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

2006-10-21 01:25丁红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万古愁将进酒中略

教学设想

a.《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时期作品,且二者思想内容有相似之处,可结合学习。

b.从诗歌便于诵读的特点入手,采用“三读法”:1、读准字句;2、读懂内容;3、读出感情。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基本特色并当堂成诵。

c.抓住所表现李白志趣的句子加以揣摩。

教学目标

a.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积极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b.欣赏本诗气势磅礴,语言豪放,句式多变的艺术特色。

C.在了解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杜甫诗中关于李白饮酒的描写很多,如:“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上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劝酒歌《将进酒》。

(二)写作背景:

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被唐玄宗“赐金放通”已达八年之久,他和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

(三)朗读指导:

先自由朗读,问学生这首诗的基调如何?学生说出感受,教师明确:表面豪气十足,实则愤激,要求读出诗人开阔旷达的胸襟。

后教师范读,必要时领读。

(四)分组研讨:

通观全诗,有如怒涛奔涌,其气势之壮阔,情感之激昂,风格之豪放,确是前无古人。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如何写“悲”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引导: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同有“不复回”之叹。由此想到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的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悲意更浓。

表现手法:比兴、夸张

2.“人生”以下六句如何写“欢”的?

引导:“天生我材必有用”写出了作者的豪情,“必有用”,固然充满了对自我的坚定信念,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材”以前是没有被用的。所以此句也道出了作者的苦衷。

3.“钟鼓”以下六句如何写“愤激”之情的?

引导:富贵、豪华生活“不足贵”,诗人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希望“长醉”,不愿醒来,显见世事之混浊,诗人厌恶之深彻。诗人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从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4.“主人”句至结尾如何写“狂放”之情的?

引导: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酒,诗情到此,更超豪放,直令人有“意气凌云”之感。可是,结尾之一个“愁”字,却给这豪放之中加入了一丝悲凉之意。悲凉,说明诗人并非一个忘世事之酒徒,他有着强烈的忧愤和苦闷;豪放,说明诗人胸怀极为阔大,他是有从苦闷中摆脱出来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那“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高唱中,既受到了情的感染,又受到了力的震撼。

(五)当堂背诵:

在这一环节中,也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

(六)揣摩主旨句:

1.本诗的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表现了李白自离开长安以来的愤激之情。他鄙视那些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那些人的黑暗卑劣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

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句)比较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愤激中略见昂扬,本诗中“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五、练习

找出文中使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1.“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

2.“斗酒千金”表现酒价之昂贵。

3.“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

4.“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5.“朝如青丝暮如雪”极言人生短促。

这些夸张句有力地说明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出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丁红梅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万古愁将进酒中略
将进酒
越王楼夜听琴记
2020年1—5月重庆农产品价格情况分析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的“三气”
冬日读易安词有感
重庆农产品及农资价格周报2017年第四十九期
重庆农产品及农资价格周报2017年第三十七期
李白《将进酒》的狂放美
万里河山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