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梁实秋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人物;一生倡导“新人文主义”并追崇“自由主义”。1926年学成归国后,因理念的相近,加入了由徐志摩、闻一多、胡适等人组成的新月社。在社内,梁实秋的作品多以文艺批评家的姿态出现,也因此埋下了日后与鲁迅笔战的种因,也就是当时颇轰动的“鲁、梁论战”。
一
梁实秋,浙江余杭人,1903年1月6日生于北京内务部街20号,兄弟姐妹共11人,梁实秋排行第四,父亲为其取名治华,字实秋,长大后用过的笔名有子佳、秋郎等。父亲梁咸熙,酷嗜金石小学,为前清的秀才,除了国学修养深厚并毕业于北京同文馆英文科,可谓中西学术兼备,梁咸熙也坚持子女应同时接受中式及新式的教育。母亲沈舜英,是一位能干且贤惠的妇女。儿时,母亲为梁实秋梳辫子及冬天夜晚为他塞被角的记忆,是梁实秋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梁实秋的幼时教育是在父母的督导下认字、描红。稍长后,与哥哥、姐姐于父亲在家中设置的私塾接受国学教育。10岁时,进入位于东城根新鲜胡同的公立第三小学,梁实秋认为该校的周士老师,是他心目中的完人,也是他真正的启蒙业师。1915年,梁实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清华学校中等科一年级,同学有顾毓、梁思成、孙立人、吴景超等人。清华学校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用途限于教育而设立的学校,其实也是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实秋于此接受了8年的西式教育。1923年,梁实秋22岁,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再就读于麻州剑桥的哈佛大学研究院,这一段时间,梁实秋深受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并立此思想作为自己终生为人治学的基本态度。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之后,梁又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英语研究所进修。1926年学成归国。
1949年,梁实秋本着自己对中国政治的理解,他知道,中国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动。自己该往何处去呢?该留?该走?最后,他决定接受杭立武先生的邀请,来到台湾“国立编译馆”任职。梁实秋是一位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根据以往他时常为文对国民党的批评看来,国民党不会喜欢他,他也从未喜欢过国民党,他讨厌国民党的贪污、腐败、专制、独裁。这次他选择跟着走的,又是一个战败的国民党,这其中复杂的思考因素,只有梁实秋自己知道。
二
1949年6月,梁实秋偕同妻子程季淑和小女儿文蔷搭乘“华联轮”抵达台湾。接受教育部部长杭立武的邀请,担任在台北复设的“国立编译馆”人文组主任一职,并代理馆长。一段时日后,梁感觉自己难于适应官场文化,于是,在就任满9个月后离职。在“国立编译馆”工作的同时,梁实秋兼课于大同公司董事长林挺生创办的大同职校,教授国文、英文、历史课程,前后长达5年。1949年的年中,他也接受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刘真院长的聘请,担任该校英语系专任教授并兼系主任职。1952年,台湾的第一学府台湾大学希望聘请梁实秋担任该校专任教授,师范学院院长刘真亲自出面挽留,并配给一间位于云和街的校舍以示诚意。梁实秋遂退还台湾大学的聘书。1955年6月5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改制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梁实秋被聘为文学院院长。两年之后,梁实秋深感繁重费时的行政工作有碍他热爱的写作与翻译工作,1957年,趁着师大校长刘真离职转任台湾省教育厅厅长之际,梁实秋请辞所有担任的职务,包括文学院院长及英语研究所所长,校方直到次年,始接受梁的辞职,但仍然聘他为专任英语系教授,这份工作一直延续到1966年退休,前后17年,梁在教育界的服务则共计40年。
担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除了创立课程、慎选师资,并取得美国亚洲协会的资助,创办英语教学中心,同时引进Linguistic Method英语最新教学法,将台湾的英语教学法做了革命性的改进。之后,梁实秋又创设英语研究所硕士班,分为语言、文学两组,培育出了日后许多杰出的英语系师资及外交人才。1957年,梁实秋另在师范大学文学院之下成立了“国语教学中心”,专教外籍人士学习华语,该教学中心至今仍是外籍人士来台学习华语的第一选择,其对推广外籍人士学习中文的贡献是至深至远的。
