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夕照韦庄诗

2006-01-30 06:51李松永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1期
关键词:韦庄夕阳意象

一、盛唐余韵

韦庄诗有盛唐余韵。《唐诗广选》:“韦庄离别诸篇,尚有盛唐余韵。”①《唐人百首绝句选评》:“觉字字有情有味,得盛唐余韵。”②先看两首离别诗: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睛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古离别》)

以上两首与以下盛唐李白、王维的离别诗同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境浅说》中说《章台夜思》“‘乡书不可亲,秋雁又南回与‘雁行空过,天远书沉,与李白之‘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相似,皆一片空灵,含情无际。”③

《载酒园诗话又编》:“韦庄诗飘逸,有轻燕受风之致,尤善写豪华之景。如‘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睛曳碧天霞,秾丽殆不减于韩翃。”④《浣花集》中“繁华”、“绮丽”、“奢靡”之句为数不少:

“美人金犊车”(《延兴门外作》)

“青龙天矫盘双阙,丹凤褵褷隔九重。”(《灞陵道中作》)

“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咸通》)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清歌月满楼。”(《忆昔》)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立春》)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过扬州》)

“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

“雨红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同上其五)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长安清明》)

“家家楼上如花人,千枝万枝红艳新。”(《长安春》)

……

置这些诗句于盛唐诸家卷集中,也将费力一辨。晚唐诸子中没有一家有如此之多的“盛唐余韵”。

二、晚唐夕照

时代的氛围,个人的遭遇,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诗人笔下。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承认了安史降将在河北的势力。割据一方的节度使父死子袭,官爵自为,甲兵自擅,刑赏自专,户籍不报中央,赋税不入朝廷。朝廷屡次裁抑藩镇,都激起了藩镇强烈的反抗。加之对吐蕃南昭的战争,连年征战,天下厌苦,帑藏虚竭。宦官专权,控制了皇帝的废立;牛李党争,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两税法的实施,人民承担了越来越重的差役,地主阶级却想方设法,逃避两税 ,兼并大量土地。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晚唐时期,吏治败坏,官禄尤滥,赋敛、差役更为繁重。榷盐、税茶,政府不断提高茶盐价格,茶盐私贩结成群体,与唐王朝实行武装斗争。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浙东农民起义、徐泗农民起义、黄巢大起义风起云涌,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才子传》说:“(韦)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江西、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日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⑤《浣花集》“衰飒”、“哀婉”、“悲艳”之辞触目即是,展卷读韦诗,一派晚唐夕照之景: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章台夜思》)

“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柳谷道中作却秦》)

“万古行人离别地,不堪吟罢夕阳钟。”(《灞陵道中作》)

“飘红堕白堪惆怅,少别秾华又隔年。”(《叹落花》)

“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辛丑年》)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忆昔》)

“故人此地扬州去,苎罗因雨失西施。”(《残花》)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上元县》)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金陵图》)

“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遥思万里行宫梦,太白山前月欲低。”(《闻再幸梁洋》)

“却愁宴罢青蛾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寓言》)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过扬州》)

“落日乱禅萧帝寺,碧云归鸟谢家山。”(《江目题所居》)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江外思乡》)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绥州作》)

“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下邽感旧》)

下面着重分析一首《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解选唐诗》:“台城乃梁武帝绥死之地。国亡主灭,陵谷变迁,人物换世,唯草木无情,只如前日。此柳必梁朝所种,至唐犹存,‘无情、‘依旧四字最妙。”⑥《桃灯诗话》:“韦端己《台城》,赋凄凉之景,想昔日盛时,无限感慨,都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⑦《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咏柳从无人说‘无情者,一翻用,觉感慨不尽。”⑧《唐人绝句精华》:“‘六朝如梦,一切皆空也。‘依旧之物,惟柳而已,故曰‘无情。然则有情者不免感慨可知矣。”⑨《五朝诗善鸣集》:“多少台城凭吊诗,总被‘六朝如梦四字说尽。”⑩《唐人小之昧集续集》:“韵足与牧之‘商女后庭之作同妙。”⑾

台城,东晋到南朝,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刘禹锡《台城》);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起句“江雨霏霏江草齐”,这景色既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怅。“六朝如梦鸟空啼”,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为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台城六代竞豪奢”(刘禹锡《台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经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华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奢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更人触目惊心。说柳“无情”,正透露出诗人的无限伤痛。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着历史的重演。亡国的不祥预感,萦绕在诗人心头。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向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历史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的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三、韦庄诗歌的重要意象分析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关系》中,从“药”与“酒”两个关键意象入手,概括魏晋文人的生活状态、情趣和追求,进而深入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文学艺术的深层内核。王瑶进一步发挥了这种思路,在《中古文学史论》中运用得游刃有余。研究韦庄诗歌,抓其关键意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角度。

