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凤莲 于素梅 刘笑舫
摘 要: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型。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又分为地貌类资源和水体类资源。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又分为民俗风情类和赛事、场馆建筑类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持系统有政府政策支持;旅游经济环境支持;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体育旅游资源支持;体育旅游客源支持、体育旅游人才支持等。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体育旅游法规、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关键词: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开发支持系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48-03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Support System about Exploitation and Catagory of
China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NG Feng-lian1, YU Su-Mei2, LIU Xiao-fang1
(1. P.E Department, Nanyang Normal College, Nanyang 473061, Henan China;
2. P.E Department, Zhoukou Normal College, Zhoukou 475001,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resources in sports tourist resources consist of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humane tourist resources.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e mountainous-areas resources and water-areas resources. Humane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e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stom and math sports grounds and stadium. The resources in sports tourist resources can be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and relative policies, touris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vestment,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resource itself ,tourists' markets and sports tourist talent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resource are as follows: there has not been sufficient investment; this culture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by all people;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macro-economic measures, overall plans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ource only looks at its ornamentation but ignores its participation and lack of law and management and safety guarantee.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catagory; exploitation support system; influential factors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既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等实体性资源,也包括文化、服务等无形性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一个大类,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补互利,是一种把体育旅游活动作为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自然与社会的实体物。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开发的条件,是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基础,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规范性的分类,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1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与市场细分
1.1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 我国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1992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将旅游资源分为6大类、68种基本类型,地文景观类(含12种基本类型)、水域风光类(含6种基本类型)、生物景观类(含5种基本类型)、古迹建筑类(含33种基本类型)、消闲求知健身类(含10种基本类型)、购物类(含4种基本类型)[1]。2003年5月1日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两个大类、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2]。有学者按照旅游资源在时空中存在的方式划分为永久性旅游资源和可消耗性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形式而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工旅游资源;按照游客的旅游动机不同而划分为心理精神方面旅游资源和经济方面旅游资源等等[3]。无论人们对旅游资源如何分类,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领域将不断地拓展,旅游资源体系将是一个永恒发展的概念。
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参照众多学者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观点,并根据旅游资源性质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型。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赋予的,已存在并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经过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者吸引物的各种资源。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又分为地貌类资源和水体类资源。体育旅游人文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体育元素经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者吸引物的各种资源[4]。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分为民俗风情类和赛事、场馆建筑类等(图1)。
1.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细分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5]其实质是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高其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因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就是把现实的或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通过深层次的开发,变成能够吸引和满足旅游者体育旅游需求的产品,给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对市场进行定位。体育旅游市场分类,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体育旅游资源性质分为:大众性体育旅游资源、专业性体育旅游资源、刺激性体育旅游资源、民族性体育旅游资源等。其中大众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休闲体育旅游:钓鱼、骑马、潜水、打高尔夫球等;健身体育旅游:登山、跳舞、打篮球、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打网球、打羽毛球、健美、健身活动等;体育观战旅游:观看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赛事旅游等。专业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体育赛事旅游:专业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等。竞技体育旅游:各种身怀绝技的运动员或旅游者参加竞技项目所引起的旅游活动,如滑翔、帆船、冲浪、滑雪等。刺激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冒险体育旅游:蹦极、漂流、攀岩等各种探险类体育旅。民族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各种民间节庆活动、民俗风情等体育旅游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分类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时是可以重叠的。二是根据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类:根据游客不同年龄,如中老年人、青年人、青少年等开发不同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根据消费者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不同,划分为豪华型、标准型和经济型。豪华型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比较高,一般追求舒适、服务高档、消费能力强、水平高的体育旅游活动;标准型在器材装备方面注重精简实用,并不在乎是否名牌,对服务和环境方面要求不高,不追求奢侈消费;经济型器材设备简陋,追求经济实惠;根据旅游者参与性质不同,划分为观赏型和参与型。观赏型是以游览观光为主,如观赏大型体育赛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参与型主要是一些体育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的体育活动项目[6];根据体育旅游者性别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男性适宜项目和女性适宜项目等。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而且这个支持系统要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协同性。通过对专家和旅游管理开发机构的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本文认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 政府政策支持系统 国家政策支持系统是国家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促进,它能给体育旅游开发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开发环境,并引导体育旅游开发的方向。目前国家基本上形成了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支持系统,如199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江苏太湖、三亚亚龙湾等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些度假区的建立,启动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带动了滑雪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兴起,使中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入了深层次的开发阶段。1996年国家旅游局适时地推出了96中国休闲度假旅游活动,2001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罗列了146项体育旅游产品,将体育旅游分为专项旅游路线和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划定了82条路线。中国各地在2001年举办了100多个体育赛事或体育旅游节。