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宏太
2006年的基础教育在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过去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大讨论及调研……这些都影响深远,人们的关注也还在继续。
新的思想、新的政策代表着理想的期待。但是,要到达理想的境界,需要的是微观层面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一点一滴的努力。
因此在这里,记者有意避开宏观,从班主任工作、学校教学、区域教育管理等细小的环节,去寻找教育的真实。或许这样的观照,更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离理想还有多远。
班主任的无奈与困惑
从一位班主任发来的邮件中,看到他像流水账一样的一日生活:
早晨5:50起床;6:20早操;6:50
晨会;7:00早餐。
上午7:40准备上课;8:30上课3节;11:50午餐。
下午13:00午休半小时;14:00备课;16:00改作业;17:00晚餐。
晚上18:40辅导自习;20:40在家改作业、处理家务;23:00休息。
呈现在面前的这份时间表,让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记者忍不住想:在这一天里,他何时陪家人说话?何时省察自己的生活?何时去观赏窗外的风景?没有时间!因为在时间表下还有这样的备注:“天天如此,还要参加大小会议、接待家长、应付各种总结和检查……”
在2006年的采访中,有两位班主任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是有着7年班主任经验的龚老师,既睿智又有爱心,曾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但两年前她向学校提出,暂时不要再安排她做班主任,因为她想多陪伴年幼的孩子。另一位是在班主任岗位上干了32年的魏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仍在继续带班。记者在敬佩之余,也得知魏老师的无奈:学校班主任队伍“青黄不接”,年轻的没经验,有经验的年纪太大。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班主任确实不易,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做班主任。
在各地关于班主任职业状况的调查中,“不愿当班主任”一项的统计数字令人堪忧,有的地方接近七成比例。再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不愿当班主任”这样的关键词语,眼前“呼啦”一下跳出近10万条记录,随便点击其中一条,读罢都不由得发出叹息。
综观“不愿当班主任”的原因,理由如下:
工作时间长。班主任每天至少工作十三四个小时,除去吃饭和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
精神压力大。时下,校园安全成了上下关注的大事,而班主任俨然是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人,不能有丝毫差池,让人每日提心吊胆。
评价方式单一。班主任事无巨细都要关心,这其中的辛苦用心是无法显现或精确衡量的。然而,学校评价班主任的业绩,却只有简单的一条———分数,真是“黑猫白猫,拿住耗子才是好猫”。
劳动待遇偏低。长期以来,按照国家规定,班主任每月补贴少得可怜。现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劳动付出相比仍相去甚远。有位老师说,我每月的补贴100元,可每月给家长们打电话的钱就不止这个数。
当前,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有的学校定下一条“硬杠杠”:要评高级职称,至少当5年班主任。这種为刺激个人利益而实施的短期措施,虽使情况略有好转,但问题并未解决,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人事问题凸显。正如一位校长所言:“5年左右的班主任是最理想的,正是经验丰富的时候。说不干就不干,实在可惜!”
可见,班主任的问题,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轻易解决的。
“应然”与“现实”之间的盼望
“班主任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在题为《班主任专业化: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一文中,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黄正平认为,当前班主任专业化程度不高,是造成班主任生存状况差、不被理解和重视的主要原因。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班主任工作似乎技术含量不高,不就是管住学生别出乱子吗?只要是教师都会干。不信问问,十个教师有九个当过班主任。但现实情况呢?一些不太称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存在的“反教育”的现象,既伤害了学生,也损害了班主任的形象。
近年来,专家学者纷纷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属性作阐释和界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指出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引领者。由此,黄正平剖析了“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班主任的三种现象———“不愿做”是态度问题,“不会做”是水平问题,“不宜做”是素质问题。而班主任专业化,就是要通过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真正让“愿做”、“会做”、“宜做”的老师走上班主任岗位,这样才能逐渐改变人们的看法,进而改变班主任的生存状态。
如何实现班主任专业化?黄正平提出三点建议:以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以制度建设来提供基本保障,同时激发班主任自主发展的专业情意。南师大副教授王宁则从教师自身、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个层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指出,当务之急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班主任工作指南》,为班主任提供一个学习的有效范本,既可以使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又避免了实践中过大的差异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专业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是对许多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
2006年6月,教育部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说,《意见》的下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它让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了基本的制度保证。《意见》提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这无疑是在充分肯定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属性,进一步明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范畴。其中关于“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的一字一句,都那么令人期待,足以让班主任们对不久的将来充满希望。
紧接着,8月底,教育部又发出《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班主任培训被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这更让人坚信,班主任工作正在一步步地朝着专业化的理想方向逼近。
然而在持乐观态度的同时,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如果仅依靠制度建设和专业化路径就能让问题得以解决,何以一直悬而未决呢?
记者想到一位校长的感触。这位忧班主任之忧的校长,常在全市会议上呼吁提高班主任待遇,却总得不到回应。有人悄悄提醒他,别再提了,全市那么多要紧事,市领导哪有闲工夫管你学校里的小事?
