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岐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更新工作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激发创造力和潜能,从而使个体素质得到发展,整个组织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国家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手段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为基础教育适应国际竞争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国务院、教育部为此专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校长培训做出了规定,为校长培训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经过几年的培训,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存在的问题
1.校长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校长队伍流动性大、工学矛盾突出、学校资金紧张等诸多原因,造成校长对培训的内在需求不旺,参训热情和自觉性不高。不少人把参加培训视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因而出现走形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科学的校长评价制度、具有竞争机制的校长任用制度尚未形成,培训效果好坏一个样,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
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欠佳。
培训教材只能是一个范例,不能完全适应几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十分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而培训单位及教师对当前中小学现状缺乏深入了解,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培训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中小学管理的实际需要。
3.师资问题。
参与培训的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缺乏现代培训观念和教学思想,缺乏新的培训方法;青年教师比例大,缺乏中小学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培训对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的了解比较肤浅;有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对中小学管理有深入研究的骨干教师很少。
4.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
培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表现在课时分配比例上不尽合乎培训对象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注重讲授式,不习惯于交流、研讨、互动方式;实践教学往往是停留在考察先进学校,忽视对其诊断和评价;更不注重培训对象自己对管理实践的自我反思。因此,培训对象虽有收获,却与本校实际有一定距离,很难学以致用,影响了培训的信度和效果。
对 策
1.强化政策导向,加强宏观管理
从长远发展趋势看,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必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培训机构依法培训,校长自愿参加”的运行机制,培训工作最终要以校长的内在需求为动力,逐步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的良性发展轨道。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校长竞聘机制、校长评价机制、校长任期目标考评机制,把校长素质发展列为重要指标。
其次,在培训体制上,政府除了设立专门的校长培训机构外,还应依托高校设立的校长培训中心;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只下达培训名额,允许校长选择培训单位,激励培训部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最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校长培训专项基金,并指导解决好工学矛盾问题,以便帮助校长克服后顾之忧。还要把校长培训同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普九验收等挂钩。通过政策和机制,启动校长参加培训的内动力。
2.校长培训内容应该突出实用化、问题化、课题化、经验化、前沿化、创新化等基本特点
(1)校长培训内容要符合不同层次校长的工作实际。如学校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做法;建立学校党政合作制度的具体措施;校长在领导工作中的人际适应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手段等。
(2)校长培训内容要能够帮助校长切实解决一些当前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和难点问题。比如如何在应试教育模式的运作惯性下具体实施素质教育;如何使推行素质教育和保证升学率能够协调;如何设计新的学校工作评价标准;学校如何自己设法筹措办学经费等。
(3)校长培训内容应包括国际国内一些先进的办学方式、管理特色和经验教训,供校长们参照与思考。如开展校本培训的典型做法;在学校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具体经验;科研兴校的典型事例等。
(4)校长培训内容应适量介绍一些国际国内有关教育和管理的最新研究领域或理论动态。通过介绍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校长“开眼界、增见识、换脑筋、长智慧、促思维”,有利于开发校长的工作潜能,提高校长素质水平。
(5)在校长培训活动中,可以指导校长针对学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参考国内外的一些有特点的做法,进行符合实际的方案设计,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尝试在学校建立学习型组织,尝试实施校本管理等。
3.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校长培训质量的关键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干训师资队伍,是搞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的基本保证。作为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广大校长,他们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说,在正规的学历教育中,“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那么,在校长培训中,校长们对教师的要求,还应加上“不能原谅他对中小学管理实际情况的无知”。从事校长培训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且,更要求熟悉中小学校的管理实务,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指导,提高校长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目前干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依托各省干训教研组织,开展培训、研修、集体备课活动;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干训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选派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青年干训教师到中小学校实际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干训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支持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等。
4.积极推进培训改革,探索培训方法创新
提高校长培训的质量,需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培训途径和方法。随着校长培训途径的多元化、培训过程的终身化、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和培训手段的现代化,校长培训工作要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政府行为走向社会行为。在现阶段,下列方法不失为提高校长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法:
(1)“自助餐”培训法。校长培训课程形式应以综合讲座和实践为基本形式。校长培训时间紧,依靠综合讲座解决共性问题;还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校长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进行专项设计,形成许多教学模块,让校长自主选择一定量的教学模块(即“自助餐”),在教师指导下互动探究,建构知识,提高素质。可以实行学分制,给予综合讲座、教学模块、实践各一定的学分;教学模块的学习,应增大时间弹性,既可以在培训基地学习,也可以带回工作单位学习,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样,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能大大增加。
(2)交流体验法。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取校长之间相互交流、到别的学校挂职考察的形式进行。既可以对兄弟学校的管理进行全面考察和了解,又能带着自己管理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借鉴。这样,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可以建构成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形成新的管理思路。
(3)诊断反思研讨法。在实践教学环节,既可到先进学校考察,又可到兄弟学校挂职体验,不仅要学习其先进经验,更要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校长还要对自己的管理实践进行反思,查找问题。把这些问题梳理、归纳,运用在综合讲座中学到的新理念,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可以采用小组研讨或班级研讨的形式,师生互动,思维共振,智慧共享,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培训的收获更有利于校长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