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雄(福建省政府办公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深化改革等六大任务,其中首要的是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突出工业,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这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农村工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工业进程中的重要特征,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二、农村工业化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三、农村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四、农村工业化是农民富裕、农村集体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五、农村工业化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六、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促进了乡镇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在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忽视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我国农村工业化大多数以数量型外延扩张为主,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农村资源与环境被严重透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形成了沉重的生态负债,进而直接影响到农村和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工业化必须调整战略思路,不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要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一条减量化、集约化、生态化的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新路,即农村新型工业化之路。这条道路主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强调农村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及永续利用;强调工业品制造要以有益健康、环境友好为标准;强调通过信息来促进工业化;强调用新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
从福建的情况看,福建农村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形势呈逐年加深的态势。根据福建省环保局2003年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省共调查了3140家工业企业,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有1358家,占43?郾2%。目前多数乡镇工业企业规模依然较小,生产设施比较简陋,环保治理设施不健全,部分企业还是违规偷排企业“三废”。2003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郾84亿吨,2002年为7?郾85亿吨,增长了25?郾4%;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188?郾61亿标立方米,2002年为3564?郾60亿标立方米,增长了17?郾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郾21万吨,2002年为5?郾70万吨,减少了26?郾1%;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7?郾86万吨,2002年为8?郾44万吨,减少了6?郾9%;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4?郾61万吨,2002年14?郾76万吨,减少了1?郾0%。而全省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福建农村工业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水源污染。大部分农村工业企业废水的处理率和达标率都很低。就闽南地区的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看,现在大多数内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业污染。有的地方水源污染严重,不能作为人们的饮用水。②大气污染。农村工业废气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氟化氢、烟尘,主要污染行业为建材、化工、纺织、造纸、农药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晋江、龙岩、三明的一些县市区等地大气污染比较严重。③固体废物污染。炉渣、煤渣、矿渣及工业垃圾为农村工业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其中有毒有害的废物主要是化工固体废物和冶炼固体废物。
针对上述情况,福建农村新型工业化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产品,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和污染物产生的最减量化。在“十一五”期间,福州、厦门、泉州要分别开展生态工业园区试点,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其他市也要积极推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污染物排放达标的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对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定期公布其排污状况。出口加工型企业和重点工业企业,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围绕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在产业布局方面,沿海地区应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各类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纺织服装、鞋业、轻工、建材、林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大批能参与国内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起带动作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
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纺织服装业要以面料研发为中心,建立跟踪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检测中心和研究开发机构,发展泉州、厦门、福州及辐射闽西北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鞋业要加快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国际性鞋业市场交易中心,强化技工培训,加大品牌创新,做大做强晋江及辐射莆田、福州等地的鞋业产业集群。轻工业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品牌经营,着重发展休闲食品、德化工艺陶瓷、福州及安溪藤铁工艺、泉州树脂工艺、漳州家具等产业集群,培育福清塑料管材产业集群。建材业要发展以龙岩、三明、南平一线的水泥产业集群;以南安、晋江、惠安为龙头的闽东石材产业集群;以泉州、闽清为主的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和南安水暖器材产业集群。林产工业要发展闽北林纸板一体化及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通过着力在沿海引进大型造纸制浆企业,进一步提升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纸制品印刷包装产业集群。
根据福建农村的特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福建应借助闽台农业合作优势,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着重提高深加工水平,降低药物残留,更新品种,发展沿海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强合作,开拓市场,发展以闽南为主的果蔬加工、蘑菇罐头产业集群,以闽西北为主的笋加工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品牌,发展食用菌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集聚广大农户,发展以闽北、闽西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福建茶叶生产量大,品牌逐步显现的优势,发展以乌龙茶、绿茶、花茶为代表的茶业产业集群。
——大力改造传统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对森工造纸、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努力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重点抓好火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煤炭等重污染行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工业产品和企业。依法关闭质量低劣、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对产品没有市场、亏损严重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破产关闭;制定严格的技术和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落后产品进入市场;继续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已关闭的“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向山区转移。
——不断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在农村推广清洁能源,逐步禁止燃煤,改用清洁能源。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福建地处沿海,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沿海的福州、莆田、漳州、宁德等地可以发展一批风能电厂,提供这种清洁能源,补充福建能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