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由韩再芬老师创意、策划并主演的《徽州女人》最近被中国文化部入选进京参加迎奥运重大文化演出活动,说明高层领导对这部徽风徽派的黄梅剧很感兴趣。《徽州女人》是一部创新风格的黄梅精品剧目,我一直深爱这部戏,尤其是韩老师安排我学演“女人”一角,我感到十分荣幸,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因此我下功夫对这部对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不断发现她的许多“迷人”之处,这里仅就她的民族性,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徽州女人》是一部真实地反映了安徽江南某个地方的社会生活,并演活了一个中国女人的戏剧,全篇洋溢着浓厚的皖风徽韵的乡土气息:徽派古民居建筑、清末民初时的服饰、青石小路、古梁柱、纯朴的民风、婚姻习俗以及黄梅戏音乐等等,一幅幅徽州风情的场景引人入胜,令人陶醉。谁看了这出戏后都会承认这是我们安徽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东西。我们在港、澳、台演出,那些华人华侨甚至外国友人很能欣赏,无不为《徽州女人》而感动,他们不停地夸口:“《徽州女人》好!”“中国的艺术高级!”“黄梅戏好看!”
这使我想到,《徽州女人》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我认为艺术是属于民族的,又是属于世界的;只有首先成为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缺乏或没有民族性的艺术,是缺乏或没有艺术美的艺术。
首先,缺乏民族性的艺术,背离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多数人的审美习惯。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引申到艺术领域,也可说明艺术活动中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传递,只能去适应已稳固形成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没有民族艺术内容或民族艺术形式作媒介,就不能引起共鸣、引起美感。所以,只有在艺术风格上,保持和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如体裁、构思、情调直至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才能为本民族所接受,进而为其他民族所欣赏或借鉴。
其次,丢掉艺术风格的民族性,不利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马克思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斯大林也说过,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且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所以,艺术上的民族特色是该民族文化瑰宝的积淀,保持它,发扬它,不仅为人类的艺术宝库留下了光彩夺目的遗产,也为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再次,艺术风格上倡导继承民族传统特色,绝不是自我封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革新、变化与发展,艺术也不例外。艺术不但适应这种革新、变化与发展,更要反映它。继承民族性中一切好的、优秀的东西,扬弃民族性中落后的、不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旧习俗,真正实现“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另外,为了发展本民族的艺术,也应该主动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艺术成就。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8月间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办法,要织中国的帽子。”
外国有用的东西,也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徽州女人》在唱腔伴奏和幕间曲的配器方法上,由于汲取了西洋歌剧、舞剧以及交响乐的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黄梅剧艺术的表现力,不但让国内广大观众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也让港、澳、台同胞及国外从未接触过黄梅剧艺术的各界人士赞不绝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