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芳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我常常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刚刚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乃至击掌叫好.我知道,这是诗歌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了他们.“真正的艺术语言是富有美感作用的语言,是文学家苦心修炼的结晶.”当清灵飘逸字字珠玑般的诗句在唇齿间萦回的时候,当或幽寂或清丽的画面在眼前若隐若现的时候,当或沉郁顿挫或明快激昂的节奏在耳际铿锵回响的时候……我们无法否认,是诗歌极富艺术美感的语言让学生获得了难以言传的审美体验.能够品味到这些语言的精妙之处,除了借助教师的讲析外,主要依靠学生敏锐的语感去捕捉把握.学生的语感不是天生的,教师也不能强加于他们.语感如何积淀?“实践出真知”,没有比熟读、背诵大量诗歌更能积淀语感的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背过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诗呢?
一、示范美读,激发兴趣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纸船》、《金色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课文,教学时都是由我先来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美读还可借助音乐的魅力.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诗词,或气势雄伟,或意境开阔,或如大江东去的豪放,或似晓风残月的清丽,本身已独具吸引力,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配以奔放流畅的二胡曲《良宵》,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学生沉浸在音乐与作品交织构成的意境中,思绪纷飞,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升华感情、积淀语感的目的.
二、理解朗读,体会内容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我在教读时,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再借助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体会到这样一种境界: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学生同时也能体会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拔,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想象吟读,品味意境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因此,意境就是作品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特别是古代诗词,韵味隽永,蕴意深远.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其意境的领悟,可是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这是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在古诗的教学中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配合使用了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进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学生边读边赏,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不少学生甚至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在音乐声中背诵起来,其情可塑,其意也明.感悟诗的意境时,还需要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推敲语言要善于抓住“诗眼”,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意义,还要了解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谓“言外之意”.在琢磨诗的构思上,要了解诗人凭借什么事物或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再总结,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反复背读,培养语感
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学语文就十分强调诵读,熟读才能精思,在反复的诵读中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才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感受.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的语感积淀就会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