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放生”:世界变成流动图书馆

2005-04-29 00:44
党员文摘 2005年1期
关键词:将书游记陌生人

郭 益

“我是一本特别的书。就像你看到的,我正在旅行,并且结交新朋友。希望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到我们的网站,利用我的ID帮我写下我的游记。你也可以同时看到我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做了朋友。然后让我的梦想继续——阅读我,然后帮我送行。”这段话印在一枚书签上,它是一本书的自述,一本书的旅行宣言。

最近,三本贴着类似标签的书正在“浪迹江湖”,一个德国人将它们不经意地“遗忘”在咖啡店、超市的货架上和公园的长椅上,等待陌生人来分享。这是近年流行于西方的名为“将书放生”的读书运动呈现的一幕。

“将书放生”这个创意2001年诞生于美国,罗恩·霍恩贝克建立了“将书放生”网站,开启了一个网络读书的新时代。几年来,这一运动在全世界逐渐风行,在多个国家兴起放生书籍的风潮。“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流动的大图书馆”的梦想吸引了全球数十万人的热情与想像力,目前该网站已经拥有会员286,159名,注册的漂流书籍1,362,800册。

“将书放生”读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读一本好书;到相关网站登记此书,并为即将放生的书申请一个独一无二的序号,将带有序号的贴纸贴在书上;放生该书供他人阅读;所有接待过这本书的人可以根据书的序号到网站为这本书写下关于它的“游记”——在何时何处发现它,阅读它的感想,读完后会将它放生到何处……

“将书放生”不同于传统的读书活动之处是,它利用了互联网的迅速便捷,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使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相互间感受到温暖。

尼克·霍恩比的单行本《关于一个男孩》仅两个月便从美国的拉霍亚,经法国的卡利夫,至德国的慕尼黑,到希腊克里特岛的渔村餐馆,最后漫步至英国。一本《欧洲漂流书日记》,每个偶遇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文字为其作传。这本有着“国际身份”的书辗转数十人之手,足迹遍及意大利、荷兰、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十几个城市,记满了各国网友对书的热爱及对“创作”这本特殊的书的热情。

“把一本书送给陌生人,再看它会在哪儿出现,这是一个很酷的想法。我渴望知道这些书的命运。”美国人这么说。

“让我所拥有的书本,能跟着想阅读它的人去旅行。人,通过思考而存在;书,通过被阅读而存在。”中国台湾人如是说。

“国人不爱读书,这样的活动既解放了书,也在改变韩国读书的风气,让更多的年轻人以兴奋的心情来阅读。”韩国人说。

每当一本书被放生后,爱书人都乐此不疲地追踪着自己那本书的命运,“它就像小男孩把信塞在漂流瓶里一样,紧张又兴奋。”来自英国利文斯顿的一位“书的放生者”如此描述。

“上一个看这本书的是我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却因为这样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心理上变得接近,或许是一种缘分。”也有人如是说。

(康进昌荐自《百姓》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将书游记陌生人
书中自有万般趣
无题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超市游记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