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明 李朝辉
肌肉力量是人体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因为骨骼肌收缩产生的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体积、初长度、肌肉类型、收缩方式、收缩速度、神经控制等多种因素有关。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增加其力量或改变其特性,达到提高运动素质的目的。身体各项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力量素质是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运动素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肌肉力量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提高动作的平衡能力,使神经肌肉系统、骨骼、关节和韧带能够承受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和训练,能够有效降低和防止运动损伤。另外,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证明,青少年早期身体训练,尤其是早期科学的力量训练,是青少年尽早掌握专项运动技术的基础,是运动成绩稳定提高的关键。青少年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肌肉力量练习应符合其生长发育规律,青少年阶段应该全面发展人体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按照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在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按比例发展各种身体素质,为形成合理的专项运动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1、肌肉力量的分类和训练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根据其肌肉力量作用和表现形式,可把肌肉力量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最大力量指肌肉克服极限负荷的能力,一般用1RM(肌肉尽力收缩只能完成一次完整动作的负荷)表示。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是人体爆发力大小的主要标志。力量耐力是指肌肉在静态或动态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张力而不降低工作效率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最大力量是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基础,这点往往被忽略,因此在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前应首先发展相应肌肉的最大力量。比如在发展速度力量时,大负荷训练比采用低负荷快速收缩训练效果好,由于低负荷下肌肉对中枢神经输入的刺激往往不足以诱发强而快的神经发放频率。另外如果最大力量不足,盲目采用低负荷快速收缩的练习,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原因是快速收缩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实际负荷并不是运动员想象的那么小。研究证明,运动员一般力量的增长快于速度力量的增长,速度力量的增长快于爆发力的增长,而增长最缓慢、过程最长的是专项力量的增长。因此发展力量素质时首先应发展身体各部分的一般力量素质,再发展与运动项目有关的各特定部位的速度力量,然后发展爆发力和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要制定长期的合理有效的训练规划,不可盲目地、无计划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2、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生理特点
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骼系统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该阶段骨组织中的水分和胶质较多,钙质较少,骨密质较薄,所以弹性和韧性很好,坚固性差,容易弯曲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在15-16岁时,虽然水分和胶质逐渐减少,钙质增多,但很多部位的骨组织仍未完成骨化,坚固性仍然较差。肌肉力量训练虽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骨密质增厚,提高骨骼的坚固性,但是在这一阶段训练负荷仍应适当控制,过度的力量训练可使骺软骨过早骨化,不平衡、不恰当的负荷容易使骨骼变形,影响运动员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13-15岁是我国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力量和爆发力的绝对增长值和年增长率在13-15岁最大,从遗传角度讲,人体各项素质中力量素质的遗传度不高,最大力量的遗传度只有35%,先天遗传度大的运动因素,后天环境(居住、膳食、气候、学习、训练等)的影响作用范围较小,反之,遗传度小的运动因素,后天环境影响的范围就大。力量素质的遗传度小,可塑性强,运动训练影响相对就大。因此应该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把握机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肌肉力量训练,促进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的同步提高。
3、小结
力量素质是其它运动素质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前,应首先发展相应肌肉的最大力量。应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素质发展敏感期、运动素质的遗传度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力量练习,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案,提高训练效果,为运动员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