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三题

2006-04-06 12:54魏元石
现代语文 2006年11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母语拼音

一、汉语拼音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今年是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50周年,从教育部、国家语委举行的纪念活动所传递的信息看,形势是喜人的。再过两年就是《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作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的教学与研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如100所孔子学院的陆续建立,是在全世界推广汉语文化的新契机,汉语拼音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去年,《语言文字周报》举行了拼音教学的讨论,比较研究了人教版、苏教版和上海版三种教材的拼音部分设计,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而去年年底(2005年12月31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邵宗傑、游铭钧和记者蒋建华的约见访谈录《语文教学:是先教汉字还是先教拼音》引发了拼音教学的大讨论,从讨论中我们看到了思想认识混乱造成的严峻形势。邵、游两位先生声称,要“澄清长期主导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观念”,并说,“先学拼音再识字我们反对”,“先学拼音再识字是个错误”,是“以学习拼音取代汉字”,是“误区”,是“陷阱”;又说,“老师的教就是学生识字的拐棍”,“让拼音成为拐棍”是“绕上一个大弯”,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云云。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讨论谁先谁后的学术问题,因为你主张先学汉字后学拼音,这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不能因此就否定别人的教学模式和策略。邵、游两位先生的言论洋洋五千言,其中违背公理、违反常识、歪曲事实以及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比比皆是。这里只就一两处予以评论。

1.开头一段(见原文,从略)言论颇有迷惑性和煽动性。他们先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格把拿来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混为一谈,给不同意见者扣上“民族虚无主义”的帽子;接着,把正确的判断“汉字难学论”和错误的“落后论”、“必亡论”和不能急于作出结论的“拉丁化主张”相提并论,一股脑地说成是不良“影响和干扰”;而后又把“起点和基石”混为一谈,把“动摇语文教学基础”的罪名加在我们头上。这里必须说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不是“识字”,而是普通话、规范汉字及其辅助工具汉语拼音(也是教材的基本元素),“识字”是教学策略和行为,是否作为起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几十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起点一般是学拼音和学普通话或拼音和识字同时起步。古代的语文教学启蒙的基石是文言、汉字和反切(反切也是拼音),起点则是学文言和识字。反切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使用,所以放在后面学。汉语拼音简便易学,并且和普通话口语相一致,普通话口语又和现代白话文相一致,用8周时间学会,就可以使识汉字、学习普通话和学习阅读齐头并进,提高学语文的效率,所以可以放在前面学。有人批评先学拼音是脱离母语环境,他们所谓的母语环境仅仅指汉字,这是片面的,其实,学校里的母语环境包括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拼音。拼音教学中的“音素不离音节,音节不离词语,词语不离句子,句子不离句群”指的就是在母语环境中学拼音。

2.邵、游两位先生用歪曲事实的手法这样描绘几十年来的拼音教学:“以学习拼音取代汉字”,“强记死背那些本身并无意义、相互间全无内在联系的拉丁符号”,“不开口练习,光学道理”,对儿童来说,“算不上当头棒喝的五百杀威棒,也是浇在小小脑袋上的一盆凉水,使其刚入学便萌生读书枯燥、读书太苦之感”。接着,把“学生学得这样苦,教师教得这样苦”,“儿童养成不认真写字,以及同音代替、随便写错别字的不良习惯”统统归罪于汉语拼音教学,甚至于连学生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拼音教学造成的。他们在阐述这些问题的时候,采用了“混淆视听”的办法,混淆语言和文字的概念,混淆幼儿习得语言和儿童学得语言的不同规律,混淆母语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情况,使人如堕五里雾中。他们还有一个武器,那就是“汉字优越”论,过分地夸大汉字的优点,汉字无所不能,没有缺点,即使有也只能说是“特点”,把汉字神秘化、图腾化;既然没有缺点,当然没有简化的必要,更不需要汉语拼音,从而导致了“汉语拼音可有可无”论。

