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假包子还是假新闻

2007-08-08 12:31
新民周刊 2007年30期
关键词:北京电视台真假社论

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新闻,名为“纸做的包子”。报道中说,该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北京的早点铺有人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做馅的小笼包。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但10天后又有消息称“废纸箱做包子馅”为虚假报道,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当事人已被刑事拘留云云。

20日《南方都市报》社论说,纸箱馅包子面世的时机,正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时刻,内外舆论皆不宽容。这一极端案例的出现,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程度再次推高,民众一时哗然。而就在政府宣布,证实事情是虚假新闻,涉嫌记者造假时,仍有不少民众愿意相信是假包子,而不是假新闻,甚至有人怀疑政府查处也从中造假。一场包子引发的舆论风潮,转眼成为一场公众辨识真假的能力测试。公众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基本上只体现了各自采信的某种情感倾向。

社论说,这个尴尬的局面令人忧虑。围绕纸箱馅包子的来龙去脉,其中既有日趋严峻改善乏力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媒体和记者的信誉危机,还有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问题,诸多方面的个案层层累加,沉淀为今天公众的意识背景。猜忌、怀疑、不信任,成为了分化公共事件处理结果的民意之刀。如今弥漫在社会的不信任,使得这一事件的善终显得尤其艰难。公众可能既不信任早点摊贩,也不相信新闻媒体,同时也难以相信事件处理的地方政府。

社论认为,从假包子到假新闻,公众情绪将信将疑,地方管理者当然可以我行我素,不过,公众的疑心如此深重,辨识真假如此谨慎,终究是今天公共事件处理中令人尴尬的场面。

猜你喜欢
北京电视台真假社论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获奖名单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三句话的真假
坚守,还是放弃?
走不出的遗憾和伤痛——几位同事写在北京电视台原台长王晓东辞世一个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