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东 邓 薇
摘要:我国媒介产业布局存在三大主要问题:区域布局非均衡、条块分割严重、产业增长极极化效应凸显而扩散效应较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塑造媒介市场主体、明晰媒介主体产权、推动媒介产业区域联合、打破地方保护等。
关键词:媒介产业;媒介产业布局;增长极
1我国媒介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1.1媒介产业地区分布的非均衡性
我国媒介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非均衡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这是我国媒介产业布局的显著特点,而这种布局的形成主要受到制度、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1.2产业布局条块分割严重
1.2.1媒介产业“条”状布局
媒介产业四大支柱行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这四大行业的行政管理分别属于国家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局。媒介产业的行业分属管理,造成了产业布局的“纵向”分布,更严重的问题是,同一传媒产品的生产、经营不同环节也能归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1.2.2媒介产业“块”状布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传媒一直是作为政府和党的喉舌,各地方政府纷纷将传媒作为大搞政绩宣传和树立形象的工具。
1.3增长极极化效应凸显,而扩散效应较弱
我国媒介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若干个增长极,但由于积累性循环作用,媒介产业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明显大于扩散效应,形成了我国媒介产业的二元结构。
2优化我国媒介产业布局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媒介主体创新意识、走出行政化瓶颈
传媒产业要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从政府和自身两方面下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政府管理模式要从“行政——管理型”向“规制——服务型”转变。我国媒介产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在职能上基本都属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型”政府,如广播电视业的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其职能设置通篇强调的是广电总局的权力,只字未提它对电视媒体和观众的服务责任和义务。媒介产业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就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到宣传调控、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增强媒介产业的创新能力。媒介产业的创新是媒介产业布局去行政化的内在冲力,这种冲力能够改变省区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传播资源的旧格局。媒介产业的创新包括经营方式的创新、媒介主体意识的创新、媒介产品内容的创新、媒介运营机制的创新等等诸多方面,增强媒介产业的创新实力,首先应在强化优势产业和振兴弱势产业的前提下发展新型产业、重视高新产业,如在动画、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发展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其次要进一步转变媒体作为党的“喉舌”的传统意识形态,使媒体的角色转变为发展经济的工具,发挥媒体的社会表达、参与功能,不仅使其成为巩固政权的工具,也要成为民众表达自己的利益、参与民主政治的工具。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了媒介的本质属性,才能发挥产业创新的最大冲力。
2.2明晰媒介主体产权、塑造媒介市场主体
我国媒介主体虽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但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突出表现在市场体系中的媒介主体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的身份不明确,在我国,大部分媒介主体在编制上属于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隶属于一级政府具有行政级别,带有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的性质,但是又以盈利为目的,这使得传媒业具有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双重混合身份,极大的阻碍了传媒市场主体的独立性。
传媒产权不明晰,表现为传媒资本所有者的缺位,谁来充任国资的代表是一个问题,党委只进行政治领导,它不是政府部门,不能行使所有者代表的职权;政府的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不能既是媒介的管理者又是所有权的代表,因为这违反“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虽然一些传媒集团也模拟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了其内部组织机构,但是在国有产权制度没有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这种治理结构虽不同于传统治理结构,但也与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相距甚远,此外,媒介产业的产权不明晰还表现在媒介企业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因为媒介企业的产权多为国有单一的产权制度,使得经营者只重视眼前利益和自己的政绩表现,缺乏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我们所说的市场主体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起的新型媒介企业,应拥有包括传播权和经营权在内的完整权益和法人财产权,因此,对我国媒介产业主体的产权进行改革就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是明晰媒介产业资产所有权和媒介企业经营权,使两者相分离。二是产权多元化,为媒介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发挥多元产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