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黄梅戏

2009-03-26 08:47周代进
散文百家 2009年2期
关键词:严凤英纳凉黄梅戏

周代进

离开故乡已有25个年头,可故乡的黄梅戏却是“月亮走,我也走”,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牵动着思乡的心绪。

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黄梅戏的节拍和韵律,3岁的小孩唱一段黄梅戏,是司空见惯的事;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是黄梅戏的高手,不仅能唱,还能作出相当难度的表演,并能讲出“男花腔”、“女平词”以及如何走好台步等戏曲理论。

记得在家乡种田务农的日子里,村庄上空几乎每时每刻都飘浮着黄梅戏的声音。

白天劳作之时,由于那个时期“公社化”的体制,乡亲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那七仙女的“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去。

夏夜纳凉之际,生产队的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和小凉床,来到村外菱荷飘香的塘边,不一会便自觉不自觉地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背上拍打蚊虫的同时,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父辈们对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非常熟悉,每每说起,总是津津有味,如身临其境。

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村子的夜空中流淌。有笛声、二胡声、口琴声、手风琴声,不同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她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世界上仅有的乡村自发的黄梅戏交响曲。

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生产大队注定要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新年伊始,则是各生产小队轮流搭起张灯结彩的露天高台,请大队的“戏班子”来表演节目。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的雪花,也吹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现在看来,那些民间戏艺水平和黄梅调的纯正度,一些城市里的黄梅戏团也是望尘莫及。

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黄梅戏,故乡的情感在流淌!

猜你喜欢
严凤英纳凉黄梅戏
铜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严凤英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青年严凤英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先生艺术成就座谈会内容纪要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动物纳凉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