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分组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

2008-04-30 04:19徐志江仲国民
大学教育科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

徐志江 仲国民

[摘 要]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涌现,科研分组的培养方式在导师资源不够的今天推动研究生教育走上新的台阶。文章分别阐述了现行的分组科研培养模式的利弊,并针对调查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科研分组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2-0134-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生教育模式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面对多年连续扩招、研究生数量剧增,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已十分严峻。

一、科研分组培养方式的产生

随着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导师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增长的需要。为了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通常在完成基础课的教学后,采用科研分组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和谐,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科研分组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

采用分组模式培养研究生,对于导师来说,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还需要完成相当程度的科研量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其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特别是信息与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更能提高其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实战经验。

1-增强团队合作

分课题、分项目的培养方式,是指将研究所下面所有导师的学生总合起来,根据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分成几个不同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分别完成不同的课题。在这样的环境下,项目组内的成员就会齐心协力共同去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进企业一般是技术部门的核心力量,而当前企业、社会对团队合作能力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如果能在学校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那么这将为今后求职创造良好的条件。

2-提高科研能力

项目组的划分将竞争意识带入到项目组之间,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导师提供一定的奖励,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科研经费以及生活上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竞争可以加快项目的结题。对学生而言,能在同样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最重要的是课题的分块分组研究可以对课题做全面深入的剖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课题小组可以让学生和不同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的导师在一起合作, 打开学生们的学术视野, 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课题小组的实践项目来整合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 借助跨学科交流的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导师、学生、企业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从而争取最终形成一种有利于跨学科合作创新的氛围,逐渐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圈”[2]

3-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科研分组的培养模式可以将有限的师资力量合理分配。每位导师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各自的特长,因此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必然由相关方向的导师总负责,并对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生加以指导。这样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自己所带的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将原本一位导师的工作分给其他导师,按照方向将导师资源整合,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研究所导师的力量,另外学生也可以对感兴趣的方向得到最佳指导。

三、科研分组带来的负面效应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在科研、思想等方面存在其独特性,学术上他们需要多方面的交流,心理上也时常需要指导,他们中间很多是本硕连读,从未接触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同龄人低。科研分组只给他们提供了小范围的交流,如果各项目组或者导师不在同一科研场所,这样的培养方式往往阻碍了他们之间的探讨与学习。

1-项目组之间缺乏探讨

对于信息与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基本的项目都需要实际动手操作,包括电路板的焊接、软硬件的调试等等,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徘徊在写程序或者硬件调试等过程当中,项目组之间缺少探讨、交流。然而,项目组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理论组与实践项目组之间的交流,因为往往理论研究接触的一般都是较前沿的技术。不同实践项目组之间同样需要交流,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的交叉知识较多,项目组之间可以互相参考,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而这种能力在毕业答辩以至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2-与导师的交流减少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最直接最核心的力量,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类特殊群体,除了具有一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外,还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职责。而研究生在知识结构需求、心理需求等多方面也与本科生不同,因此导师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3]。分组科研模式将某些学生与自己导师分在不同的项目组,从而减少了相互见面探讨的机会,虽然可以和项目负责的老师交流,但这些交流往往只限于学术。而导师的职责,除了学习的指导,还要关心学生的感情、生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有着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特别的压力,而他们寻求帮助最直接的人便是自己的导师,因此分组科研模式过程当中,每一位导师都需要定期和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

四、结 论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讲到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其正反两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校采用了分组科研的模式,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分组科研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其弊端。因此,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吴志玮,等.导师制与课题小组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12-15.

[2]肖彬,等.试论自主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34-36.

[3]孙铃芳,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9):27-29.

(责任编辑 吴 霞)

Discussion of the Group-researching Training Model

XU Zhi.jiang,ZHONG Guo.m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Zhejia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2, 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group-researching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ituation ofthe lack of tutors.This paper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nd puts forword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Key words: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group-researching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培养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