这话似乎不无道理。可是反过来想想,班主任的事算是小事吗?《意见》里不是说,班主任“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吗?而不管哪一级领导,不是都常说“德育为首”吗?其实,领导们也并非真的不关心学校的“小事”,每到高考结束,升学率是多少,重点大学录取率是多少,有没有“状元”,很多领导都迫不及待地要过问。
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是真关心德育还是只关心升学率。
由此可见,解决的办法是有的,但除了班主任专业化建设,还要寄望于整个道德教育改革的推进与人们在观念、价值层面的嬗变。
关于“神话”的一丝悲哀
写到这里,记者不由得想起2006年度一个热得让人几乎想回避的事件———杜郎口。
从2006年年初到年末,好几家教育媒体先后数次以大篇幅报道了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实践。一时间,一所农村中学原生态的课堂教学改革,被冠以“课堂革命”、“非典型教改”、“课堂的哥白尼革命”等美誉,一本《杜郎口“旋风”》也正在各地书店和网上热销。
要问杜郎口中学有多热,看一看他们的课堂就知道了。据目击者称,每天,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里,都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从外地赶过来学习观摩。他们随意进出各间教室,在课堂上一探虚实。
教育专家们也不吝赞美之词,有的说,杜郎口中学在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或曰,我去过国内千所学校和几十个国家、地区,这里的课堂却是全新的。有的说,杜郎口中学的教改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
可是,站在另外的视角,记者一边读,一边忍不住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吗?几年前的湖北黄冈、江苏洋思、河北衡水,哪一个没经历过这样的阵势?同样是由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化腐朽为神奇,教学成绩不凡。再经过媒体的一致聚焦,引发风起云涌的参观学习热潮。对这每一处,人们都曾给予无以复加的赞美,称之为“某某神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出“神话”的上演,都会在大江南北掀起一阵“旋风”。
惊喜、庆幸、赞叹……然后,当稍稍平静下来以后,我们是否会深思这些奇妙的相似性:为什么都是教学改革,为什么我们的媒体要给予关注,为什么总能引起人们的学习狂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有那么多的学习者不断涌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洋思依旧是洋思,衡水依旧是衡水,黄冈在很多人眼里还是那么神秘。甚至,连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也自信地说:“杜郎口8年、10年内不会被超越!”
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在一篇报道末尾,记者留意到崔其升不经意的一句话:“现在很多来我们杜郎口中学参观的人,都是从课堂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层面来看我们的教改,其实,我们是教孩子要先懂事再学习。”
这句话很容易被忽略,从不断的后续报道来看,从学习者的行为和反应来看,大多数人显然是忽略了。这实在是非常可惜,因为他们忽略的恰恰是一个重要的渐变过程。要知道,一所10年前师资薄弱、学生顽劣的农村中学,怎样成为今天这个学生乐学、老师善导的和谐局面。这绝非一个突变的过程,何况10年也不算太短!
“教孩子要先懂事再学习”这句关键的话,被崔其升一言带过。先懂事,再学习,这不就是一个“先育后教”的过程吗?有了这样一个从德育到智育的过程,今天的结果才真实可信。省略了这个过程,将变化的两端简单对接,就成了“神话”。齐白石不是说吗:“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不看过程,只重结果,学到的只能是皮毛。
一年前,记者曾去过衡水中学。在那里,吸引记者的不是他们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成绩,而是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德育。清晨,站在衡中的校园里,看着学生排着整齐的方阵,喊着震天的口号,迈着一致的步伐劲风般跑过,让人陡然间明白了衡中真正的价值所在。
遗憾的是,关于衡水中学德育的这篇报道,就像是水面上投下的一粒小石子,在荡起些许涟漪过后,很快就归于平静。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淡淡的悲哀,做得再好的德育,最终总是曲高和寡,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只关注教学、只关注分数?
平常中的感动与震撼
面对喧嚣,往往容易令人迷失。平心静气地观照,则更有利于做本质的思考。来到辽宁盘锦,在教育家魏书生所营造的教育氛围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了一种特有的心灵的宁静。
1997年,魏书生担任盘锦市教育局长以后,就定下了一个规矩:早晨8点,全体职工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操。10年过去了,这个习惯竟一直坚持下来。每天早晨音樂声一响,魏书生就会准时出现。
像这样雷打不动的习惯还有很多。比如,教育局全年只开6次“一把手”会议;每年的工作重点都是固定的22条;每年,市直学校校长到教育局述职、新教师竞聘上岗考试、全市培养习惯现场会等活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这些年年如此,便于大家记忆和落实。
在魏书生看来,民主、科学的管理就是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
魏书生当班主任时,提出“每天7个‘一分钟”和“培养学生12个学习习惯”。后来,他当校长、局长,这些做法又从班级扩展到全校乃至全市。做法本身都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但要天天做、年年做,没点儿毅力是做不到的。正是在对看似容易的小事的坚持中,魏书生将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到全市每一个中小学生身上。
看得出来,魏书生喜静不喜动,不热衷于求异、创新,更多强调的是“守住”。他经常跟老师们讲,咱们盘锦是很穷,在经济上已经吃亏了,但要再不守住平常心,不好好过日子,那就是双倍的损失。
这两年,教育均衡成为关注焦点。面对众说纷纭,魏书生说:“不均衡常常起于不平常之心。”在盘锦市郊有两所村小,一所离市区较远,只有一百多名学生,因村民请求才保留下来;另一所是新改造的,离市区较近,学生一千多名。两所村小迥然不同,是否就是不均衡呢?魏书生认为,均衡不是绝对的,只有收回抱怨和指责,让每个人、每所学校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找到自己的舞台,才是均衡的真义。
综观盘锦教育,没有标新立异、轰轰烈烈,一直在默默地前行,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怀平常心,做平常事。然而,平常中却孕育着不平常,盘锦教育正实现着城区义务教育、城乡教育配置、普教与职教的均衡,也在更深层次上实现着学生素质与人心的“均衡”。
这样的平常,或许才是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种常态,也让人在平常中得到由衷的感动和震撼。
盘点一年中这些教育管理领域的细节,对于班主任工作、对于德育、对于整个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我们都有太多期望与反思。教育不需要太多的喧嚣和热闹,而是需要冷静地、从容地从小事、平凡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