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培训当成项目来做

2007-12-26 11:35李先菊
培训 2016年7期
关键词:讲师实训岗位

李先菊

作为一名企业培训工作者,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我在不同职业阶段与场合都拥有特定的称呼,讲师、部长、校长……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项目经理”的称号,它意味着要将培训当做项目来经营,同时也代表了我的培训态度。

从学员招生、课程开发、讲师培训到成果转化,这都是培训项目经营的关键过程。因此,我与培训团队把它们都当成项目来做,为员工奉献上一桌桌丰盛的培训“大餐”。在培训路上,我永不止步。

招生,让学员期待培训

每年年初是公司培训的招生季,而从去年起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从领导确定参训学员变为学员自主选择课程。早在做2015年培训需求调研时,我就发现公司培训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习针对性不足以及工学矛盾突出。因此,我提出了小班实训、选修课招生等新举措,期望让员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量身设计”的选修课报名启动后,我与团队成员们来到培训宣讲的首站——合成氨厂。从招生的意义,到课程与培训的转化,一直讲到积分管理,我们的宣讲成功激起了学员们对培训的热情。

宣讲前,来自压缩车间的老陈师傅刚抢修完压缩机,来得匆匆忙忙、浑身煤灰,他在进入会议室时略带埋怨地嘟囔道:“不就是要我们参训吗?哪来那么多花样,领导安排就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听完宣讲后高兴地鼓起掌来:“以后培训是自愿报名了,我就可以学我要学的焊接了。”

这一天,我们完成了八个单位的招生,场场爆满。我欣喜地发现,其实所有员工都期望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培训能否帮助他们达成目标。良好的开端,激励我全身心投入培训工作,创新形式、完善细节。

课程开发,痛并快乐着

随着员工流动性加剧,公司内传统的“师带徒”培训方式收效甚微。面对新人培训周期长、技能不熟、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营等困境,我希望通过自主开发课程,让员工逐项掌握岗位技能。然而,转变并非一帆风顺。

在我提出这个想法后,许多领导对此产生了疑惑:“开发岗位技能与课程是否有点小题大作、多此一举?我们一直没有培训,生产不是一样在进行吗?”在大家的质疑声中,我反复问自己:方向正确吗?这项培训对业务能起到支持作用吗?在确定了计划的可行性后,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挑选关键岗位的关键技能,先试点再推广。

于是,我们邀请了几位资深技术员工代表进行头脑风暴,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畅所欲言中,我提炼出了岗位技能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形成了课程大纲。然后我又请来骨干员工,请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理论,以岗位案例来论证要点。这样反复多次,培训内容终于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课程开发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专业技术人员不擅长表达,我就一句句引导;他们不会电脑,我便充当他们的打字记录员。在筛选、培养内部讲师时,让专业人员授课如同登山一样困难——“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讲话”,一句话拒你于千里之外。当他们好不容易同意讲授,而我们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反复试讲,终于完成了内部讲师认证工作。

2015年,我共辅导开发、认证了五门课程。看着每项岗位技能从无到有,从隐性到显性,且每门课程都拥有两位讲师、两位储备讲师,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通过培训分享与传承经验,让员工技能得到提高,这正是我作为一名培训人的价值体现。

创新,将培训成果转化

我开展的实训初见成效,于是公司新建了实训基地,拓宽了培训对象。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培训转化也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培训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形式。后来,我推出了“师带徒互助学习”,期望通过书面考试与实操考核等途径,先培养一批技能娴熟的员工,让他们将所学技能传承给其他员工。半个月内,“徒弟”要带着“师傅”指导的作品参训,学成后再去带其他“徒弟”。这种滚雪球似的新型师带徒模式,为员工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能够迅速提升技能。

作为项目策划者,我要确保这种转化不流于形式。期间,我们会不定期到一线抽查培训管理情况,还为“师傅”送上积分,用于年底礼品兑换。项目结业时,我会策划技能比武、总结表彰、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帮助学员温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还要激发未受训学员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有机会参加学习。

回想自己的培训历程,我作为项目经理,有机会深入业务系统号脉、寻找解决方案,真正成为了业务合作伙伴。我相信,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积累。

猜你喜欢
讲师实训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许珂作品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肥豆豆的一天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