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批准在全国建设16个“体育圈”的项目,如“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等。这些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 旅游经济环境支持系统 旅游经济环境支持系统是指旅游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主要是指投资、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及基础设施等条件。旅游资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资金是否充裕,财力是否雄厚,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进度以及开发的可能性。体育旅游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发生、发展的,获取经济效益和利润是开发的主要动机。因此,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区域性经济基础,即经济承载力,以避免盲目开发带来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2.3 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系统 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政策法令、社会治安、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是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旅游是一种文化冲突活动,游客带来的异地文化不可避免的会与旅游地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一旦这种冲突发展到双方,尤其是当地居民无法容忍的程度,即表明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已经不适应现有的接待规模,更不允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和社会承载力是决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
2.4 体育旅游资源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是变资源为产品,提升资源的价值。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名山、大川、名湖、瀑布、峡谷、草原、水域等构成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如山岳体育旅游资源、“四滑”体育旅游资源和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等都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分析各地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2.5 体育旅游客源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为了盈利,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使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和资源条件。我国加入WTO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推动了国外入境旅游人数的上升,客源市场丰富。
2.6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和专业的教练、导游等,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目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中国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难以科学开发,不能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胜地。另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后,必须经过精心策划、营销宣传才能开拓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通晓体育、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也是极其缺乏的。因此,今后要加强校企联合,社会学、体育学、旅游学、市场学等学科要加快培养体育旅游所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3 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社会办”的大环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对体育旅游的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没有形成个人或私企、外企投资的优惠策略和健全的法律保障,导致很多投资商不敢大胆投资。
3.2 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我国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较深,使人们对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误认为体育旅游必然是参加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一定是比赛性质的、以决胜负的运动项目或是冒险运动为主,存在很大危险性或不安全因素的;或者认为是只有体能好、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能参加,使很多人望而怯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宣传策略和技巧,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体育旅游健身活动的意识。
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可以使体育旅游资源统筹规划、有序开发、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体现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提升资源的价值。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缺乏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导致各地的体育旅游项目出现雷同现象,体现不出特色性。很多地方出现一哄而上、甚至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样既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阻碍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体育旅游潜藏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效益。没有统筹计划,大量资源雷同,造成异地客源市场不足;二是各地体育旅游开发者市场调查不够,定价太高,有效需求不足,如高尔夫球和网球运动,都属于“贵族运动”,相对于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来讲,价格偏高,有效供给不足。
3.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更希望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健与乐的结合。目前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观赏性远远大于参与性。如2001年开展了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举行了很多体育旅游活动,而在全部体育旅游活动中,可供游客自由参与消费的仅有35%,使大多数人处于旅游观光的位置,使“体育健身游”变成了“观光游”。其原因是,我国对体育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在体育比赛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方面,而对于能够满足消费者参与需求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却因资金问题而不能实现,比如能供众多人参与娱乐的大型场馆设施的开放、修建,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等。因此,出现了供求之间的矛盾,使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后劲。
3.5 体育旅游法规、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没有安全就没有客源,安全保障包括体育旅游地、体育旅游设施、体育旅游场地、交通、住宿、服务等。从体育旅游活动的特点看,有些项目是带有一定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通过挑战和超越自我而获得满足和愉悦,正是体育旅游的魅力所在。但是,如攀岩、蹦极、探险等,确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2004年10月,在陵川凤凰谷景区举办的全国攀岩邀请赛中,两位河南选手不幸坠落导致死亡等[7]。我国部分冰雪运动、漂流、冒险运动、民族体育项目场地、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措施相对滞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标准,保证安全,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体育旅游安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必须要对市场进行细分,要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同时,在立足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要开辟潜在的市场,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而且这个支持系统要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协同性。这不仅需要体育旅游管理者的积极策划、运作,更要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需要经济学家、旅游学家、体育学家和政府管理机构的介入。
4) 影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宣传不到位、缺乏宏观调控、参与性不强、安全保障滞后等。
4.2 建议 1) 要分类、有序的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并做好市场细分,满足不同的需求。要开辟多元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意向和力量,鼓励企业冠名、赞助或经营,积极引进外资,拓展海内外投资空间,逐步形成以“政府办”为主导、“社会办”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格局。
2)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突出各地特色和文化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3) 多种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通过高校旅游专业或社会学、管理学专业、体育学专业,开设体育旅游专业课程,增设体育旅游开发和营销专业知识;通过体育旅游管理机构和体育产业部门开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体育旅游开发和营销专业紧缺人才;通过体育学院和旅游学院联合办学、双向合作,发挥各自的师资优势,培养具备从事体育旅游工作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4) 加大促销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各旅行社应该设计出有宣传力度的体育旅游产品形象,提出有竞争力的宣传口号,利用各种场合和渠道建立专门体育旅游的旅行社或在旅行社内设置体育旅游专营部,推出新颖、有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成全社会关注健康、热爱生命的社会氛围,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M].比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1-20.
[2] 卢媛,卫海燕.咸阳市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53.
[3] 陈立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构筑[J].体育科技,2002(4):1-4.
[4] 王桂忠.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资源可更新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3(4):12-15.
[5] 甘枝茂.马耀峰主编.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320.
[6] 王红英.21世纪初我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18.
[7] 刘凤香.论体育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3):52.第31卷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