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肃的《大唐新语》是唐朝人记述本朝史实的一部著作,它既具有鉴戒后世的重要作用,又对研究唐王朝中前期的历史有着巨大的文献史料价值。本文是笔者读《大唐新语》的一点体会,试图从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史料价值及文学价值等方面对其略作说明。
刘肃,两《唐书》皆无其传记,关于其生平、身世、籍贯等所知甚少,只有在《大唐新语》的自序中,作者写道“登仕郎守江州浔阳县主簿刘肃撰”这一条可考信息。登仕郎,乃隋朝设置的文职散官。《新唐书·百官志》:“凡文官九品,有正有从。自四品以下,有上下三十等。文散阶二十九,……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1]而主簿,则是低级文职官员。朝廷许多衙署都设置该官,官阶从七品到九品不等。唐代县级行政建制设主簿。《新唐书·百官志》:京县设主簿二人从八品上;畿县设主簿一人正九品上;上县设主簿一人正九品下;上中县设主簿一人从九品上;中下县、下下县亦各设主簿一人从九品下”。[2]浔阳县与州城同治当为上县,而浔阳县即今江西九江,可知刘肃以登仕郎任上县主簿为正九品下的官阶。
一、思想内容
1.小说多方面地表现了唐代的繁荣与强大。
《大唐新语》成书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6年),写的是从唐高祖武德到唐代宗大历约一百六十年间的事。这一时期的唐王朝,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正处于繁荣昌盛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唐新语》就恰好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首先,小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高祖、太宗以及安史之乱以前的玄宗等比较开明的帝王的励精图治、虚心采纳意见、重用有用之才和严格要求自己等优点。如《极谏》门之《苏长》、《张玄素》、《皇甫德》等。试举一例为证:《从善》门写道:“魏征尝取还奏曰:‘久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装束悉了,而竟不行,何因有此消息?太宗笑曰:‘当时实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风趣幽默地表现了太宗善于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其次,小说还集中地表现了不论是帝王、还是大臣都广泛的尊重人才、选才、荐才、爱才、护才等内容。试举一例,《魏征》篇写道:“征薨,太宗御制碑文,并御书。后为人所谗,赦令碚之。及征辽不利,深自悔恨。乃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此举也。既渡水驰驿,以少牢祭之,复立碑焉。”可见太宗对人才之尊重。
2、小说对唐代社会种种弊端也有深刻揭露。
唐朝虽系盛世,但亦有种种弊端。以帝王而论,往往一意孤行,因而导致政策失误,带来严重的灾难。如《极谏》门之《韦月将》:“武三思得幸于中宗,京兆人韦月将不堪激愤,上书告其事,中宗惑之,命斩月将。黄门侍郎宋璟执奏:‘请按而后行。中宗愈怒,不及整衣服,岸巾出侧门,迎谓宋璟曰:‘朕以为已斩矣,何以缓之?宋璟坚持‘按而后行,中宗更怒。于是宋璟便说:‘请先斩臣,不然终不奉诏。”中宗乃改韦为流放,但寻使人杀之。”可见帝王专横之极。
帝王昏庸,奸猾之人便窃居高位,专干坏事;而不学无术之人也得以居高官。试举一例,《惩戒》门之《张由古》篇写道:张由古“累历台省,尝于众中叹班固大才,文章不入《文选》,或谓之曰:‘《两都赋》、《燕山铭》……并入文选,何为言无?由古曰:‘此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闻者掩口而笑。”不学无术的嘴脸昭然若揭。
3、小说对社会其它问题也有所表现与反映。
⑴唐代的佛道斗争。如《谐谑》门之《李荣》篇写道:“京城流俗,佛道常争二教优劣,递相排斥。总章中,兴善寺为火所焚,尊像荡尽。东明观道士李荣因咏之曰:‘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不尽,惟有一群僧。时人虽善荣诗,但声称从此而减。”可看出二教之明争暗斗。
⑵小说也写到了一些隐士。如《隐士》门中《朱桃椎》与《卢藏用》二篇。这两篇一为真隐士,一为假隐士,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真假隐士的褒贬态度。
二、艺术成就
《大唐新语》作为唐代著名的笔记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此书用写历史的方法来写小说,又特别强调“戒鉴”作用,因而往往自然叙述较多而生动描写不足。但在叙述上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叙述宛转”、“扩其波澜”。另外在悬念的设置,情节中的节外生枝等方面也颇具特色。如《张行岌》、《周兴、来俊臣》二篇即可说明。现就《张行岌》篇略作说明:《张行岌》篇中,诬告者先藏其崔妾,而诬崔,使张审案无据,本已属麻烦。而武则天又打算将此案交给来俊臣来审理,就更使其复杂化了;在寻妾过程中又发现了内奸,这更是节外生枝,真可谓一波不平,一波又起,所以极为曲折生动。
其次,该小说也颇有神怪奇异色彩。如《武惠妃》篇中写武惠妃害死三王子后,人们同情地称三王子为“三庶”。
武惠妃及左右,屡见为祟,宫中经夜相恐。或闻鬼哭声,召巫觋视之,皆曰三庶为厉……武惠妃死,其厉乃息。
再次,小说在语言方面也极具特色。该小说语言或犀利泼辣,或说理透彻,或诙谐有趣、形象生动。试举一例,如《张玄素》篇中之语言:“阿房成,秦人败,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陛下今时功力,何异昔日役疮痍?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语言之尖刻犀利,由此可见。
三、史学价值
《大唐新语》本为记述历史的笔记体小说,在宋修的《新唐书》中,它被列入杂史类,这说明他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它的史学价值。唐宋以后许多史学家对《大唐新语》都青睐有加。宋修的《新唐书》不仅在《艺文志》中将其著录,而且在一些资料的增补时也参考了该书。据岑仲勉先生考证:高智周、张嘉贞在《新唐书》中的传记即采自《大唐新语》。[3]
《大唐新语》的史料价值,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明:
卷九载:“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捡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以《初学记》为名。”[4]通过这条史料即可把《初学记》的成书了解清楚。宋代李昉奉敕修撰《太平广记》征引该书凡31条;王谠编撰《唐语林》,原书序目中也有《大唐新语》,可见他也选用过其中的资料,从中可见《大唐新语》独特的史料价值。
四、文学价值
《大唐新语》作为史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作为笔记小说,也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面、细节,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唐高宗想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褚遂良竭力阻止,“解巾叩头流血”,武则天则隔帘大声说“何不扑杀此僚!”从中可见武氏骄横残忍和急于入主中宫的迫切心理。
2、在比较中刻画人物,显示优劣,寄予褒贬。如“(孙)伏伽与张玄素,隋末俱为尚书令史,既官达后,伏伽谈论之际了不讳之。太宗尝问玄素,玄素以实对,既出,神采沮丧,如有所失。”对待同一事件之不同态度,对比而出。
3、留意日常起居,从生活小事上来表现人物及其个性。如“则天朝,旱涝,辄闭坊市南门以禳之。”杨再思一天经过南门,遇上一人驾一辆载重的牛车,路滑难行,“叱牛不前,乃骂曰:‘一群痴宰相,不得和阴阳,而闭坊门,遣我将行,如此辛苦!再思谓之曰:‘你牛亦自弱,不得嗔他宰相。”多么惟妙惟肖。
总之,《大唐新语》作为记述唐代历史的笔记体小说,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和唐代文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注释:
[1]新唐书:卷48,百官志[M],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2]新唐书:卷49,百官志[M],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3]吴枫.隋唐历史文献集释[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138页。
[4]刘肃.大唐新语:卷9,著述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M].中华书局,1984年版。
(金丙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