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缺失”是作文教学的断层

2008-04-24 18:26汪昌友
人民教育 2008年10期
关键词:品评评语习作

汪昌友

“读者缺失”是指学生的习作没有读者,或者说不论写什么都只有一个读者———老师。

写作过程是由“四体”(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和“三过程”(制作过程、阅读过程、反馈过程)构成的动态系统。写作主体就是作者,解决的是“谁来写”的问题;写作的客体即写作的对象,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写作的载体即写作的成品,是写作活动物化形式的最终成果;写作的受体是写作行为的接受对象,即读者。

写作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只有用整体、联系、动态的观点对写作系统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正是写作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构成了写作活动的完整过程。

可是,当下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笔者就学生习作的“读者”对某中学八年级实验班(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由此可見,对于学生的作文而言,最主要最权威的读者是老师。遗憾的是,老师这个读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于大多数习作,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读后给个干巴巴的分数,二是给一个毫无表情的“阅”字,三是给一些不关痛痒的空洞评语。对于少数习作(特别优秀的)也进行一些交流和对话,但是由于本身的阅历、喜好、年龄差距、文学修养以及传统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即使教师精批细改也难免出现主观色彩,统一性标准、强制性斧正,最终剔枝去叶、去曲取直、摘心打顶,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千的物、事、人、情、景就这样被修整成路旁的标准绿化树,绝无旁逸斜出。“个性源于无所恐惧的自由”,教师在评改中的指指点点、勾勾画画就像条条绳索,让学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难以突破写作的局限。

这绝非危言耸听,请阅读下面两段语言描写并进行评价。

“夏天跟冬天不同。冬天得烧炉子,可是夏天不烧炉子也暖和。夏天晚上开着窗子还是觉得热,冬天就连装了双层玻璃也还是冷。”

“这以前您没结婚,一直是单身过活,现在您结婚了,要两个人一块儿生活了。”

在笔者看来这两段话太啰嗦,不简练,该如何如何……相信许多老师的看法和笔者一样。但是,这些却是出自契诃夫的小说《文学教师》。被研究者评价为“重复的魅力”,“人物语言性格化”的典范。

因此,当下的作文教学和研究中过分重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过分重视批改指导。总之在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上下苦功夫,而忽视了对写作系统进行研究,因“读者的缺失”作文教学沦为一条断了链条的“履带”。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没有读者的作品,是一部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是一部没有生命的作品。学生的每一次作文,当然都是作品,他需要读者,也渴求读者,并且渴求与读者的对话。

那么学生究竟渴望什么样的读者呢?

请看对学生习作“期待读者”的调查:

除此之外,另有3名同学不希望有人阅读他们的习作,理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意思”。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习作的读者有着不同期待。因此,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期待读者”的互动模式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是“点对点”互动。所谓的点对点,一方面是从学生对读者的期待而言,锁定特殊的读者。对于渴望评价型读者、速效型读者、赏识型读者、宽容型读者与自己习作互动的学生,我们采用这种模式。比较常见的是老师针对一篇习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从习作的题材、内容、主题、人物、事件等因素,来指定特殊的读者。

其次是“群对点”的互动。所谓的“群”就是三至四人的品评小组。在品评学生习作中通过阅读、争论,对文本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品”为起点,以“评”为落脚点,在文本上甚至直面作者询问、对话、交流,但不妄下评语。比如发现句子中的某一个词用得不太恰当,品评小组会画上记号并提供十来个相近词语放在旁边,供作者参考,建议作者能否更换一个。再如文中某处有必要通过观察,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细节描写,品评小组会根据语境,集体创造,范写一段,仅供参考。品评小组的作用就是把过去概念化、定性的评语转换为客观性操作。在这种模式中,最终的评改权只属于作者本人。作者不是无条件接纳,而是通过思辨重构。

最后是采取从匿名到署名过渡性互动。主要针对的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习作呈现给读者的学生。学生的习作不愿意公开无非三点原因,一是作文确实很糟糕,二是自尊心特别强,三是自我封闭。基于此,在操作中采用匿名的方式,把这些同学的习作有意识但不露痕迹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放大优点,通过激励唤起自信,促进其进步。

猜你喜欢
品评评语习作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