唐诗随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市井生活,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演变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初唐的张若虚以“春”、“江”、“花”、“月”为主要意象,表现了“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⑿其实,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这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对人生、宇宙的“自我意识”,这是青少年的青春歌唱。盛唐的青春李白更是以“花”、“月”、“酒”等为中心意象领衔唱响了世间少有的“盛唐之音”。唐诗经过沉郁顿挫、深刻悲壮的杜甫,清丽旷淡、含蓄浑成的王维,大历诗苑的芳草时花,“元和诗体”的别样吟唱……一步一步走到了晚唐的罗(隐)、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和韦庄。韦庄的《浣花集》中“夕阳(落日)”、“落花”、“秋”、“梦”、“残月”成了最常见的意象。对这些意象的统计、分析和阐释将成为进入《浣花集》的一把钥匙。

“夕阳(落日)”在韦庄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韦公诗篇篇有‘夕阳。⒀有“夕阳”意象的诗句有:“夕阳衰草尽荒丘”、“驿楼高倚夕阳东”、“不堪吟罢夕阳钟”、“夕阳唯见水东流”、“更被夕阳江岸上” 、“夕阳空照汉山川”、“落日青山吊谢公”、“落日乱禅萧帝寺”、“雁带斜阳入渭城”、“立马平原夕阳中”、“一曲高歌夕照沉”、“洛岸秋晴夕照长”、“独倚斜晖忆仲宣”、“且恋残阳留绮席”、“肯恋斜阳守钓矶”、“开元坡下日初斜”、“夕阳衰草杜陵秋”、“夕阳吟罢涕潸然”、“仙子门前白日斜”、“江头沉醉泥斜晖”、“城边人倚夕阳楼”、“夕阳吟杀倚楼人”、“我有家山白日西”等等;与夕阳有关的是“暮”:“暮角迎风急”、“何处双砧持暮烟”、“烟深暮雨微”、“游客暮空回”、“遥砧送暮晖”等;还有“残月”:“残月下章台”、“晓发独辞残月店”、“丰山残月露华冷”等。

“秋”字出现频率也极高:“秋雁又南回”、“露桃花里不知秋”、“空堂寂寞秋”、“石麟无主卧秋风”、“蔡琰归时鬓已秋”、“桂和秋露滴”、“荒原秋殿柏萧萧”、“水咽秋声傍粉墙”、“晚树连秋坞”、“曾负秋风多少秋”等。

“梦”字出现的频率也高:“今日乱离俱是梦”、“锦帐佳人梦里知”、“遥思万里行宫梦”、“十日笙歌一宵梦”、“有国有家皆是梦”、“六朝如梦鸟空啼”、“蚤是伤春梦雨天”、“梦觉笙歌散”、“学觉公子梦”、“分明昨夜南池梦”、“浮生多是梦”、“睡怯交加梦”等。

此外,与“夕阳”、“秋”、“梦”情感倾向性十分接近的“落花”、“风雨”、“霜雪”等意象也极为常见:“秦苑落花零露湿”、“红落过墙花”、“残花旧宅悲江令”、“满头霜雪为兵机”、“何处相思雪满头”、“和烟和露雪离披”、“绕弦风雨哀”、“记得竹斋风雨夜”、“夜窗风雨急”等。

在只有二百余首诗的《浣花集》中,出现如此之多的“夕阳”、“秋”、“梦”等意象,这绝不是一种偶然,更不可能只是对自然景观、季节特征、心理状态的简单描摹。“夕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历朝历代,唐初唐末,天天都有,但我们检诸“初唐四杰”,盛唐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的诗作,有这么多“夕阳”吗?即便或有一二,也大都只是描摹自然现象,渲染气氛,烘托情绪而已,如王勃《咏风》:“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写的是: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风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响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这里的“日落”有那种衰飒之气吗?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能品出一丝哀婉,衰飒吗?即便是《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也只反映了诗人由归隐而生的黯淡凄清的心境。再如高适《燕歌行》的“大漠穷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也只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

而《浣花集》中频频出现的“夕阳”、“秋”、“暮”等意象却在描摹自然现象,渲染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同时,蕴含了鲜明的象征意味。如《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清歌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俱是梦”的“梦”字,绾上三联,既有双关“醉生梦死”之意,又慨叹往昔繁华,如梦如烟;“夕阳唯见水东流”的“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东去,颓波难挽。残阳惨淡,照着滔滔逝水,暮色苍茫中,万物萧瑟,不正是一片大唐夕阳之景吗?仔细品味“夕阳衰草尽荒丘”、“夕阳空照汉山川”、“夕阳衰草杜陵秋”、“落阳乱禅萧帝寺”等句,作者以“夕阳”作为中心意象象征晚唐国运的用意,十分明显。“斜月(残月)”在韦庄诗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味,如《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蛾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月半斜”,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诗人作此诗时,黄巢起义军已纵横大半江山,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反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金陵府相”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岂不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韦庄如果不是亡国之忧过于深切,怎么会在东道主周宝宴上,赋此冷落败兴之诗?

