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痛彻心扉的震骇”

2007-08-08 12:31李泽旭
新民周刊 2007年30期
关键词:散户股民股指

汪 伟 李泽旭

作为散户中的一员,他到底有多少资本、时间、精力,尤其是信心,可以和政府的政策继续博弈下去。

7月20日,星期五,沪市一路上涨,A股指数重新站上4000点大关,周围的朋友纷纷选择满仓的时候,石伟选择了减仓。他担心周末会有调控政策出台。周末,央行宣布加息并下调利息税,传言已久的宏观调控政策终于出台,坐实了石伟的担心。

石伟一点都不开心。相反,他越来越怀疑,股票还值不值得继续做下去。

尽管这一轮牛市里挣到了钱,石伟的对股市的感觉却越来越糟糕。证监会半夜提高印花税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半夜鸡叫"让他心情恶劣,嗅到了"政策市"挥之不去的气息。

"都说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每次调控时散户的损失都是最大的。"他怀疑作为数以千万计的散户中的一员,他到底有多少资本、时间、精力,尤其是信心,可以和政府的政策继续博弈下去。

石伟是老股民,山东人,已经在上海生活多年。

2005年之前的熊市里早早清仓,石伟提醒自己决不碰股票。沪市股指从900点回调,到1500点时已经释放出惊人的召唤力,但是他一直等到2000点才重新入市。这是被漫漫熊市改造得谨小慎微的老股民的一个典型例子。

尽管如此,此后的调控"组合拳"和几次股指调整,每次都让他心惊肉跳。尽管大多数资金仍然在股市里,石伟觉得,有必要寻找新的渠道,把这些资金转移到更加安全的投资中去。

关于股指期货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者教育,首先让一些对期货不甚了了的股民发生了兴趣。石伟是其中的一个。媒体上关于股指期货的报道开启了他对期货的最初的兴趣,让他对期市有了最初的了解。2007年4月,他开始接触完全陌生的期货。他惊喜,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在股市越来越背离他的情绪的时刻,找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市场。

不解渴的虚拟交易

大陆期货公司的林蔚说,传统期货客户并没有对股指期货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对这些老期民来说,股指期货出台之后,无非是多了一个投资品种。但期货界对股指期货的热情是显然的。谁都知道,在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里,金融衍生品期货的交易额要占交易总额的九成以上,是绝对的主流。期货公司的老总心里明白,中国绝不会例外,金融期货超越商品期货是迟早的事情,而股指期货的上市将是标志性的。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挂牌前,大陆期货曾经自己搭建了一个股指期货的模拟交易平台,历时三个月,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在线。这大概是最早的股指期货虚拟交易平台。那时候股指期货的概念已经很热了,但是对多数人来说,股指期货是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东西,至于具体的操作,中金所的虚拟交易平台没有上线,大家都还不明就里。大陆期货的工作人员制作了模拟的行情,让在线用户能够体验到股指期货的操作手法。这一轮虚拟交易产生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后来中金所搭建的虚拟交易平台上观察的现象是很相似的:老的期民按部就班地沿用商品期货市场上的操作手法,表现最为稳妥,刚刚接触期货市场的老股民行事谨慎,最热情和最冒险的是新股民。

尽管对很多人来说,虚拟交易就是一场游戏,但这场游戏仍然给很多人上了一课。1980年代末大学毕业的程林明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在股市里赚了钱,随后转做实业。2007年11月中旬开始参加虚拟交易,尽管是几上几下的老股民,交易也是虚拟的,但程林明开始仍然很紧张,"怕亏"。

一开始他采取的是谨慎的手法,每次操作不超过保证金的50%,一般采用30%-40%。一开始做买个一手两手。当时沪指在2000点左右,一手投入资金就是6万块钱。做了十几天后,程的账面上从50万做到80多万,又跌到70多万,然后突破100万,上下反复几次后,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最高做到170多万。他一本正经地每天做个心得笔录,将操作手法和效果都记录下来,作为资料,以积累自己的数据和经验。最后他仍然没有忍住要尝试"超短线",快进快出,一天内多次交易,结果一泻千里,亏得一塌糊涂。

程林明得出的经验是,期货与股票的操作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新手做期货,很容易产生赌徒心态。

