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理财实践中对财务管理中资本成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非常混乱。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只有选择科学的财务目标,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一个混乱的概念
资本成本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目前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理财实践中对其理解非常混乱,很多时候是被曲解了。例如,近年来有关我国上市公司热衷股权融资的研究和分析文章有很多,其中不少人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IPO、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远远低于公司负债融资的资本成本,从而导致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这种流行观点源于我国企业理财实践、甚至包括很多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对资本成本的错误认识,人们认为资本成本是公司为了筹集与使用资本(金)而付出的代价,它包括用资费用与筹资费用。按照这种理解,资本成本可以按通用公式K=D/(P-F)进行计算,即资本成本等于用资费用除以筹资净额(筹资总额减去筹资费用的余额)。显然,不论筹资费用F的大小,只要用资费用D足够小,甚至为0,那么资本成本K就足够小,甚至为0。而公司的股利政策和股利支付是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不像债务利息支付属于“财务硬约束”。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基于公司账面净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由其主导的财务决策常常会支付较少的现金股利,甚至多年不派发股利。由此可知,上市公司自然应该选取资本成本低的股票筹资方式了。但“优序筹资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筹资时应先选择负债,最后再选择发行普通股筹资,于是人们将我国上市公司热衷股权融资的现象称为其“悖论”。
成熟资本市场中公司的筹资实务普遍遵循“优序筹资理论”。尽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存在很大差别,但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司普遍较少采用发行普通股筹资。美国上市公司仅有25%左右的资金源于新债和新的股权融资,20世纪80年代以及近年来,美国公司撤回了大量的权益资本,这些股票回购的资金是通过举借新债筹集的。日本的公司也更多地依靠外部负债融资而非股权融资。
那么,是否因为发达国家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太高而导致其选择举债而非发行股票融资呢?答案是否定的。与我国上市公司相比,美国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也不能算高。表1显示,美国几家蓝筹股2000年的股利收益率水平远低于银行利率。
因此,将资本成本理解为“公司为了筹集与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是片面的,以用资费用除以筹资净额的资本成本计算口径是错误的,以资本成本高低选择筹资方式的财务决策方法也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财务理论中认为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要高于负债融资,原因在于一方面发行股票的风险高于债券;另一方面发行债券等负债融资具有利息抵税作用。那么,资本成本到底是什么?如果资本成本不是选择融资方式的依据,其作用到底是什么?
二、资本成本是投资期望收益率
(一)资本成本的含义
要理解资本成本的作用,必须清楚资本成本的准确概念。现代公司财务学中资本成本的通常定义为: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维持其市场价值和吸引所需资金而在项目投资时必须达到的报酬率。或者表述为: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所期望的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
对于负债资金而言,债权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在形式上与公司所支付的利息是一致的;而对于股权资本而言,股权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与公司所支付的股利则是完全不同的。从公司的角度分析,当公司有多余现金时,它有两种选择,或者将其以现金股利方式发放给股东,股东将其投资于金融资产获取收益;或者公司将现金投资于新项目。如图1所示。以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的公司,如果选择后者,那一定是企业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率不小于风险相当的金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
(二)资本成本的计算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股东将股利投资于金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就是权益资本成本,它是公司将现金投资于新项目的机会成本,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将其表达为:Rs=Rf+βi×(Km-Rf),其中,Rf为无风险利率;Km-Rf是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称为期望超额市场收益率;βi为公司β系数。
除了运用CAPM模型之外,股利折现现金流量模型、股票——债券风险溢价法也可用于对资本成本的估算,这些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都是从投资者期望收益率的角度出发的。
负债资金的资本成本除了利息之外,还需要考虑利息抵税。因此,税后债务资本成本=Rd×(1-T),其中,Rd是借款利率,即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它是债权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T是公司的所得税税率。
公司通常运用债务D和权益资本S进行投资,这时,需要计算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WACC=S/(S+D)×Rs+D/(S+D)Rd×(1-T)
(三)中西方对资本成本理解的差异分析
比较中西方对资本成本概念的理解,可以发现我国实务和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资本成本是实际支出还是机会成本
我国众多教材和公司理财实务中理解的资本成本主要是企业付出的利息费用、现金股利等未来资金使用过程中以及筹集过程中的现金流出;而资本成本从本质上讲是一项机会成本,它是投资者投资于某个企业或项目而丧失了投资于其他方面获取收益的机会成本。
2.解释资本成本时是基于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者
我国对资本成本的一般理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付现成本;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下,决策者则是从股东和债权人的角度来阐述投资者对其出让资金所要求的回报的。
深入分析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和财务理论研究中错误理解资本成本概念的原因不难发现,中西方在财务目标选择上的不同导致了对于资本成本这一财务管理核心概念理解上的差异。
三、财务目标与资本成本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必然要求以资本成本作为资本预算的“取舍率”
财务目标是被广泛认可的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基础,选择科学的财务目标对于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理财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目标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财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界人士已经普遍接受和认可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中西方对资本成本的不同理解实际上体现出各自选择的财务目标的不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以及公司理财活动中普遍选择了已经深入人心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下,企业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都应尽可能地增加企业价值,这样的财务决策才可称之为科学、合理的理财行为。作为现代财务理论基石的MM理论研究表明,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这些企业基本的财务活动中,企业的资本结构(或筹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在本质上与企业价值无关,只有投资活动中投资项目产生的净现值才会增加企业价值。也就是说,真正决定企业价值的是投资决策,而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所处的地位应该是从属于投资决策并与其一起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服务的。
投资者(或资金提供者委托的代理人)会通过对投资对象(公司投资计划)风险大小的识别和评估来确定投资期望报酬率,这个期望报酬率就是满足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资本成本。估算出项目投资和运营过程各期的现金流量后,其净现值的大小将取决于折现率的高低,以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的投资项目净现值如果大于0,将增加企业价值。如图2所示。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目标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对财务目标的选择迥异于西方,很少有公司真正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这源于证券市场双轨制的起始制度设计。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呈现股权分置和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财务目标往往体现为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一方面,以国有股为主体的控股股东能够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控制公司的财务决策;另一方面,由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往往不会像流通股股东那样关注公司股价。而且,政府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考核注重账面净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控股股东以及管理层自然更为关注所持股份的账面价值,长期追求每股净资产最大化。同时,公司管理层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追求公司筹资规模最大化以及充沛的自由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资,既满足了控股股东每股净资产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也满足了管理层的利益诉求。IPO时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远高于发起人的净资产折股价格,配股和增发新股的价格也高于此前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作为发起人的控股股东为了直接、快速地增加每股净资产又往往放弃认股权。这样做既满足了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又实现了控股股东账面资本快速增值的目标,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管理层在公司经营上的财务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股权分置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公开发行股票筹资与资本成本的高低并无直接联系。以股利等付现成本为基础计算的股权资本成本显然远远低于以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为基础的估算结果,以前者作为折现率会高估投资收益,降低公司的资产收益水平。我国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长期以来普遍不高,反映公司投资效率和资产获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长期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见附表2),表明上市公司总体上并没有为股东增加财富和企业价值。
从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多年的非流通股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的问题,实现了全流通。全流通下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投资者都将会积极关注公司股价的稳定及持续增长,这必然要求上市公司准确估算资本成本,按照净现值法则,通过科学的决策分析程序和方法选择投资项目和投资时机,增加公司价值。随着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财务目标,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和财务理论研究中将会准确理解“资本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并在财务决策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