在这样的苍凉末世里,“梦”自然成了诗人对付现实的武器。逝去的繁华已然逝去,只有在梦中才可以重新经历;破碎的理想已然破碎,只有在梦中才可能整合重温。只有梦才会超越时空,留住那现实无奈中的一分繁华、一分绮丽、一分温暖。梦境是虚幻的、现实的真实又不忍见闻;梦境醒来是残酷的,可是还有比这一切不该消逝的都消逝,一切应该挽留的都难以挽留更残酷吗?国势的衰颓已无可挽回,那么多理应为“天下”、“江山”负责的人却在争名夺利、醉生梦死。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表情·当年万里觅》)后世诗人的慨叹早已萦绕在前辈诗人的心头,一介书生的韦庄怀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眼睁睁地看着大唐江山在夕阳残照中步步沉沦。

一个末世的生命在苍茫暮色里,深深地体味到了:什么是“空”、什么是“愁”、什么是“悲”,“离乱”中什么是“伤心”,什么是“惆怅”,什么是“寂寞”,什么是“凄凉”。

“空”:“白云空向帝乡消”、“空留万古香魂在”、“十年空逐塞鸿归”、“为龙为虎空成立”、“昭陵石马夜空嘶”、“六龙游去市朝空”、“六朝如梦鸟空啼”、“二十四桥空寂寂”、“战余空有旧山河”、“空堂寂寞秋”、“游客暮空回”……

“愁”:“碧云白树不胜愁”、“烟雨不胜愁”、“却愁宴罢青蛾散”、“只恐愁苗生两鬓”、“割断愁肠一寸苗”、“愁多醉易沉”、“多愁多病身”、“君愁玉漏频”……

“悲”:“残花旧宅悲江令”、“年年春日异乡悲”、“明月两乡悲”、“独攀琼艳不胜悲”、“更悲人事逐颓波”、“我悲游海峤”、“鸟啼鬼哭空伤悲”……

“离”、“乱”:“不那离情酒半酣”、“马上离情断杀魂”、“万古行人离别地”、“一曲离歌两行泪”、“今日乱离俱是梦”、“为儒逢世乱”、“乱来唯觉酒多情”、“尽从离乱见清平”……

“伤心”、“惆怅”:“谁谓伤心画不成”、“飘红堕白堪惆怅”、“却将惆怅问支郎”、“解将惆怅感君王”、“惆怅沧江上”……

“寂寞”、“凄凉”:“谁耐寂寞春”、“空堂寂寞秋”、“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露下寒凄凄”……

“夕阳”、“残月”、“落花”正是大唐末世的典型现象,“伤心”、“惆怅”、“寂寞”、“凄凉”正是末世诗人的常见心象。

“十万流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河湟旧卒》)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崔橹《华清宫》其三)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以上晚唐诸家的诗作,可作一旁证。

但是,翻遍晚唐诸子诗作,也没有一家表现了如此众多的“夕阳”、“残月”、“落花”、“秋”、“梦”、“悲”、“愁”、“伤心”、“惆怅”、“寂寞”、“凄凉”。因此,《浣花集》在这方面是最为集中而又典型的。韦庄不同于陆龟蒙的奥博险怪、纤巧冷僻;不同于杜荀鹤的通俗畅达、清新流利;也不同于聂夷中的浅近质朴、寓意深刻;更不同于罗隐、皮日休的笔锋锐利、讽刺强烈。他们有末世气象,而无“盛唐余韵”。只有韦庄既有“繁华”、“绮丽”的“盛唐余韵”,又有“衰飒”、“悲艳”的末世之光。韦庄是晚唐一位伤心的歌者,无奈而深情地唱着大唐的挽歌。真个是:不那繁华流水去,大唐夕照韦庄诗。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⑧⑨⑩⑾⒀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⑿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241页。

(李松永,浙江省金华电视中专武义分校)

猜你喜欢
韦庄夕阳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他的心上,住着一座长安城
来自林间的风
韦庄: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韦庄:花间词人的一世江南烟雨情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