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晶 马金国
教学预设:
“0”的教学有两方面内容:一是0的认识,二是0的加法和减法。0的加减法,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0的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活动,认识0的含义,学会写0,会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同时,初步体会。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境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0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伊始,借助“小猴吃桃”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精神专注地投入学习。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吃桃情景,自然“走进”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探究0的加减法时,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问题情境。如,课件动态显示:鸟窝里有3只小鸟,3只小鸟都飞上天空,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描述情景,提出问题,再请学生列式计算。把。的加减法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二、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根据他们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观察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
为了更好地感知0的含义,我设计了猜数的游戏,根据响声猜测盒内硬币的个数,并说出用几来表示。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知道了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进一步理解了0的含义。
在教学0的书写环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0的形状特征,经历书空、描红、独立写的过程,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和掌握0的写法。教学活动中打破了机械书写的格局,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了知识,使得课堂充满生机。
三、提供探索空间,体验成功喜悦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大得多。在学生通过观察尺子发现0的另一个含义时,我让学生充分观察与交流,自主探索,发现规律,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探索与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奥秘
课程标准倡导数学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学生初步认识0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进人生活,让学生从中寻找需要用0表示的事例,进一步体验0的含义,感受0的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9页“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
教学目标:能认、读、写0;会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熟练的计算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0~5的数字卡片,多媒体电脑及相应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田字格纸。
教学重、难点:感受0的含义,熟练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课件出示小猴吃桃)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瞧,它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2个桃,小猴先吃了一个,盘子里剩一个桃子;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评析:教师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精神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吃桃情景,自然“走进”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师:盘子里有2个桃子,盘子里剩1个桃子和盘子里没有桃子都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呢?(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0和1、2、3……一样,都是一个数,它表示一个也没有。)
[评析:用小猴吃桃的情景让学生看到“从有到无”的变化,生动有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由学生说出“用0表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猜数游戏,理解0的含义。
师:(拿一个盒子,其中放1个硬币,上下晃动)看,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几个硬币?用几来表示?(把硬币取出,再上下晃动盒子)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这时盒子里有几个硬币,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呢?
[评析:教师精心设计了猜数游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学生联系身边的事例来体验、领悟0的含义,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2.借助直尺,理解0的含义。
师:(课件出示直尺图)这是什么,你认识吗?在上面你都能发现什么呢?(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o在尺子的最前边,在第一条刻度线的下面,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3.讲练结合,掌握0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们觉得0像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建立0在头脑中的表象。)
师:你们的想像可真丰富,那么0怎么写呢?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老师边演示边叙述:0是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要写得圆滑,不要有棱角。演示完毕,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田字格纸上描红,书写,规范0的写法。写完后,小组互相看一看,展示两个写得好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评析:学生通过观察,描述0的形状特征,经历书写、描0、独立写的过程,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掌握写。的方法,并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学活动中完全打破了机械书写的格局,学生不仅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在数学思考、语言交流及情感态度方面都会获得发展。]
三、探究算法,经历过程
(课件演示29页小鸟图。)
师:看,可爱的小鸟在做什么?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3只小鸟都飞
走了,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教师边板书边说:“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都飞走了,1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面、描述情景,加深了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走进情境,再提出问题,列式,把有关。的减法切实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演示:盘子里有2个苹果,把这2个苹果送给一个小朋友,同时提出问题。
师: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谁能列出算式?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呢?(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1=0、0-0=0、4-4=0、5-5=0,并请学生齐读。)
[评析:在学习3-3=0、2-2=0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几减几等于o”的事例,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同数相减,结果为0”的意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青蛙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你都看到了什么?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汇报:0表示没有,4+0就是4什么也没加,所以还等于4。)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小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下。看看谁说得最清楚。从中你们能发现什么?
(出示几道口算题,巩固和0有关的加减法0+0;0-0=0+5=5-0=。)
[评析:学生满怀帮助老师的热情思考每一个问题,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探究和0有关的加减法。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逐步加深了对0的理解和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活动一:排一排。
师:你们桌子上有数字娃娃(0—5),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活动二:填一填。
师:瞧!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算一算。
师:看,智慧爷爷种了一棵苹果数,只要你们把得数算对,这些苹果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谁愿意来试一试?(生答对一道,苹果变红一个,直至算完。)
师:在你们的努力下,这些苹果都熟了,你们可真棒!
活动四:摘苹果。
师:苹果成熟了,那接下来,请你再仔细观察,看看画面发生什么变化了?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评析: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巩固新知创设了丰富的数学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不同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显现出吸引力。学生都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兴趣盎然。]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那些知识呀?(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后归纳。)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0,知道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0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其实0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初步学会归纳与总结。学生把课堂学习活动自然延伸到课外,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充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组织安排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实践各项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老师用生动的课件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地关注小猴吃桃的情境,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
2.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由此,教师精心组织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交流能力。例如,教师用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小猴逐次把2个桃吃光的过程。请学生根据画面变化描述小猴吃桃的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学生在仔细观察、充分交流的活动中,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接着教师还组织猜数的游戏,根据响声猜测盒内硬币的个数,说出用几表示。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经历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0的基础上,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入生活,让学生从中寻找需要用0表示的事例,进一步体验0的含义,同时感受。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节课,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设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认识0,感受0的作用,经历探讨0的加减法的过程,发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