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萍
校本教研,是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长期开展的一项研讨活动,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自校本教研启动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教研工作从基层抓起,促进基层教研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高。为使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各教研组在每学期开学前就按学校的校本教研计划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使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
一、开展“同唱一首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落实校本教研“聚焦课堂”的课题,2007年2月,学校确定了春季学期在校内各教研组开展“同唱一首歌”(同年级或同学科共同上一个课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根据各个年级教学的重难点,各教研组有针对性地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语文组:一年级《四个太阳》,二年级《画风》,三年级《七颗钻石》等;数学组:三年级《解决问题》,四年级《三角形的特点》,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六年级《圆柱的认识》等;音体美、自然、信息、英语组:三年级音乐《顽皮的杜鵑》,二年级体育《前滚翻成蹲撑起》,二年级美术《昆虫世界》,三年级英语《Do you like pears?》(你喜欢梨吗)等。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以课例为载体,开展说课、上课、观课、评课活动,通过“三段两反思的琢磨课活动”(即一节课,反复上三次,每一次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后,同步跟进,仔细琢磨,打造后再上),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这次活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级段“同唱”。2007年三、四月份各年级、各学科有计划地开展“同唱”活动。各教研组确定课题后,每位教师均要设计并利用多媒体上一节研讨课。语文、数学组按年级段,音体美、自然信息组以学科小组确定课题,并进行听课、评课、议课。要求每个年级和各学科的研讨课必须在同一天完成。
第二阶段,通过第一轮讲课,推荐优秀课例参加校级展示汇报,要求学校分管领导和相应教研组的所有教师均要参与听课和评议。
在校级汇报课中,语文组有几节课上得很有特点:如张喜老师通过汲取几位老师的长处,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注重应用个性化的朗读来指导学生,使师生都融入到教学文本的情境中;陈明珠老师在教学中展示出了老教师对业务的娴熟,她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冷静面对,自如处理。她的引语生动而精彩,并能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时间的匆匆,生命的价值。
数学组教师在活动前期,就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集中交流展示。如:五年级的《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而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师精心组织和有效调控下,学生采用“数学造句”的形式,将所学数学概念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晰了概念、巩固了知识。
音体美、信息、自然组每位教师也都为本小组提供了一节研讨课例。在推出来的课例中,沈文海老师提供的体育课《前滚翻成蹲撑起》,韩燕老师提供的英语课《你喜欢梨吗?》,也很有学科特点。
第三阶段:扩大互动区域。与乡镇学校联系,城乡联动开展“同唱一首歌”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这个活动得到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前来参与活动的有9个乡镇学校,共300余人,提供课例16节,展示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科目。城乡同台展示,唱出了各校特色和各学科的特点,大家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效促进了城乡课改工作的合作与交流。
本次活动展示出的课例,课件新颖,教法各有千秋,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科的整合性和个性化阅读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江那提供的语文、稼依提供的科学、盘龙提供的数学等课都体现出了新课程的特征,课上得新而活。
在上学期“同唱”活动的影响下,本学期各年级各学科继续开展“同唱”活动。各教研组以课题的重点或难点进行专题研讨。语文组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中高年级以“讲读”为主,继续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的研讨。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深入各年级听课、评课,有的还上示范课。
“同唱”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六年级研讨的科目与其他小组不相同,他们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为目的,以“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布贴画”为专题,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吸取前两轮教师上课的优点,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和创新。他们为“云南·文山劳动与技术教师培训活动”提供的课例《布艺作品展评》,体现了教学的多样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学校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亮点。
二、创新评课方式,加强课题研究
自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来,学校的评课方式也有所改变,即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研组评课时,前20分钟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人作记录,然后推荐一名教师发言。在评课方式上,各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如:语文组评课按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项目进行,每个年级点评一项;数学组采用“六顶帽子”方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一节课,小组代表发言后,组长有意识地安排有经验、方法好的教师发言,目的是让他们针对本节课的薄弱环节,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使教师得到启发。
学校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认真规划教研课题。近年来,学校的课题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学校组织开展的课题有:国家级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跟踪指导》,省级课题《多媒体演放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研究》,州级课题《边疆城镇小学生劳动技能研究》、《砚山城区饮用水的调查及研究》、《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等。其中,省级课题《多媒体演放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研究》已结题上报。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我们根据实际制定了认识学校、认识家乡、认识砚山资源和综合实践为校本教材开发规划目标,并进行教材编写。现教材编写已经完成,并在各年级试用。教材共分低、中、高段3册,分别是《环境与我们》、《心中的砚山》、《三七实践活动》。
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学校的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
三、深化研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经常开展实践展示活动。参赛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由于学校实践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并富有生机与活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各界人士的赞誉。2007年11月“云南·文山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师培训活动”在砚山二小举办,学校参与展示的课例、经验交流和技能展示活动均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特别是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巧手绘蓝图,实践促创新”更是令人难忘。本次活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开设劳技课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二是以大队活动的形式进行,每个大队都有一个鲜明的活动主题。六年级制作的“丝网花”、“布贴包花”等特别漂亮,引起许多专家和教师的关注。当他们看到一个个同学正聚精会神地制作时,不禁发出了赞叹:“真了不起啊!这是实实在在的做,而不是做秀。”五年级的泥塑和草编更有创意,如泥做的“生日蛋糕”、“坦克”,草编的“大黄牛”、“草鞋”等。
通过近一年的校本教研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它既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