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建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开启学生的心扉,建立展示才华的个人网站,开发网络德育软件。
关键词: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校园网;整合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08-0111-02
收稿日期:2007-03-0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04BA159)
作者简介:宋文生(1979-),男,湖北蕲春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教育信息化研究。
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建设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校园网,已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而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内,工作形式陈旧,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内容空泛,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网民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36.7%。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强大的优势,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育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其重要指导思想的。建构主义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知灵活性理论利用超文本为知识的多维表征和知识组分的多种互连交叉的特征来重新安排教学序列,这些特征非常符合网络所具有的性质,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设计提供了最合适的理论模型。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的。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技能不单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还能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学)的帮助,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展示现实问题,通过与同学协作解决这些问题而获得知识的建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Intemet上的信息、音像资料等)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认知灵活性理论
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斯皮罗(spiro)提出的。认知灵活性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境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设计学习环境的一个概念模型。它的目的是促进复杂的或非良构领域的高级知识的获取。认知灵活性理论使用超文本为知识的多维表征和知识组分的多种互连交叉来重新安排教学序列,这些特征和WEB的性质十分吻合,因此,随着WEB教育应用的迅速发展,认知灵活性理论逐渐成为WEB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的,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教学媒体设备的作用不仅是要呈现教材,而且必须与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
二、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术基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的上网地点、上网设备和上网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和变化,网民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3 900万人。其中,19%的网民在学校上网,有18.2%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上网时间每周超过2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3个小时上网,甚至有部分青少年网民每周上网超过40个小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校园网络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将计算机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时具有进行教学、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2005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报告》,认为目前学校中用于学生使用的计算机的数量,已超过行政、教学、科研使用的计算机数量,预计学生用计算机的需求量仍将继续攀升。学校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平均每所高校接入计算机的数量为7 280台,其中平均每所高校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数量为3293台;平均每所高校提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为3665台,这些都为网络德育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校园网与学校和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的方法1.建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第四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已经进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是一个“万花筒”,各种健康的学术信息、经济信息、娱乐信息等都能在网上找到,同时,形形色色的淫秽色情信息、反动暴力信息等也混杂其中。有的学生不断地穿梭于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还有的学生对网络形成依赖心理,在网上侃侃而谈,交友甚广,游刃有余,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沉默寡言,不善言表,造成“网络孤独症”。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辟校园德育论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学生在网上可以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难题向教师述说。对于富有争论性的问题可以在校园论坛上发表,学生工作人员与学校网络管理员应做好把关工作,对于那些低级庸俗的、反动淫秽的言论及时予以屏蔽或删除。同时,应把校园德育网站建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互动窗口。学校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建立理论学习、校园文化、时事思考、科技创新、网上党团校、心理健康热线、德育在线等栏目,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通过网络开启学生的心扉
面对精彩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大对网络道德的教育,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一是利用即时通信工具。面對复杂的社会,有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问题不敢面对,有心事不敢向身边的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就会尽情倾诉。碰到这样的学生,可以以网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因势利导,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该类软件有QQ、MSN、UC等。二是利用E-mail。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寄给教师,这样就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搞好沟通。三是开设“网上聊天室”。如开设“知心姐姐聊天室”,邀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学生的“知心姐姐”,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与“知心姐姐”倾诉;开设“师兄师姐聊天室”,邀请高年级学生在聊天室与低年级学生座谈,介绍学习方法与大学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开设“偶像聊天室”,邀请奥运英雄、民营企业家、专家在网上与学生聊天;开设“网上论坛”,学生在论坛中就某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校工作进行讨论,提出好的建议;还可开设校长信箱等,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3.建立展示才华的个人网站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如设立“德育档案”、“学习体会”、“生活信条”、“理想风帆”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开展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使网页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网页内容更加丰富,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增强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4.开发网络德育软件
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育载体,认清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诸多优势。比如,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人机交换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使德育工作更生动,更直观,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现阶段,有的学校正在开发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科技教育、日常行业规范教育等系列网络德育软件,这些都使网上德育有了现实可操作的运作载体,使德育占领网上阵地正在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7-07-18.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闫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