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李 铮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对这一现象,各方评论不一。有的认为此种现象值得鼓励,因为大学生“回炉”学技术可以使他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社会。而相反一些专家却认为,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一名学生从小学到技校需12年,而上完大学却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而技校一年花费也要4000元左右。大学生毕业去当技工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各层次劳动力不和谐,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此,笔者同意专家们的观点。由此也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到底怎么了?需要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们“回炉”才能找到工作?
1999年我国迈出了高校扩招第一步,普通高校招生比1998增长的幅度高达42.6%;随后几年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原来预计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可事实上,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19%。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的观点,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阶段;处于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就现今社会大学生“回炉”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影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应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大教学主体去考虑。
一、学校——明确自身定位
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由于深受注重学术性的影响,多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问题方面,一直没有搞得很清楚。通常的情况是,专科院校力争办本科,本科院校力争上硕士点,有硕士点的院校力争上博士点,众多院校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一种学术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致忽视了本来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成长及其将来的就业和发展着想,一切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适用性、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效益必然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步履维艰。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继续,学校定位问题、培养目标问题必须加以彻底解决,否则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将成为影响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性问题。而目前,这一问题最突出的解决办法体现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上。
2.深化课程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由于近年来高校受扩招和走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方向的影响,学校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在专业设置上大都带有盲从性,随意性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等,导致课程设置也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或多或少存在知识信息量小,体系单薄,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当前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上。
第一,重必修课,轻选修课。我国高校课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基本上是必修课,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定改革,但必修课仍高达70~80%,远高出国外50%的水平。必修课过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应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个性并有益于自己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但目前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还远未发挥应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优秀课程供给量不足,课程开设较随意;学生选课自由度不高,同时对于自己选课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学校选修课程考核也不够严格等方面。
第二,重理论,轻实践。为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国外把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视为高校教学的“三鼎足”。大学生入学后,从事实验技能学习的时间达1/3,如美国犹他州大学占36.9%,哥伦比亚大学占31.3%。而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普遍不足。
应对的措施。首先,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提高公共课的质量。学校必须严格遴选制度,把好课程开设关,鼓励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避免学生盲目地选欣赏类的课程而忽视了真正具有“通识”意义的课程;鼓励多种考核形式,科学合理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公选课教学质量的评估,如实行学生网上评课,专家、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开展随机听课等方式。
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校有75%以上的学生参加过社区志愿者活动,其社会工作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花费一半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研究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酗酒、吸毒、家庭暴力等问题。这都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近年来,北京大学也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各院系不断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设,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社会实践及社会调查等活动。学校还非常重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据统计,从1998年6月到2003年5月的五年间,北大共有510 名本科生承担的426个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了2000元或3000元不等的本科生科研基金的资助。
另外,全面进行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也是目前改变高校目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比较有效的措施。高校有品牌专业,就能够获得市场、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学校的各种资源也就容易获得,课程设置也会日趋合理,从而达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的目的。
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1.当前高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功利主义倾向导致教师定位不准确。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中“教授不教、讲师不讲”,很少看到“大师”在课堂上讲课的影子。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专搞学术研究,没有时间给学生上课,但是很多情况下却大都因为俗务缠身,无力分心去给学生上课。高校定位不准确,缺乏终极关怀而引发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教师们的身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使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学问逐渐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去了尊严。
师生比过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师生比是衡量教学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时,我国高等学校采取的措施是挖掘现有师资潜力,提高师生比,加大教师的教学量。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高校的师生比达到1:13,个别达1:17;广西个别高校的师生比超过1:17;湖南省27所高校师生比平均达到1:15,最高的达到1:25。在国际惯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般认为师生比1:14对效益和质量最为适宜,如果超过这一标准,教师教学工作量过重就会导致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保证。
2.建议改进的措施
要求教师个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首先是“教”,然后才称为“师”;学校要鼓励有知名度的教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亲眼见到大师的风采。南开大学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中科院院士申泮文是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陈先生甚至90多岁仍坚持为本科生上《应用数学》等基础课。据南开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逄锦聚介绍,南开大学在2000年就出台措施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都必须为本科生授课,无故连续两年不服从安排的,将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同时学校要构建一种质量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教学,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当领导、搞科研都可以出名,都可以获取超工资的收入,而上课却没有如此的“好处”,结果上课变成了教师的“义务劳动”。因此学校要构建一种质量激励机制,使教师的付出与所得成正比。
重视师生比,建设师资队伍。针对学校师生比过高,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要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做法是引进人才和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如上海市为了进一步加大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其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设立了“曙光计划”,一个高层次、高成长和高质量的“三高”师资队伍正在形成;河北省也结合本省实际实施“名师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燕赵学者计划”和“高校师资培训计划”,使本省高校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三、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1. 当前高校学生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风差,学习动力不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便放松自己,失去奋斗目标,生活上散漫,只是一味地“享受”大学生活的“自由”;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学笔记为考试而记”的现象,大学四年只为混一张文凭的观念。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欠缺,大学校园这种自由、自主的全新生活、学习方式使他们不知所措,学习中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学习能力越差,学习成绩越不好,造成恶性循环。
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肤浅,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部分同学并不懂所学专业的体系,只凭自己的兴趣片面地认识学习课程,他们认为基础课枯燥无味、无实用价值;大都愿意选择较热门专业,入学后就急于学习专业课,希望学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有优厚的待遇,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现在大学校园里还出现了一些“逃课族”,“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一份调查表明,在一些大学校园里,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则大都在50%以上。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高校教学的质量。
2.有效的应对措施
搞好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好的学风,才能有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的学风应该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它是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和重要内涵。学风建设,学术风气是基础,治学风气是主导;好的学风需要良好的教风来引导,教师的师德、学术道德和学生的品德是学风好坏的决定因素。学风好坏与学校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重视学风建设对提高教育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习自觉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渴望向上、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才有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竞争的压力,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提高和增强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去探索,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请用人单位作报告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状况、人才使用状况等,作出自己的人生定位,产生学习动力;也可以请优秀毕业生回访,以作报告的形式,介绍成功与失败、过去与现状,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可以举办有益的活动促进学习,如计算机系可以为学生举办“攒机大赛”“班级网页大赛”等,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