法、前低鞭腿+前贯拳等三种组合技术则侧重于与腿法假动作的配合;前冲拳+摔法则侧重于与拳法假动作的配合;同时研究发现所有的主动进攻型组合技术动作都能与步、身法假动作配合且攻击效果明显。
综合以上对比说明:1) 拳法、腿法假动作主要侧重于前手拳和前鞭腿,后手拳和后鞭腿假动作在实际比赛中很少被运用。这是因为运用前手拳和前鞭腿能快速进入实战距离,距离短、突击性强,既能进攻得点,又能阻击防守,快速灵活、精确。它的最大长处是自身平衡不易受到破坏,却又可以破坏对手身体平衡从而为下一个攻击做准备,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力量不大。而后手拳和后鞭腿则属于重量型的,它的优点就是力量大、速度猛,能给对手致命的打击,但身体平衡较难,很难做到收发自如。因此,如何在训练、比赛中提高运动员后手拳和后鞭腿假动作运用的协调性、灵活性及平衡性,已成为散打教练员急需攻克的又一技术难题。2) 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攻防技术的应用效果。因为徒手的两人相搏,最终是靠接触取胜,其中距离感是法宝,而有效的距离主要是通过步法获得。从散打竞赛的技术角度看,取胜的关键之一就是步、身法的完美结合。步法是基础,身法是对步法有效的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 结论与建议
1) 十运会散打决赛代表目前国内的最高水平,而在比赛中主动进攻组合型在运用率和成功次数上都优于防守反击型和反反击型等类型组合,说明主动进攻组合型技术的控制效果明显,是运动员得点的主要手段。主动进攻组合技术以二、三次组合为主,其中二次组合是最常用的技术,而比赛中成功率最高的组合是后冲拳+摔法、前贯拳+摔法。
2) 步法、身法是假动作技术运用的基础,拳法、腿法是对它的有效补充。与主动进攻组合技术配对的假动作直接关系到进攻的成功率,运用假动作必须做到灵活多变、因动作而易,不能拘于一格、生搬硬套。
3) 格斗类对抗性项目鼓励连续不断的进攻,特别是组合技术的进攻。从比赛观赏的角度来看,十运会散打决赛低于泰拳、拳击比赛。建议加大科研力度,丰富完善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及相关比赛规则体系,鼓励运动员在实战中多运用多次数组合动作,从而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性、观赏性、对抗性。
4) 本文的数据统计解析来源于当前最高水平的十运会散打决赛,建议散打教练员根据本文结论选用或创编适合本队队员身体条件、技击特点、习惯的二、三次主动进攻组合技术,并科学地与步法、身法、拳法、腿法等假动作实施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 石华毕,蔡仲林.对散打王争霸赛主动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428-1430.
[2] 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
[3] 武云化.体育科研实践与理论[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 蔡瑞广.散手组合技法训练及应用[J].搏击,1997(11):41.
[5] 李士英.散打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45-546.
[6] 孙佐枫,李耀生,张文利.竞技散打常用组合动作的运用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49-1150.
[7] 马学智.规则的改动对散打运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413-415.
[8] 胡耿丹,麦全安,谢富秀.散打两种侧踹腿攻击效果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