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山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推拿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SUI)为腹压突然增加所导致的尿液不由自主流出,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在咳嗽,打喷嚏和跑跳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它是成年女性的常见病,尤其多发于绝经期后和多产妇女。本病亦称为应力性尿失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遗溺”范畴。本文对近年来推拿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关临床报道,结合作者二十年治疗此病的临床实践浅述如下。
1诊断标准
1.1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做出诊断:①主诉,包括咳嗽、喷嚏、大笑或奔跑及用力时不自主溢尿;②多有产伤史,多次分娩,难产史;③尿道最大闭合压常常低于正常;④尿液分析正常,尿液培养阴性;⑤尿失禁试验阳性。凡符合以上数项者,同时排除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尿失禁,可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
1.2根据临床症状,程度分为四型:I型: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偶尔有尿失禁;Ⅱ型:任何屏气或用力时均可发生尿失禁;Ⅲ型:直立活动时即可发生尿失禁;Ⅳ型:直立或斜位时都可发生尿失禁。
2治疗方法
2.1基础手法
2.1.1俯卧位:①自12胸椎开始至骶骨下端做掌推法;②按揉腰骶部要有微热感,使其肌肉松弛;③点按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八髎穴;④按揉双下肢,点按承山、承筋、委中、殷门等穴。
2.1.2仰卧位:①自上脘至曲骨穴做掌推法,点按头部百会穴;②按揉小腹部达到微热舒适感,点按中极、气海、关元、归来、天枢穴;③拿揉双下肢脾经路线,点按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2.2辨证治疗
2.2.1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型:加用小腹部震颤法要达到微热感,重点点按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穴。
2.2.2下焦瘀滞型:加用按揉腰骶部擦法,透热为度,重点点按八髎、血海、太冲穴。
3典型病例
苏某,女,58岁,主诉“增加腹压尿失禁15年”。孕4产2,30年前分娩第一胎后,出现咳嗽、大笑或搬重物,行走500米左右即可出现尿失禁。10年前绝经。绝经后症状进一步加重。妇科检查:尿道、膀胱膨出。行B超除外子宫、膀胱肿瘤。压力性尿失禁试验阳性。行上述基础手法后,重点指压按摩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膀胱俞、肾俞穴。并教会病人自行反复按压刺激上述穴位。隔日治疗1次,10次1疗程,2个疗程后尿频及漏尿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满意。
4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肾气不足,下元不固,导致膀胱失约;或先天禀赋不足、体虚多病、或妇女多产、耗气伤阴,久之阴阳俱损,膀胱不得温煦无以气化,而致小便失禁。故治疗关键在于补肾为主。百会为督脉经穴,位于巅顶,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联络膀胱,对膀胱的气化开合有调理作用,且百会有升提阳气益气固脱之特殊作用。气海、关元属任脉,同于胞宫,可调补冲任,其中,气海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和总调下焦气机的作用,关元为小肠募穴,为临床医家所公认的补肾壮阳要穴,尤适于真阳不足,下元虚寒者。《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俞在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故取关元俞、肾俞温补肾阳,阴陵泉、三阴交则补脾益肾,扶正固本。诸穴相配,结合独特的推拿方法,能起到补益肾气,固涩止遗之功。
本病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膀胱基底部、颈部的肌肉,筋膜松弛;尿道支持组织薄弱,损害或尿道本身病变,括约肌功能不全而致尿道最大压力不足有关。因此,推拿治疗可加强盆底肌肉及尿道横纹肌的张力,改善神经支配。推拿的同时,嘱每位患者有意识地做提肛训练,通过临床观察,提肛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减轻患者排尿时紧迫感程度。总之,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推拿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疗程短,无副作用,随访证实复发率低,故推拿治疗本病不失为一种解除病痛,避免手术的有效疗法。但需要强调的是SUI病位虽在膀胱,但多因肾气虚弱或久病所致,故治疗上须以缓治之,切不可求速效。同时,作者体会,推拿治病本病必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之总原则,针对不同的人不尽相同的病征必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否则其效应会大相径庭。另外,推拿治疗有其本身之特点,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反之或合并子宫膀胱脱垂者疗效较前者稍差。因此,只有做到治病求本,灵活施治,遂能与临证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