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舞台美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华丽的场面和越来越宏大的制作以及各种高科技的应用充斥着当今舞台美术,可以说无所不尽其极。但是,在舞美极尽其奢华之本能的同时,往往忽略掉了一些很重要的层面——舞美所表达的情感。
每年都有很多观摩戏剧演出的机会,其中不乏名作。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舞台样式也是千变万化。可谓庄严者气吞山河,秀丽者风景如画……,这些舞美作品在空间饱和度上的把握和艺术处理上的拿捏是无可挑剔的,是美到极致的。我作为一个舞美设计,本能的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在寻求着舞美作品的内在情感,希望找到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来支撑剧本带给我的思考。然而,这种认同却很难找到。很多的舞美作品都只是完成了戏剧演出所需要的环境空间,而表达戏剧内在情感的情境空间却少的可怜。突然的,我觉得某剧的舞美用在另外一剧也挺合适……
舞台美术的基本任务是为戏剧营造演出空间。这个空间从简单意义上讲是戏剧演出的环境,而从深层上讲就是戏剧演出的情境。环境只是视觉上直观的产物,是外在的。环境再美,也只能是产生对观者的视觉冲击而已;而情境则是通过人的心灵体味到的,是内在的。情境可以和观者产生心与心的碰撞,从而打动观者。例如众所周知的影片《英雄》中秦王宫殿内的场景。设计者并没有将该内景按照秦朝王宫的建筑结构和内部陈列去做回归真实的复原,而是通过大小道具的列阵在不失主体环境相对真实的前提下,着力营造出集权统治的威严和冷酷,尤其是那一级级的台阶、一排排点燃的蜡烛和一层层高高悬挂的布幔配以特殊灯光的处理……会使人瞬间忘却环境而直入情境之中。这种相对复原结构和陈列手段,运用舞台美术独有的语言,对剧本所要揭示的、暗含于表象深处的情境进行了意象的、深层次的诠释。使情感充斥于环境之中,直逼观众心灵。由此看来,后者显然更为高级。
在中国戏曲学院上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曾经这样讲过:“我的手里有一个苹果,我把苹果给你,你把它吃完以后会得到一个核。然后你用这个核再做一个苹果拿给别人吃。无论苹果是酸还是甜,是苦还是辣,一定要让别人吃这个苹果的时候和你吃我送给你的那个苹果时有一样的感受。”如果把导师给我的苹果比做剧本的话,那么吃完苹果得到的核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剧本的灵魂),我后做给别人吃的苹果就是我要展示给观者的舞台空间。这其实是一种舞美设计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可以使舞美作品更准确的把握剧本的思想核心,更真实的传达剧本中所内含的情感。因此,这种思路是创作戏剧情境空间的重要手段。
这种舞美设计手段已经被运用到了实际操作当中。其中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湖北省京剧院创排的《曾侯乙》的舞美设计。
《曾侯乙》一剧描述了2000多年前“音乐人”,用他们的唱和、歌哭、深情和智慧,创造世界音乐史上伟大奇迹的动人故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生命的乐章”。
该剧的舞台是由一套编钟演化而来的。这套编钟的原型就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铸钟的艰辛贯穿了故事的始末。为了铸钟,为了音乐,曾侯乙可以抛开一切于不顾……。音乐和编钟对应在一起,两者共同阐述了该剧的主题。设计者用曾侯乙倾注了毕生心血所铸造的“曾侯乙编钟”为舞台样式的基础,通过对编钟结构和艺术性的分析,巧妙的将其拆解,再重组,保留了“曾侯乙编钟”原有的形式感。舞台上的“编钟”庄严、神圣,使观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舞台和编钟这两者融合在一起,用一句行话说是:“看山还是山”。加上各种装饰手法的运用,使整个舞台好像一个巨大的“音乐盒”,让耳边似乎不时的响起悠扬的春秋时期的宫廷音乐……,整个剧场都沉浸在神圣的音乐殿堂中。这个空间在环境上没有什么交代,只是在主体景物“编钟”演化的大空间里依靠大道具的陈列和部分装置的移动来完成场次的变化,并让观演者很自然的产生认同。整场舞美的处理手法非常高级。可以说,这台舞美近乎完美的诠释了剧本的主题——“生命的乐章”。
正如京剧《曾侯乙》的舞美设计一样,好的舞美是有生命的。他可以宣泄,可以诉说。
有生命,就有灵魂。舞美的灵魂就是剧本的灵魂,只有让舞美的创意和剧本的立意“合二为一”,舞美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只有这样,戏剧演出才会更加完美。
舞台美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功能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价值也已经远远超出了舞台本身。在戏剧发展史上,戏剧的每一次改革都离不开舞台美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舞美创作者们的聪明与才智。
现在是一个契机。舞美创作者应该把握契机,创造戏剧艺术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