"如果连续10笔都是亏的,那么第11笔怎么做?如果继续亏下去,亏到第20笔怎么办?一种是赌徒的心理:我就不信会一直亏下去,坚持买涨,一直买涨,有这样的心态就完了;另一种,今天运气不好,不玩了,等几天再来,及时打住。"

即使是虚拟交易,"赚钱的感觉仍然很好",程林明津津有味地回顾"一天赚了10万"的经历。然而,虚拟货币是虚拟不出爆仓带来的震骇感觉的,虚拟货币永远不像真金白银那样让人痛彻心扉。因为这个原因,对资金有限的散户来说,虚拟交易永远是不解渴的。

股民入期市

2007年7月,和股指期货有关的法规已经准备就绪,市场初期的合纵连横也已经基本完成,股指期货出街的时间却一变再变,越来越云遮雾绕。

从2006年至今,至少有3家证券公司和大陆期货接洽收购事宜。实际上,期货行业内业绩排名前十名的期货公司,最近的一年内,都有证券公司前来洽谈收购或者合作事宜。最后,大的证券公司通过收购中小期货公司,纷纷建起了自己在股指期货市场的桥头堡。一些股民在这时候也开始进入期市。

石伟小心翼翼地开始投资商品期货。尽管他认为期货市场比股市更加真实,但操作的成绩并不如意。他说服自己,这是在为未来的收益交学费。

"期市有规律可循,技术是真实的,悠着点来,生存一两年,实在不行就出来。如果最后仍然做不好,就是技不如人,输了我也心服口服"---他对期市的判断仍然可以听出对股市的愤懑。他也参加了股指期货的虚拟交易,成绩也很一般,3个月下来,账面持平。

他对股指期货的心态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如同许多散户一样,担心股指期货推出后会增加股市做空风险,导致他还在股市里的资金不安全;另一方面,他朦朦胧胧地觉得,既然大家都说股指期货,他在考虑有没有可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机会。

张晓齐没有石伟这样的烦恼。她正准备开始第一单期货投资,然而她从来没有做过股票,也坚决不做股票。

"如果不是投资渠道缺乏",张晓齐说,中国的老百姓也不会在股市里苦苦挣扎。她也坚持认为,自己不会做股指期货。她用标准的教科书式的说法历数了期市作为投资渠道的好处,但是认为股指期货由于门槛高,好几万块才能买一手,上下盈亏极度"放大",并不适宜散户操作。程林明对此持不同看法。

程林明身边的朋友看到他学习做股指期货,产生两种态度,一种从未涉足期货的认为风险太大,一种是赚了钱的股民和期民,认为股指期货杠杆效应明显,期待着能赚一把。这个雄辩的男人说,这两种想法都是出于不了情股指期货,前者好像是被交通风险吓得不敢过马路,后者是一种赌徒心态。至于他自己为什么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仍然将虚拟货币亏损一空,他的解释是自己太过于冒险,"不守纪律"。

股指期货的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也谆谆教导学员要"守纪律",正是因为期市是以小博大,尤其要经得住诱惑,忍得住冒险的诱惑。他们举例说,在美国,期货公司喜欢有过从军经历的员工,因为他们能够恪守纪律来操作,操作不会过于激进。

如果今天的趋势是上涨,距离均线有30个点位,是不是要博弈这30个点位,就成为期市炒家面前的困难选择。

做多的炒家在均线下进入,要承担的是掉下来的风险。均线位置一般是有一个阻力位,突不破,可能就一下子就掉下来了,也可能反复几次后直线下落,这时候要继续看多,就要追加保证金,要么就出仓止损,承受割肉之痛。当然,一旦突破,炒家得到的就不只这30个点位的收益。

如果不博弈这30个点位,可以等到股指突破后在均线上买入,涨到一定位置时卖出。虽然比从均线下买入少赚很多,但是风险却是可以预期的。

而满仓操作是虚拟交易中暴露出来的新手最大的行为偏好。这也是他们亏损惨重的最主要原因。那些已经习惯在股市里大进大出的股民对满仓操作等闲视之,并且很容易就复制到股指期货的交易中去了。这很可能是股民在期市的第一次"冒险",对大多数散户来说,"冒险"的结果是这成了他们在期市的最后一次的冒险。

猜你喜欢
散户股民股指
莫须有的“散户抱团”吊打了谁?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散户身大师心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我是中国养猪散户!不懂我的,请别乱说
力量
力量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