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绩效,经历了一个从趋于提高到趋于降低的过程,表现为一条 “倒U字形曲线”。 苏联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关键词]苏联 公有制 绩效 特征 调整
一、从十月革命到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首先诞生于俄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当晚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后几个月中,苏维埃政权很快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后,俄国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由平等的苏维埃共和国自愿联合组成的统一的联邦制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宣告成立。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颁布一系列法令,把绝大部分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收归了国家,其中包括银行、铁路、海运、对外贸易。同时在资本家的私人企业里由工人组成监督机关监督企业主的一切活动,还设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俄国民经济的管理机关。1918年,14个国家进攻苏俄,国内白匪趁机颠覆了3/4的政权。为应付战争,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1918年11月决定取消私人商业,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各种农产品。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1920年春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其主要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较长时期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其具体措施:用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税后余粮农民可自行处理;将雇工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原主,对国内外资本家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层的核心。斯大林把新经济政策看作临时的措施和暂时的退却,他很快采取了向城乡资本主义全面进攻的方针,领导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
二、苏联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绩效
纵观苏联历史,我们发现其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绩效表现为一条 “倒U字形曲线”。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效率,经历了一个从趋于提高到趋于降低的过程。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苏联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是高的。斯大林时代,苏联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了以6000多个现代化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大工业体系。到1930年夏初,大工业已增长了63%,工业在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为53%,在苏联历史上,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超过英、德、法等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苏联用短短10年的时间就跻身于工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到1940年与一次大战前经济最高水平的1913年相比,国民收入达到611%,工业产值达到852%,农业产值达到141%,而农业人口比重则由1913年的82.1%降至1939年的67%。二次大战后到50年代末,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一般在10%左右,1946-1950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4.2%,1951-1960年为10%。至1959年与二次大战前经济最高水平的1940年相比,国民收入达到405%,工业产值达到480%,农业产值达到156%,而农业人口比重则由1940年的67%降至1961年的50%。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公有制经济模式,随社会的发展,其功效日益衰退,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增长率的递减,即出现由高速、低速、停滞到危机,而并没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苏联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经济的增长是靠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达到的,是一种拼消耗、浪费型的经济。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
苏联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国民经济投资效益不断下降,1955-1960年每卢布生产性投资的国民收入增加值为40戈比,到1989年下降为26戈比;基金产值率的降幅更大,1960年每卢布固定生产基金创造1.75卢布产值,到1989年底下降为0.36卢布。劳动生产率已成为负增长,1951-1955年为9.6%,1990年为-3%。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51-1955年为11.4%,1961-1965年为5.6%,1971-1985年为4.5%,1981-1985年3.2%,1986-1990年1.8%。农业生产长期落后,1913年-1950年工业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40%。1985年,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1990年,在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有95%以上的商品供应经常短缺,在211种食品中有188种不能自由买卖。到苏联发生剧变的1991年市场上真是“空空如也”。
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出现扩大的趋势。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为美国的67%,到1988年下降为64%。到80年代末,苏联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只为西方国家的1/3左右,住房面积、小汽车拥有量只为西方国家的1/2-1/10,诸如彩电、录音机、个人电脑等现代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按人均计算1989年苏联的GDP为美国的30%,工业产值为42%,农业产值为38%。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苏联的实际GDP为美国的39.67%,人均GDP为34.96%。值得注意的是,苏联经济由高速到低速再到负增长,并非偶然的波动,而是趋向性递减,平均每隔5年大体缩减1.5个百分点。由此算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负增长是自然的,符合其经济运行的正常轨迹,是其经济发展中深刻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因而是全国经济危机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苏联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特征
苏联长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主流官员与理论家一致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先进。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当时全民所有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因为它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达到了最高水平。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仅仅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实现的公有化,其公有化程度低于全民所有制,因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集体所有制要想全民所有制过渡,最终形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经济基础。苏联在30年代就形成了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的体制,1936年全国生产基金中,国家所有制占用90%,集体农庄所有制占用8.7%。
