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语言的修辞考察

2006-11-24 13:34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借代双关黄果树

蒋 华

商标语言是指文字商标和组合商标中的所有文字信息,包括商标的名称、商标图形上的汉字或者其变形、汉语拼音或者其缩写、外语译名或者其缩写。商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古人云:“情欲信,辞欲巧”,恰当地使用引用、双关和借代等修辞手法,可以增添商标语言的活力,使之于平淡中见瑰奇,疏落有致,富于节奏,不落俗套。

一、引用在商标语言中的运用

商标语言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既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又是具有传承关系的。因此它善于从人们熟悉的成语、俗语和诗歌中汲取营养。

(1)成语的部分引用

成语也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成语用字古典高雅,字字珠玑,韵味独具,气势不凡,而这一切都是商标语言所需要的。成语言简意赅,常常通过简短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省力原则。

我国自古以来讲求对称美、均衡美,认为成对成双意味着吉祥与和谐,这种审美观念体现在商标语言上即是成语部分引用,因为它为人们所熟知,即使有小的变化,人们仍然会一看即知,一听就会记住。如:

(1)玉立(吸排油烟机)

(2)丰华(笔)

例(1)中的“玉立”很明显是“亭亭玉立”的部分引用,想到“亭亭”,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温柔美,也令人想到该吸排油烟机在同类油烟机卓尔不群的形象。例(2)中的“丰华”是“丰华正茂”的部分引用,让人联想到毛泽东主席所书写的灿烂诗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成语商标语的部分引用“既活泼又深沉,既新鲜又熟悉,既有时新气息,又有古典情趣,所以往往能迎合顾客的心理,博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又透露出一种高层次的追求”。(邵敬敏)。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结构具有凝固性,一旦有所变化,世人就格外关注,部分引用它能给人以新鲜感和幽默感。

成语的部分引用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这种引用符合人们的认知特性,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成语的部分引用在商标语言中很是常见。

(二)俗语的部分引用

俗语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深得人们的喜爱,正是人们对它十分熟悉,它容易流传开来,又很容易让人记住,因此对俗语的部分引用也是比较常见的,如:

(3)天堂(睛雨伞)

(4)甲天下(烟)

例(3)中的“天堂伞”是杭州产的,很让人联想到人们常说的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巧妙地显示了人们打伞时伞在人头上,使人避免了烈日的暴晒和大雨的侵扰,有如在天堂般的享受,同时它还暗示了伞的产地杭州。例(4)则让人联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该类烟在同类产品中首屈一指,也唤起了人们对桂林山水自然景物的美好向往,还暗示了该烟的产地桂林。

(三)诗歌的部分引用

诗歌语言优美,感情浓郁,意境深远,富有节奏。商标语言有的部分来自诗歌,如:

(5)红豆(服装)

(6)杏花村(酒)

例(5)中的“红豆”,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让人联想到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红豆”产品一问世,便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例(6)中的“杏花村”(酒),让人们想到从小就学过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到这则商标语言,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该商标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而打心眼里喜欢它。

二、双关和借代在商标语言中的运用

(一)双关

双关被誉为“语言的精灵”,十分富于文字情趣。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者语义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的辞格,分为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谐音双关是通过利用同音或近音条件来构成的;语义双关中表面指某一物,暗指另一物。双关的运用使商标语言幽默风趣,诙谐机智,一箭双雕,从而实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言在此而意在彼,字面的意义是明确的内含意义是暗蕴的,富有幽默、含蓄的情趣。

(7)婷美(丰乳霜)

(8)舒欣(护肤品)

例(7)中的“婷美(丰乳霜)”与“挺美”,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曲线之美、女性的丰姿绰约。谐音双关丰富了商标语言的表达层次,词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例(8)中的“舒欣”与“舒心”谐音,指该护肤品能让人舒服,使人放心,又富于韵味。“贝美(倍美)化妆品”“蒙牛(猛牛)鲜牛奶”也属此类。

(9)中意(冰箱)

(10)大风(风衣)

例(9)中的“中意”是实指该种类型的冰箱质量好,令人感到十分满意,即十分“中意”,也暗指该产品是中国和意大利技术合作的结晶,语义含蓄而丰富。而例(10)中的“大风”实为“大连风衣厂”的缩略语,也让人想到自然界中的大风,同时还会让人联想到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气而含蓄。

(二)借代

在商标语言中,借代也是较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之一。借代也称为换名,即不直接说某一事物而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名胜景点代商标语言名,如“西湖(清洗剂)”“南泥湾(卷烟)”“黄果树(卷烟)”“红塔山(卷烟)”五指山(卷烟)“长城(润滑油)”。

我们以为,用名胜景点借代商标语言是有原因的,它知名度高,用它们作商标名能引发“名人效应”的效果。如“黄果树(卷烟)”,在我们国家,黄果树瀑布是我国一著名景点,几乎尽人皆知。看到黄果树,人们会很容易联想到黄果树那美丽的景色,给人以良好的审美感受。又如“长城(润滑油)”,令人想起那蜿蜒的长城,令人想起那中华民族的象征,心中自豪感顿生,因此就会对“长城(润滑油)”产生良好印象。

总之,在商标语言中,巧妙地运用辞格,会相应地增加其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使产品品牌迅速打响,得到人们的喜爱,它必将成为商标语言发展的一个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汉江、曹炜.商标语言[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2]邵敬敏.广告语创作透视[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蒋华,湖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借代双关黄果树
说借代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安顺黄果树旅游区挂牌成立
双关
黄果树啊黄果树
相约黄果树
一语双关
悟空学借代
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