英语教育的无限膨胀冲击着语文的拼音教学。英语学习提前到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母语的拼音教学受到干扰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奇怪的是,有人担心拼音会干扰英文学习,却不担心英文学习会干扰拼音学习。

二、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问题,形势的严峻和理念的混乱就是问题的一个侧面。下面谈谈两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观摩课暴露出来的问题。

1.会议开得很好,但是没有一节拼音课。这跟语文课标取消拼音板块、规定内容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不无关系;跟“汉字优越”论导致的“拼音可有可无”论的影响也有关系。从报刊上发表的论文看,一是少,二是浅,三是假,总体水平无法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上的文章比。2.识字课和阅读课上,拼音发挥作用的情况很不理想。课文上有注音,应该学生自读的,老师却越俎代庖地领读。儿化韵教学因教材取消了儿化韵尾标志而效果不佳。3.分词连写和必要的纯拼音课文淡出或退出教材。这除了外部的原因,主要问题是我们没有汉语拼音的课程论、教学论和教学方法论,加上取消了拼音板块,拼音变成识字教学的附庸,就只能任人宰割,唯一的挣扎方式就是“跟风媚俗”、左右摇摆。

三、对今后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规划的建议

(一)以往的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有许多成果,但散见于各报刊,今后要加强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的工作。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一书(全国小语会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会秘书处编,人教社2003年版)中吸取财富和发现今后研究工作的线索。从中可以看出,拼音教学由幼稚到成熟,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克服阻力、曲折发展的过程。寻根溯源,有两件大事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是1978年人教社的新编通用教材的拼音部分奠定了小学拼音教学体系的框架,把严密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体系变通为小学师生能够操作的简易体系,可以说是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二是1982年兴起于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在框架基础上,“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发挥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使拼音有效地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并帮助阅读和写作,是完善1978年拼音教学体系的有创意的尝试,是新的路标。我们认为,1978年的框架是我们的底线,1982年的经验是我们推进工作的资源宝库,2000年至今的问题是我们今天研究工作的出发点。

(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还只是一本论文结集,而我们急需要系统的专著。我们建议大学的学者、专家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联合攻关,把“汉语拼音课程论研究”列入“十一五”规划,申报立项,争取经费,将研究成果编写成书。我们的这本书可以叫做《汉语拼音教学论研究》或者《汉语拼音教学方法论研究》,如果做得好,经过鉴定可以使其成为教师培训教材。内容包括汉语拼音教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汉语文拼音教学的历史源流,拼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等等。它将是50年来汉语拼音教学的全景式系统性的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地研究实施。

(三)鉴于《语文课标》虽然保留了1978年体系的框架,却漠视1982年的新鲜经验,应在研究基础上建议重新审视和修订。

(四)要重新启动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的讲座和培训,特别要在小学青年语文教师中造就一批既有热情又有学识的汉语拼音教学与研究的骨干。

(五)当前要亟待解决如下问题:1.注音课文是分词连写还是按字分写抑或是难字注音,是汉字和拼音双行对照还是纯拼音课文,应视具体教学需要而定,不搞一刀切。2.儿化韵尾字母、分词连写和纯拼音方式应在教材中恢复使用。3.应该提倡各种拼音方法并存,不要定于一,师生适合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培训的时候介绍多种方法供教师选择。

感谢邵、游两位先生,他们标榜自己懂得传统语文教学法,这就逼着我们读点儿古书,探个究竟。我们读了《康熙字典》中的康熙御批文、谕旨及等韵图。御制文共526字,其中谈字音的篇幅占74%;上谕共248字,谈到音韵及字母的占50%;书中等韵表和切字样法共计26页。文中还有“字母乃一切文字之母”的话语。从中我们得知,封建王朝的康熙大帝要比现在的“汉字优越”论者开明得多,他居然能容忍并吸取老外的字母文化,我们也知道了邵、游两位先生的“把音作为主要东西,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误区”的话是耸人听闻的。读书,比较,再加上重视事实,是医治上当受骗的好方法。

(魏元石,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母语拼音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