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激发读书的欲望

2008-04-24 18:27崔琪
人民教育 2008年17期
关键词:写日记报刊理由

崔琪

每当教师面对一个新的群体时,他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了解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对语文老师而言,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引导学生参与有益的竞争。以下就是我的一个课例。

第一节课,下发“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听说读写4类7项问题。

1.学生基本情况,包括上小学和上初中的地点、学校,中考语文成绩等。

2.手中现有工具书的种类及名称。比如,现在已订阅的报刊、喜欢看的报刊和希望订阅的报刊(均写出刊名)。

3.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包括“你以前读过哪些书籍(列出篇名,多多益善)?”“在你读过的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列出5~10种),简述喜欢的理由?”“你喜欢买书还是借书?简述买(借)书的理由。喜欢买哪类书、借哪类书?为什么?”

4.对语文课的态度调查。包括“以前你是否喜欢上语文课,为什么?”“你喜欢初中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简述理由。”“你认为怎样上语文课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如果老师讲得少,让你自己多读多背多体会,你会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会不会因此觉得语文老师不负责或没水平?”“如果让你来上一节语文课,你会拒绝吗?如果不会,你将怎样设计这节课?”“现代人应具备多种能力,你认为哪些可以从语文课上获得?”

5.学生说话能力的调查。包括“在众人面前说话你是否感到紧张?(很紧张、有一点、不紧张、不知道)”“你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很强、一般、不行、极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培养当众说话不怯场、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为什么?(简述理由)”

6.学生写作习惯的调查。包括“你是否写日记、记过多久?”“你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写日记?”“你是否有写随笔的习惯?”“你在什么情况下写随笔?”“如果要求你每周写一篇随笔、一篇读书笔记,你会不会觉得负担较重?为什么?”“如果作文采用先自判、互判,后教师评判的形式,你是否以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改革?”

7.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包括“如果要求你一周之内读20万字(相当于2.5本《读者文摘》),你能做到吗?”“在每周上课的5天中,你经常在什么时间看书?”“如果要求你一周之内读100本书,你能做到吗?”

第二节课,我组织大家对调查结果进行点评与讨论。

先是公布调查情况,树立学习榜样,提出学习要求。例如,表扬回答问卷最认真的、写字最漂亮和最工整的、订阅报刊最多的、看书最多的、写日记时间最长的同学;表扬各种理由叙述最清楚的同学和语文课设计最有特色的同学。鼓励大家在做事、读书、学识、积累、书法、表达等几个方面与同学展开竞争,并努力成为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佼佼者。同时公布“写字不达标者”名单,要求他们每天练字15分钟。

接着,对调查中第7题的结果进行点评与讨论。

我先宣布“能在一周内读100本书”的名单,然后分别请他们介绍读书方法。实际情况是,在仅有的几个回答“能”者中,竟有多一半的人对自己先前的回答产生了怀疑,介绍时纷纷加上限制性定语,比如,“不吃不喝不睡不说话”,“必须是100本卡通动画”,“书不能太厚,必须非常薄”,“只能是中国现代小说,不能是古典小说,也不能是外国小说”,“不能要求看仔细,只能囫囵吞枣”,“必须在寒暑假,否则就是天方夜谭”。只有4个同学说,“我看这100本书的提要或内容简介”、“我看目录”、“我一目十行地翻看”。这些介绍当然引来同学的哄笑,但也暗合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我就此因势利导:

“读书分为浏览和精读,浏览就是翻翻看看,略知此书概要或大意即可,那么‘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是不是一种方法呢?在图书业迅猛发展,一年出版十几万种新书的今天,这种读书方法尤其必要。

“读目录是不是一种方法?特别是我们在图书馆借书或在书店买书,除了看书的名字、书的作者,是不是要看看目录?这样看书可不可以呢?当然是一种捷径了。

“面对100本书,经过读目录和提要,筛选出我们最想看的1~2本,再细细阅读,是不是会有很大的收益呢?这样算来一周时间够不够用呢?

“‘不吃不喝不睡不说话地读书可行吗?这样的话,身体还有保障吗?真的这样去读100本书,也许还没读完,人就先出毛病了。这样的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样的引导后,我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面对的不是小说、卡通,不是很薄的书,而是100本科学性或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比如《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你将怎么办?”学生纷纷回答:如果一定要我们看,我们就“看前言”、“看目錄”、“看提要”、“看简介”,等等,“如果没有要求,可能有些只看题目就放下了”。

讨论结束时,我重申了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并赠给学生两句话:“不相信自己———是我们多数人失败的原因”(博韦);“日知吾所无,是进也”(《论语》),作为总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让学生们知道了班里哪些同学读书最多,他们在目睹同学获得各类“最”称号的得意之时,也激起了自己发愤读书的愿望;而读书方法的指导又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诱导和点拨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清华大学附中)

猜你喜欢
写日记报刊理由
十二星座上课迟到的理由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迟到的理由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迟到理由
管他三七二十一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写日记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