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心灵沟通

2006-09-28 17:22董晓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6年9期

董晓辉

(本文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涵。

2.读懂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敢于直面生活的困难与挫折。

教学重点:

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介绍几种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是如何对“我”进行教育的。

教学流程:

[流程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去解读文本,体味生活。让学生在“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品读文本感悟生活。从心灵深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猜猜是什么?(学生有的摇头,有的沉思,有的冥思苦想……)看,这是什么?(边说边出示纯净水)你们喝过纯净水吗?(喝过)喝到嘴里是什么味道?(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地说:微苦,有点儿涩……)看来,同学们在喝纯净水的时候都细细地去品尝了,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同去认识一种新的品牌的纯净水。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吗?(想)(板书:母亲的纯净水。)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心中的阅读期待被唤醒,那么生命活力也即将弥漫于整个课堂。]

二、以读代讲,入境融情

1.自由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简单汇报。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小组同学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借助文本进行的一次情感交流,虽然是以朗读文本的形式,但学生在潜意识里已经表达了自己最真切的生活体验。]

3.分组朗读,合作、探究,讨论学生质疑的问题。

4.抓住文中的多处心理描写,体会女儿的心理变化。

5.反复朗读,交流体验,重点感受“母亲的话中两个‘穷字的不同含义;我从母亲的话语中感悟到了什么”?在理解“纯净水”的真正含义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读出体验、读出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学生对全文整体把握,然后将文章的内容以朗读,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来学习。通过转换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显示出其特有的生命力,既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亦有合作探究的结晶。]

三、朗读竞赛,展示风采

朗读要点:1.母亲对女儿进行的关于穷和富的教育。“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母亲的这一句话,值得深思。(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穷”字有不同的含义:第一个“穷”是指经济上的贫穷,物质或金钱的匮乏;第二个“穷”是指精神上的贫穷,精神境界的粗俗。)

2.“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作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这是个比喻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感悟“穷”并不可怕,它也许是促进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在穷的环境中,一个有志之人能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并且勇敢地创造自己辉煌的未来。)

3.“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妈妈的‘纯净水这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纯净水”的两层含义。它既指母亲为女儿准备的凉白开,也指母亲对女儿进行的思想教育,像“凉白开”一样质朴,纯洁。)

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各小组派选手参赛,每小组再邀请一名同学担任评委,其余学生均为现场观众,同时参与点评。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立足文本进行的又一次情感体验,也是学生与作品中的“女儿”同时进行的一次思想的洗涤。通过学生的朗读比拼,整个课堂成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母爱,开始珍视母爱。]

四、联系实际,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一单元,大家觉得母亲的纯净水的味道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2.联系实际,讲述妈妈教育我们的故事。(指导学生有条理的叙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畅所欲言,讲述学习心得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活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与积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反馈。]

五、渗透写作方法,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小说,属于小说的一种。它所写的人和事与现实生活距离很近。写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开篇设置悬念,同时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小小说的写作方法。

2.拓展延伸,抒发妈妈的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身边的小事人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依照本文的样子,鼓励学生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体验用小小说这种体裁写下来,这是很有意义的仿写练习。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深切的母爱,升华了自己对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习作训练。]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