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

2008-03-29 03:37侯远长
中州学刊 2008年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侯远长

摘 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的创新、提法表述的创新、理论体系的创新、社会动力的创新、发展布局的创新、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基础地位的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战略目标的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2—0006—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认识上的新飞跃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九个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些理论创新,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的创新。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由此,就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定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逐步丰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把其内涵归纳为“伟大旗帜”、“社会道路”、“理论体系”、“共同理想”、“崭新制度”等五位一体的丰富内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用“伟大旗帜”指引方向,坚持用“社会道路”坚定立场,坚持用“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坚持用“崭新制度”作为保障。

“伟大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给“伟大旗帜”作了新的定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社会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条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完整地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十七大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具体化为“五位一体”的特色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五条道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条件、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从纵向考察所得出的结论。从横向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范畴。因此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理论主题,就是科学发展;理论精髓,就是解放思想;理论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理论基础,就是中国国情;等等。

“共同理想”,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理想信念追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的道理就在于此。

“崭新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制度,包括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经济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内容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以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目的的中国特色文化制度、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表述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选择的。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所致的开幕词中提出的。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③党的十二大据此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定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定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由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第一次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又作了新的表述,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其新意蕴有四:其一,标志着我国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国情、世情、党情、民情的起点,就是新世纪新阶段战略机遇期的起点。其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转变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布局的发展,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其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发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四,标志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由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29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二是第一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是第一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探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了新评价。十七大报告从四个方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第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地位的创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邓小平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称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革命,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党的十七大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对改革开放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评价和创新。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⑤。这里把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并列,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⑥。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布局的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从国情出发,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三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创新。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部署,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道德引导和智力科技支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创新。党的十七大围绕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一是指导思想的新表述。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进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基本特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二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新定位。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党的又一个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并对科学发展观作了“五个是”的理论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⑦。三是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首次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阐述,首次阐明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立足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四是第一次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一直使用“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使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不只是一词的变化,它包含着深刻的意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表现在“四个要求”上: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基本路线为“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路线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为“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目标保证,深入改革开放为“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动力保证,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这“四个保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互为条件、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和新举措。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地位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⑧这是对“解放思想”理论地位的一个崭新的概括,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什么是“法宝”,法宝是指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克敌制胜的理论武器。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称为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如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称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对解放思想极为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时,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其核心价值观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报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共同富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些精辟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个国家”上:“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更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新要求还展现在六个新亮点。一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从总量到人均两个翻两番。报告中确定的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000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体现了我们党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战略部署。二是提出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观点。这一新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是提出要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新格局。这一新格局比十六大的思想表述更明确,更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提出了我们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小康社会,又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小康社会。五是第一次提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新思想。强调社会保障体系要“覆盖城乡居民”,要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六是把生态文明第一次写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目标。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布局的认识深化了、拓展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规律性的认识又一次升华。

ぷ⑹酮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11、11、2、10、9、12、2、2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责任编辑:浩 淼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