三
梁实秋在行政工作之余,亦参与了主编英语工具书及高中英语教材。刚到台湾时,他为世界书局《英汉四用字典》增添了5000个新字。1955年又为远东图书公司编写《最新英汉辞典》。台湾50~70年代的莘莘学子,无一不是抱着这本字典长大的,甚至留学者的皮箱里都会人带一本。至今,它仍是台湾很畅销的一本字典。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震惊华人世界的巨作,全集共40册,这是一项向耐力与毅力挑战的工作,梁实秋独自历时38年完成(1930—1968)。梁锡华称赞梁实秋:“他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其魄力、毅力与成绩,已足使他的姓名长留青史。”翻译莎士比亚的计划,始于胡适,1930年胡适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长,该职务也就是美国庚款委员会的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胡适编列5万元经费,预计5年完成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聘请徐志摩、叶公超、闻一多、陈源及梁实秋担任翻译。胡适曾致信梁实秋讨论此事:“我主张先由闻一多、徐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和伯通译散文体。”可是世事难料,徐志摩早逝,其他人也各奔东西,只剩梁实秋独自进行此项工作。
梁实秋在《梁实秋传》中谈及此事:“我之所以能竟全功,得益三个力量的支持:第一是胡适之先生的倡导。他说俟全部译完,他将为我举行盛大酒会以为庆祝。可惜的是译未完而先生遽归道山。第二是我父亲的期许。抗战胜利后,我回北京,有一天父亲拄着拐杖走到我的书房,问我莎剧译成多少?我很惭愧这八年中缴了白卷。父亲勉励我说:无论如何要译完它。我闻命,不敢忘。最后但非最小的支持,来自我的故妻程季淑,若非她40多年和我安贫守素,我不可能完成此一工作。”
1972年至1979年,梁实秋历时7年写完《英国文学史》三册,约100万字;《英国文学选》三册,约120万字,当时梁实秋已78岁。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作为相辅相助的参考资料,“史”以人物为主,“选”以作品为主。
四
梁实秋是一位兼具写作、翻译及文学批评长才于一身的学者,但是将他推上现代文学史坚固地位的代表作品是《雅舍小品》,其发行量至今已超过300版,是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量的最高纪录,学者朱光潜曾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
1939年,因躲避战争,梁实秋迁居至重庆北碚乡下,住处是一座位居山坡的茅屋,因无门牌号码,梁实秋于是亲书“雅舍”木牌立于土坡下,以便邮差投递。梁实秋居于此舍期间,开始运思起笔散文的创作,故取名《雅舍小品》。1949年《雅舍小品》第一集在台湾出版,至1986年止,陆续出版《雅舍小品》续集、《雅舍小品》第三集及《雅舍小品》第四集。至今仍在持续再版,并有袖珍版及典藏版推出。另有《雅舍小品》英译本销往美国及东南亚各地。
五
1921年于北京,梁实秋经友人黄淑贞的介绍,认识了程季淑,从此,京城各地名胜均留下两人情投意合的俪影。1927年,两人于北京欧美同学会馆完成婚礼。程季淑女士,安徽绩溪人,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师范本科。程季淑善良贤慧,通情达理,尤其理解丈夫一身读书人傲骨的个性,所以,总是在丈夫的身后为他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梁实秋因此能够毫无后顾地对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初来台湾,物质生活相当困苦,但梁实秋夫妇两人一心向佛,生活俭朴,非必需物品决不添购。到了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全民所得也随之提升,梁实秋在台湾属高级知识分子,其所得应在一般人之上,但是熟悉梁家的朋友皆知,收入的多寡与梁氏夫妇的生活习性和方式是无相关的。物质生活虽是平淡,但夫妻两人平日养鸟莳花或与朋友品茶清谈的怡情生活却从来不少。
梁实秋每日有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写作上,为了让梁实秋能安静写作,而夫妻两人又不分开,可以随时看到对方,两人将室内设计成一连三间房;一间寝室,一间书房,中间一间起居室,三间房均用拉门隔间,但拉门是常开的。梁实秋在书房工作时,抬头即可看见在起居室的季淑,晚间躺在床上的季淑亦可看见在书房写作的梁实秋。从其居住的房屋设计,可看出夫妻两人的鹣鲽情深。
