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这一辞格早在《诗经》《楚辞》《左传》等中就有所运用,在宋代被称为“风人诗”或“风言”。在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中称其为“风言”,在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称其为“风人诗”。在吴聿的《观林诗话》中说,“乐府有风人诗,如‘围棋烧败絮,著子故衣然,是也”。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称其为“吴格”,多指物借意。清代李调元《雨村诗话》中称为“借字寓言”,同代的王士祯《渔洋诗话》中也对这一辞格有所涉及。到了近代,对双关研究的颇多。1924年我国第一本修辞格的专著唐钺的《修辞格》出版,尽管唐钺在《例言》中说:“关于修辞格的要点,总可算是包举无疑。”但实际上并没有“包举无疑”,“双关”这一辞格可谓是“一遗”。1924年徐嘉瑞的《中古文学概论》对这一辞格在书中的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专节论之。他将其称为“瘐词”,并举出了“布匹代匹偶”、“丝代思”等十三个用例。在徐中舒的《六朝恋歌》(载于1927年《一般》杂志)中称其为“谐音辞格”,和徐嘉瑞的举例相比,新增12例。在1930年王易的《修辞学通论》中将双关归入他的“譬喻法”中的“词喻法”,“词喻法根于词句增植想念,而使其语含有复意也。英语中quibble一字足以当之,大抵借音近之一格巧作双关,或易为滑稽性之他语以资喻饰。”1931年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亦称这一辞格为“庾词”,并新增三例。真正将这一辞格的名称定为“双关”的是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陈望道的定义为:“双关是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修辞学发凡》中将双关分为表里双关和彼此双关,其中表里双关又包括两类(一是单单谐音的,一是音形都可通用,而字义不同,就义做双关),并新增“道路代道说”、“苦味代苦情”两例,还指出双关这一辞格与析字辞格中的借音析字、起兴的异同。
对双关这一辞格的历史探源论述的较为详细的是1934年版的赵景深的《修辞讲话》,他对辞格的分类依照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分为材料上的修辞、意境上的修辞、词语上的修辞和章句上的修辞。将双关这一辞格归入材料上的修辞。他还将钟敬之的《民间文艺业论》中的《歌谣的一种表现法》中对双关格的举例分为“声同形义并异双关格”和“义异形声并同双关格”两类。1934年版的章衣萍的《修辞学讲话》将辞格分为显比格、隐比格、寓言格、借代格、夸饰格、拟人格、讽刺格、反覆格、感叹格,没有涉及到双关格。1947年版的田仲济的《作文修辞讲话》中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积极的修辞又分为修辞格和辞趣,在修辞格中提到双关,“用一种语词同时说出两种不同的事物,就是双关”,并将双关分为表里双关和彼此双关。表里双关分为谐音的双关和音形都可通用而字义不同就义作双关,也就是语义双关。1963年版周振甫的《诗词例话》中也涉及到双关,只是一笔代过。1978年版的黄庆萱的《修辞学》中第十六章讲到双关,并将双关分为字音双关、词义双关和句义双关三类。并对双关的原则加以论述,要蕴藉,要风趣,要鲜活。1979年版潘嘉静《汉语修辞常识》中,对双关的定义是,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将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它这里的意义双关既指词义也指句义。
1980年版的倪宝元《修辞》中将双关定义为“双关就是让一个(或几个)词语,一句(或几句)话关涉到两个方面的一种修辞方法,双关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同音(近音)情况构成的,但也有一句(或几句)话关涉到两个对象的双关。”并将双关分为借义双关、谐声双关、对象双关,这里的对象双关相当于《修辞学发凡》中的彼此双关。1982年吴士文《修辞讲话》将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彼此双关,谐音双关是指“利用音同、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相当于《修辞学发凡》中的表里双关,并认为双关有表体和本体之分。1982年郑颐寿的《比较修辞》中对双关的定义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里,有意使同一词语的音形义双方关联。”将双关分为借音双关、音形双关、音形义双关三种。1983年版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中将双关分为义的双关和音的双关。1983年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中“双关,就是有意识地使同一词或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兼有两层意义”。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1984年版黄裕民的《辞格汇编》“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义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将双关分为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1984年程希岚的《修辞学新编》中将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寓意双关。所谓寓意双关是指除了表面上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意义寓于其中。1984年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对双关的定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义在彼的修辞方法叫双关”。并将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1986年刘宪成《修辞例句》中将双关定义为“一个词或一个语句同时能表达两种意义”。将双关分为词义双关和谐音双关。1986年李维琦《修辞学》“字面指的是一个意义,字里却是指的另一种含义,这种含义才是说话人真要表达的意思,这叫双关。”将双关分为字词双关(包括谐音和借义)和语句双关(借义)。1988年,常棣、蔡镜浩《文言修辞概要》中将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借义双关和指称双关,所谓指称双关是指因词句关涉的对象不同而造成的双关。
1991年,成伟钧、唐仲扬等主编的《修辞通鉴》对双关的描述颇详,并将其分为谐音双关、同字双关、语义双关、表里双关、多义双关、借物双关、对象双关、歇后语双关、语义双关。1994年,倪宝元《大学修辞》中将双关归入兼义或变义组合而成的辞格,并将其分为谐音双关、借义双关、对象双关。1996年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从合作原则这一新角度对双关的存在基础、运用方式以及分类进行了论述,角度独特,观点新颖。1997年,刘焕辉《修辞学纲要》指出双关格是一种典型的兼义组合方式,并将其分为借义双关、暗示双关和谐音双关。2002年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中的双关直接等同于谐音双关。2004年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中对双关称其为含蓄委婉法,对双关的含义、种类功能和运用分别给予阐述。2004年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将双关定义为有意识的使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之中同时兼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并将其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
最近对双关研究得最全面最详细地要看2004年钟玖英的《修辞学理论新探与现象分析》。在双关范围新论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前,双关一般主要运用于词语层级;20世纪80年代,双关存在于句级层面;到了90年代,认为双关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词、短语、句子到句群,钟玖英又提出了语段和语篇双关。在双关类型初探中指出,根据双关构成的材料,可分为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语境双关和汉字双关;根据双关所所包含的语义是两重还是多重,有双解双关与多解双关;根据表达者对双关的表里含义的取舍的态度,可分为选择双关和取舍双关;根据双关的指涉对象是单向还是双向,可分为单向双关和双向双关(对象双关);根据双关效应实现的步骤是一次还是两次,可分为一次双关和多次双关;从表达者在创造双关时,是单纯运用了双关一种手法还是将双关与别的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看,可分为单纯式双关和融合式双关。此书还对双关的功能加以论说,从双关的修辞功能、社会功能、游戏功能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还涉及到双关的文学功能以及语境对双关编码的制约作用。总起来说,钟玖英在总结了前人对双关的研究基础之上,又开辟了其研究的新视角,得出新结论,使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唐钺.《修辞格》.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2]徐嘉瑞.《中古文学概论》.1924年,亚东图书馆出版.
[3]王易.《修辞学通诠》.1930年,神州国光社影印.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1983年,北京出版社.
[5]倪宝元.《大学修辞》.1994年5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6]刘焕辉.《修辞学纲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
(梁凤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