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应以学校发展为本

2007-04-23 16:28王哲红
人民教育 2007年23期
关键词:火炬校本课题

王哲红

反思变了味的校本教研

20世纪90年来以来,在“科研兴校”理念指导下,基层学校的校本教研蓬勃开展起来,广大一线教师的加入,使教育科研由此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群众性的教育研究带给我们几多喜悦、几多忧愁。喜的是一些学校通过教育科研,使学校的办学实践更加理性,一线教师也获得了专业成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忧的是一些学校以取得课题级别的高低和数量为“荣耀”,打着教育科研的“大旗”,将课题视为“摆设”,为学校升级达标争面子,校本教研并未给教育教学带来实质的改善;一些教师参与科研只是做样子,作为评职称时的“资本”。

因此,校本教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为什么做科研?即学校与教育科研的从属问题。是学校为科研,还是科研为学校?一些学校不愿意做科研,是不愿意成为科研的“奴隶”。还有一些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轰轰烈烈地大搞科研,却没能使学校得到发展。更有一些学校,想尽办法去争取课题,贪多贪大,结果没有一个课题能做好,一个个都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科研就是为校长的有效、高效办学服务的;为学校的顺利、快速发展服务的。必须先有校长的任期目标,才有科研;先有学校的办学目标,才有科研。

实际上,校长在办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矛盾和问题,对此正确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要很好地剖析问题,思考对策,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且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有发展,有思考,有新的应对策略,最终能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办学行为更加科学。这就是基層学校的教育科研。

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大课题

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载体。课题应源自于学校的需要。

我校在课题的选择上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随波逐流。什么课题时髦,就做什么课题;上级或专家让做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课题,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个课题好与不好,不是凭空的,要看适合不适合。二是持之以恒。课题必须与校长的任期目标和办学目标相关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而可以一直做下去而不过时。

1996年,笔者受命创办厦门市康乐小学。学校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切入口”的办学思想。“一个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爱祖国,讲文明,学创造,做主人”。“两个切入口”是:从落实课程计划切入,开齐、开足各门各类课程,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教师的精力从课后花在学生身上引导到课前花在自己身上;从创造教育切入,转换师生角色,最大限度地把整个学校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在康乐小学的5年,笔者只做一个课题,那就是“创造教育”。从各学科课程的实施,到德育、少先队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从教师的培训、师资队伍的打造,到学校的管理,都围绕着创造教育来开展。5年下来,创造教育的研究由浅入深,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声誉,老师们一个个成为创造教育的行家里手,学生们“生动活泼求发展,身心健康向未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评价)。

2001年,笔者又去创办厦门市火炬学校。当时我国正紧锣密鼓地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大的障碍就是环境问题,“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命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火炬学校确立了“两个服务”的办学目标———“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为民族、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两个服务”成为火炬学校办学的灵魂,成为火炬学校一切办学行为的准则。围绕办学目标,火炬学校也只做一个大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个课题既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资源的净化和优化。

为了把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学校进而提出了“做最应该做的事———让‘可持续发展价值成为所有人的结合点”的理念。我们围绕这一基本课题来统筹、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工作,既包括学校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也包括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完善校园设施建设,营造儿童化、民族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改进教育手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

教育科研也要有适度超前性

教育应具有适度超前性,火炬学校的课题研究,关注的不是当下能产生什么办学效应,学生能取得怎样的好成绩,而是研究如何夯实学校的竞争实力,如何使学生在10年、20年后有本事生存和发展。

6年来,火炬就做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一个课题,不改弦不易辙,也没请谁来挂牌,更不在乎是什么级别,我们只是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中检验如何让教育生态更加优化,为学生、老师和学校赢得更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6年前,火炬学校创办之初,只招到110名学生,我们没有紧张,没有着急去抢生源。学校不盯住还没有进来的学生,而是盯住已经进来的学生,研究怎样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教育保障。因为我们相信,学校让这些孩子长进了,家长满意了,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生活圈、一个广告圈。所以,每年暑假,当一些学校正展开“生源大战”时,我们不派一名老师出去招生,而是集中所有老师搞校本培训。如今,火炬学校已创办7个年头,办学规模发展为41个班级、1600多名学生。

校本教研中的几个有效结合

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来源于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应做好几个“有效结合”。

第一,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学校的教育科研,“视野要高,重心要低”,即课题要符合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前沿,又要从教育最基础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开始。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结合,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我们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放在“落实课改基本理念,构建教育生态课堂”。我们的研究有两个层面:一是借助于国家统一开发的课程,作为学生基本的共同学习领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造奠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充分发挥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开发课程的权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领域,让课程无处不在。

同是一本教材,学生的知识积淀、认知水平、情感和价值观不同,反映出来的阅读兴趣是不相同的,读出来的滋味也是不同的,获得的价值就更不相同。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通过活动,通过和自己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来生成,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把教室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链接起来,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学校从拓展课程资源入手,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对国家课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主导教师的行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习领域。

第二,与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相结合。在教育科研中,学校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我们的观点是:1.不从零起点做,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哪些成果,从而善于运用。2.和教育科研人员、教育专家保持密切接触,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研究才会事半功倍。3.多一些合作交流和互动,与兄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比如,受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激情广场大家唱”的启发,我们开展了“激情校园大家唱”,让校园的歌声点燃孩子的生命激情。每周三早晨,校园里歌声飞扬,旗台下群情激昂,孩子们唱啊,跳啊,一首首少儿经典歌曲,唱出了无限的情和爱,唱出了欢乐和幸福,唱出了遐想和憧憬!歌声、笑声伴着孩子们度过快乐、美好的时光!

第三,与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相结合。为了促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与评价机制。例如,学校科研室每周组织教师全员参与3个小时的培训,除了要精心组织,确保培训质量,让教师有所提高,学校还在工资结构中單列200元的培训补贴,用行政手段为这项工作保驾护航。这项校本培训已坚持了5年多,切实推动了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的迅速崛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与校园文化的形成相结合。我们大力倡导教师要形成一种习惯———不把工作当任务去完成,而把工作当课题去研究,研究一切可以研究的问题,“让研究成为学校文化”、“教室就是实验室”,变“用人工作”为“用工作培养人”。事实上,火炬学校的“实验室”已不仅仅是教室、办公室、餐厅、宿舍,出试卷、就餐、睡午觉,整理书包、过节、游玩……总之,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管理的每个进程,事事可研究,样样有嚼头。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师们在讨论、在研究。在这里工作的人,研究已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一样寻常。教师的良好的研究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五,与教师的学习、校本培训相结合。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直接效果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使教师们有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困惑与问题的出现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而学校也必须为教师的不断学习创设条件和氛围。我校既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无处不在”,课桌上、茶几上、床头上随时放置几本书,养成“上课前、茶几前、睡觉前”随时读书的习惯,同时,我们定期举行校本研修,每年8月上旬都要举办10天的暑期培训,结合火炬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自主研讨与培训。

第六,与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示、推广相结合。校本教研要有应用性,其成果是教育实践的显著改善。因此,校长要善于搭建平台,创设活动展示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让他们及时看到成效,同时鼓舞更多老师投入教育科研。从2006年开始,我校搭建了一个展示教育科研成果的新平台———与厦门市翔安区农村学校新店中心小学结成“城乡教育共同体”,既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也检验我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成果。一年的初步实践使我们欣喜地看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农村教育的土地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效的校本教研,锻炼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培养了我们利用身边资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办学行为更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办学方向更明确,教师们在“真实的科研任务”驱动下,不断学习,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最终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

猜你喜欢
火炬校本课题
传递火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