苏联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是:第一,国家政权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一切经济决策权几乎都集中在国家手里,企业只是按照国家下达的数十乃至上百个经济指标组织经营,所产产品和所获利润全部上缴国家,所需资金和物资由国家拨给,没有经营的自主权;第二,完全实行计划管理,全国经济活动统由国家制定的指令性计划来指挥,排斥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即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第三,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不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经济。从微观经济层面讲,在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它对市场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很差,投入多产出少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资源配置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由指令性计划决定的,这必然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长期难以调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再从宏观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法是直接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间接的经济方法。这样也就排斥了市场的作用,使官僚主义的唯意志论盛行,往往造成重大的政策失误和经济损失。
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是在国内阶级斗争激烈、外受帝国主义包围和武装干涉威胁的特殊形势下形成的,并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苏维埃政权能够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用于最急需的建设和防务上来。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于获得解放而迸发出的革命热情,弥补了这种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它能得以运转,并取得相当的成功和高速度的发展。这种情况暂时掩盖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病,使人一度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进入正常建设时期之后,在革命转变年代所特有的那种激情消失之后,这种过分集权、统得太死的经济体制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这种体制既易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滋生官僚主义、唯意志论、瞎指挥和以权谋私的不良倾向,又使企业和劳动者缺乏改进经营、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妨碍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四、苏联公有制经济模式的调整和消亡
公有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运行的,它不可能完全没有矛盾、适应任何条件、永远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203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矛盾越来越多。苏联自50年代曾着手探索完善其经济体制的方法。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 经济管理从原先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变成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使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面目大为改观。但由于没有改变国家和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然没有经营自主权;改变了高度的集中管理,但又出现了严重的地方主义、地区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没有扭转反而加剧。勃列日涅夫等人推行“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新体制”。但是,新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起,勃氏等人发动了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浪潮,甚至苏联党和政府的种种决议只说“完善”,而回避“改革”一词,其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继续深化,而是趋于停滞。
1990年,苏联政府提出了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方案。可调节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 实行国家所有制非集中化和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同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企业仍保持国家所有和直接管理。非国有化的规模将达到国有资产的60%,国家所有制的比重将减少到约占30%。② 集体所有制将成为新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集体所有制的概念将发生根本变化,远远超出通常的合作社和集体农庄,而主要是由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和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而产生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形式(包括股份公司所有制)。③ 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财产中确认劳动者个人股份,即个人对集体财产的贡献。它是企业剩余利润的资本化和个有化。④实行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在中央政府方案修改的过程中,俄罗斯联邦领导人叶利钦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500天计划”主张对国有资产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除军工企业、核工业和天然垄断部门的企业仍属联盟所有外,其他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应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联盟负责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主要形式是改组为跨共和国股份公司;地方负责商业、服务业、农业、公共事业和汽车运输业企业,以及小型工业企业的私有化,主要形式是租赁、赎买、出售和改组为合作社。在所有制改革上,苏联中央政府方案主张实行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建立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俄联邦“500天计划”主张实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建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两套方案是代表着两种改革目标模式和走向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代表这两套方案的不同政治派别集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斗争。叶利钦决定俄联邦独自实行“500天计划”,中央政府方案事实上已成为一纸空文。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形势继续恶化,1990年苏联社会生产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分别下降2%、4%和1.2%。与此同时,财政赤字连年上升,内外债务不断增大,消费品严重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经济陷入深刻危机之中,联盟和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大大削弱。1991年4月,苏联中央政府提出了《苏联内阁和各主权共和国政府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使国家经济摆脱危机的联合行动纲领》,简称《反危机纲领》。与此同时,前俄联邦副总理亚夫林斯基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制订了拯救苏联经济的“哈佛计划”。反危机纲领和哈佛计划在所有制安排上的不同点是:虽然两个计划都提出所有制非国家化和私有化,但反危机纲领主张保留30%的国家所有制,其余70%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私有制为辅,而哈佛计划主张以私有制为主。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反危机纲领和哈佛计划又展开了一场混战。经济形势在政治动荡中继续恶化。到了苏联解体的1991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社会总产值下降17%,GDP下降13%,国民收入下降15%,工业产值下降7.8%,财政赤字占GDP的20%。联盟和社会主义的凝聚力进一步削弱。1991年8月19日前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2月8日,早已宣布独立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废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并宣布他们已经自愿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宣告彻底失败,在原苏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对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改革,虽不同程度地触及了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病,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收效甚微,并且一旦遇到保守力量的抵制,就停滞不前或者左右摇摆,没有实现经济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公有制经济改革30余年推不动,这不仅使经济体制的矛盾和弊端越积越深,最终使其完全丧失功能,从而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且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
作者简介:林彰云(1962-)男,湖南武冈人,中共邵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