1974年4月,梁实秋和程季淑旅居西雅图小女儿家。该月30日的上午10点半,两人前往市场购物,走到市场门口时,一架梯子忽然倒下,恰恰击中程季淑,经抢救无效后,季淑最终死在医院的手术台上,得年74岁。程季淑葬于西雅图槐园,梁实秋在棺内放入一张自己学生时代着学生装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初识程季淑时的留影。梁实秋对妻子程季淑的爱恋和依赖是无人能取代的,即使在与韩菁清结婚多年后,梁实秋写给住在美国女儿的信中,仍然是句句对季淑道不尽的爱意与思念。
六
1974年11月27日,梁实秋为了洽谈纪念亡妻的文集《槐园梦忆》出版之事前往远东图书公司之时,经立法委员谢人钊介绍而结识与他年纪相差近30岁的韩菁清女士,两人一见钟情。韩菁清系湖北黄陂人,生长于上海。1946年,15岁的她曾荣登“歌星皇后”宝座,有古文根基,也懂英文,另外善书法,擅长丹青,且会编剧及写歌词。
梁、韩之恋震惊了当时的社会,因为两人社会形象及地位的悬殊,又由于《槐园梦忆》刚出版不久,在感动者的眼泪尚未拭干之际,这来得太快的恋情着实无法让社会大众接受,以致受到当时舆论界相当负面的批评。梁实秋的女儿、朋友及学生们无一赞成,老朋友们更是气得大骂“晚节不保”,或当面直说若梁与韩结婚,他们将不再与梁实秋交往。梁实秋的学生们为了维护老师的清誉,甚至成立了“护师除妖团”。此时已届临73岁高龄的梁实秋,已重返青年时期的浪漫情怀,对这份爱情执迷甚深,完全顾不到外人的意见,也完全忘却了当年因受白璧德教授的影响,自己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主张感情中需含有理性的原则。
两人原定1975年4月6日结婚,却逢蒋介石于前一日去世,因感社会氛围不对,将婚期改为同年5月9日举行。当日席开四桌,林挺生任证婚人,鲁稚子、田亚丹作介绍人,新郎梁实秋自兼司仪,自己宣布婚礼开始又自读结婚证书,可见梁心中之喜悦。
婚后,确如亲朋好友所预测,两人生活习性截然不同。韩是夜猫子,晚睡晚起,梁晚年患心脏病及糖尿病,必须过早睡早起作息规律的生活;梁每日笔耕,喜爱安静,韩生性开朗,喜爱交际。但是婚后的两人并未改变任何原来自我的习性,仅仅在互相尊敬、适应的基础上,协调出既能拥有自我的生活方式又能拥有亲密恩爱的共同相处时间表,每日下午是两人的美好时光,其他时间,各自生活。直到梁实秋去世,这段婚姻度过了12年,期间两人如胶似漆,堪称神仙伴侣,着实跌破不少当初关心者的眼镜。梁实秋80寿诞之日,根据作家彭歌致贺的祝寿诗内容,可以看出朋友们已认知并接受了这段美好婚姻:
秋公八十春不老,敦厚温柔国之宝。
雅舍文光垂宇宙,窗前喜伴青青草。
七
梁实秋从未料到,此一别竟长达40年之久。在台湾的生活虽然安定优渥,但是浮萍无根的漂流海外的心情,随着愈近暮年,愈起思乡之情。每当忆及那与父母家人温馨度过13个寒暑的家院——北京内务部街20号,这位游子总是老泪纵横。梁曾请一位北京籍的老画家,按他的描述,为他界画出北京内务部街20号的旧居图,以解梁的思乡痴情。更让梁实秋日夜系念的,是留在北京的长女文茜和长子文骐。40年来,梁实秋非常忧心,在海峡对岸的子女,会因为背负着梁实秋的名声而受到磨难。一直到1980年5月24日,梁在香港见到了阔别31年的儿子文骐,并于1982年5月在美国见到了年已55岁的女儿文茜。当他听到儿女讲述经历过的日子,梁实秋泣不成声。
1981年,持有美籍身份的小女儿文蔷来到大陆探亲,也拜访了北京内务部街梁家的故居,此时的梁宅住满了四十几户人家。文蔷拍下了北京内务部街20号每一砖瓦的照片,临行前,大女儿文茜在内务部街20号故居的一颗枣树上折下一束带叶的枣枝,托妹妹带给在台湾的父亲。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民众赴大陆探亲的禁令,梁实秋却于1987年11月3日过世。有生之年未能回到家乡的残梦,应是梁实秋最大的遗憾。
八
1987年11月1日晚,梁实秋突感心脏不适,由家人送往台北中心诊所就医,梁的病情持续恶化,临终前梁实秋拉开氧气罩痛苦地叫道:“大量的氧气,我要大量的氧气!” 3日清晨8时20分梁实秋与世长辞。全台湾各大报均以头版头条报道,其中以《联合报》刊出,标题为《春华秋实》的悼念文内容最能贴近梁实秋的一生:
“文坛耆宿梁实秋先生昨晨去世了。梁氏活跃于五四之后中国现代文坛,为重要文学团体“新月社”代表性人物。梁氏散文淡雅而隽永,自成一迷人风格,《雅舍小品》脍炙人口;梁氏所服膺的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理念,引起他与以鲁迅为首的革命文学论者的笔战;而梁氏作为一个学者,除一生坚守教学之岗位外,更以译介英国文学作品为职志,《莎士比亚全集》风传海内。梁先生留下等身的著作、热情而超脱的典型,终于在一个秋实的季节走完他丰富的文学人生之旅。”
韩菁清完全依照梁实秋生前的遗嘱为其办理丧葬:一、不设治丧委员会。二、不发讣闻,不登报。三、不举行公祭,不收奠仪,不举行任何宗教仪式。另要求:墓前树碑,书“梁实秋之墓”五个大字,由妻韩菁清书写(放大)并署名。
出殡当日,蒙蒙细雨。梁实秋安葬于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的墓地处于公园中最高之处。韩菁清透露,将梁的墓地置于高处,是为了让梁实秋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萦的北京内务部街20号。
责任编辑:贾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