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从行动研究开始

2008-04-24 18:26
人民教育 2008年10期
关键词:座位同桌规则

【案例】

由“找座位”引发的教育反思

●山东淄博张爱玲

刚开学没几天,孩子们就嘟囔着:“该调座位了,再不调就闷死了!”看得出,很多孩子对现在的同桌不满意,盼着有所改变。不过,我这个“老班”并没有马上顺应“民意”,因为每次调换座位都让我绞尽脑汁,要照顾到个子高矮,又要协调学习差异,还有几个调皮鬼需要“特殊照顾”。总之,这件事看似简单,要做好还真不容易!

这天课间,我愁眉苦脸地站在教室门口,想着该怎么调换座位,无意间听到两个女孩的对话。“我要是能和你一组就好了。”“是啊,那咱俩就能一块儿做作业了!”我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主意:干吗不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同桌呢?我不常说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吗,既然孩子们有这个意愿,我不妨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们时,教室里一阵骚动。在调换座位前,我跟学生“约法三章”:“首先,所选之人能和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其次,所选的位置要适合自己的身高,不能不顾及他人;第三,如果所选的位置与别人发生冲突,不得强行驱赶,要以理服人。最后,时间限定为十分钟。”

随着我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忙碌起来,有大呼小叫找朋友的,有小声和别人商量的,有惊慌失措的,有喜出望外的,教室里像过节一样热闹。

十分钟过去了,找好座位的孩子陆续坐下来,只有四个孩子还没找到合适的位置。看着高高兴兴地坐着的孩子们,再看看这几个脸上写满失望的孩子,仔细琢磨,我发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

首先,“尖子生”学习“尖”,思想不“尖”。这些平时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全部选择了成绩相近的同学,而且占据了教室里最好的位置,有几个视力差的同学想和他们调换,都遭到了拒绝,教室里强势、弱势群体泾渭分明。其次,交往能力强的孩子更能找到合适的同桌。在找同桌时,有的孩子颇有些不屈不挠的劲头,一次不行,就继续寻找,多方协商,最终都找到了满意的同桌。再反观那四个没有找到同桌的孩子,大多都不善言谈、性格内向,不会主动与人沟通。另外,“另类”的学生缺少真正的朋友。有一个小男孩虽然性格开朗活泼,但经常“钻牛角尖”,做事有些偏执,喜欢和大家对着干,结果也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接纳他。

这次调换座位虽然我很省心,但从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让我无法平静。经过认真思考,我开始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首先,教育学生超越自我、关爱他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为此,我注意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教育学生互助友爱,引导“尖子生”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结为同伴,主动与视力差的同学调换座位,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

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往往是因为在性格或行为习惯上存在缺陷,他们最需要的是教育者的激励和赏识。因此,我注意把握住每一个教育细节,在课堂上更加关注他们,给予更多锻炼机会,不断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去,学会与别人相处、沟通。

另外,宽容地对待“另类”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接纳那些“乖孩子”,反感那些个性鲜明、敢于质疑甚至顶撞老师的孩子。在提倡师生平等的今天,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看学生,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中健康成长。

通过调换座位这件小事,让我对教育、对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我再也不用为调换座位发愁,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座位。我想,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遇事多动脑筋,多讲求教育科学,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析】

班主任该如何做行动研究

●北京马利文

對中小学老师来说,做案例研究就是进行行动研究。一般来讲,行动研究包括几个基本的步骤: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寻找理论依据、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与反思。通过前文这个教育案例,我将对开展行动研究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问题总是在矛盾中表现的。班主任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老师留意。这不,刚开学,老师就听到孩子们想调座位的呼声。

面对这样的渴望,老师保持着难得的冷静,她首先想到的是众多需要协调的因素以及可能的后果。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可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慎重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就蕴含在问题之中。爱思考的老师在工作中总是带着问题去观察,好点子总是光顾善于思考的老师。思考引发了注意的选择性,心中想什么,眼睛就会留意捕捉什么。老师看着学生嬉戏,听着他们的对话,立刻引发了她的思考,找到了新的管理灵感。

如果老师不是在思考一个萦绕在她心中的问题,眼前的情境也许就会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一个情节不会带来任何启示意义。

张老师由此想到的是“无为而治”,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也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核心要义。在给予个体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使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一理论根据支配了张老师后面采取的行动策略。

老师有了好的点子,并找到了理论依据,就立刻行动。但我们还没有看到她的解决策略。当她把想法向孩子们说明后,教室里一阵骚动。为什么会骚动呢?因为这里少了一个环节,即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环节帮助老师慎重思考,作出可行方案。如果方案不完善,操作起来就有漏洞,引发其他的连锁问题。

我们看到,老师面对教室里的骚动,随即“约法三章”,这说明她很机智,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凡事都要有规则,尊重学生自由选择权,但一定是在一个共同规则前提下的公平选择。针对老师提出的规则,这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谁制定规则,谁执行规则?

很多时候,班级管理中规则不少,但执行起来却很难,原因是,很多学生认为规则是老师的规则,是老师要求的,并不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即便学生参与了举手,也是形式上的,他们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个规则与自己的关系,所以,规则对他们形同虚设。

其实,案例中几项规则的出台,本是一个很好地对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如果能引导学生思考“拥有了可以自由选择座位的权利,该如何公平合理地使用好这个权利”?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什么参照标准,需要遵守哪些规则?然后将他们的意见汇总,看看哪些是各组的共识,哪些考虑很周全,再看看还有哪些方面遗漏?经过集体讨论决策,制定具有共识性的规则,同时还要让全体学生讨论,制定出一些关于不能遵守规则的防范措施和强制执行的纪律。

这样的过程不是十分钟内能完成的,卻是一节十分重要的民主课程,从中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拥有的权利,如何保障多数人利益,如何关注到弱势人群。教育过程有时是慢活,而非“短平快”方式可以解决。“放”与“管”的和谐调控与恰当拿捏,就是在“尊重与平等”的理念下实现有机转换。

学生听了老师的规则后,经过一阵忙碌,最后还剩下四个同学没有找到座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为旁观者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从这些观察结果上,老师可以进一步发现自己制定的解决策略是否有效,还存在什么新问题。

张老师是一位有心人,她善于抓主要问题,抓突出问题,发现的几个问题很有典型性。一个小小的换座位情境,实际上就是学生关系现状的试金石,反映出学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作指导来交友、来对待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这既折射出价值观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也反映出学生在面对他人拒绝后的应对态度和策略,同伴交往中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如何主动与人协商,如何表达。对这些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对班主任老师下一步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个人认为,老师还可以针对问题解决策略的实施过程作进一步的反思。张老师对三类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同问题,有目的地实施了新的引导策略:引导“尖子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超越自我,关心同伴;引导“后进生”从改善教育生态做起,培养自信;从改变教育者自身的态度出发,引导“另类”的学生健康成长。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圆满解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张老师最后写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遇事多动脑筋,多讲求教育科学,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对整个案例进展结果的反思,虽然仅仅一句话,却含义深刻。很多老师在遇到学生问题时,不知所措,烦躁心急,情绪失控,使教育行为走向相反的效果,其反思只会是埋怨学生,而不是自身的方法策略和观念。

寻找科学方法的过程是在行动研究中培养的。从本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的几个基本步骤是存在逻辑循环关系的,反思既是一个问题解决后的结束,也是一个新问题诞生的开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会一步步地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座位同桌规则
换同桌
巴士上的座位
让规则不规则
同桌有病
不如吃茶去
换座位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下棋
羡慕我同桌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