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开
我童年时代侨居印尼,曾在著名燕窝产区苏门答腊岛的丁宜市居住过好几年。今年,我到印尼探亲,特意在该市逗留了一天。
在市中心上空我忽然望见有许多黑色灰腹的小鸟飞来飞去,我知道那就是金丝燕,作为滋补品和餐桌上珍贵菜肴的燕窝,就是金丝燕做巢时嘴里吐出的丝状唾液凝结而成的。
丁宜市濒临大海,离岸20多海里的岛屿大多荒无人烟,金丝燕就在悬崖峭壁和岩洞中筑巢。印尼一年四季气候炎热,昆虫繁殖快,金丝燕在这里“不愁吃住”。当地印尼人和华人都爱护野生鸟类,人和野生动物相处和谐。金丝燕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产燕窝,且所产燕窝质量等级较好。
在丁宜的华人有二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居住在福建会馆周围的华人都建有自己的独立住宅,大多数是四层楼的古旧建筑,四层楼在这里算是“高楼大厦”了。
在福建会馆,一位60多岁的工作人员,对我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当地的有关金丝燕的传奇故事——
1998年5月,丁宜市发生了严重的排华动乱。动乱中许多华人损失惨重,商店被歹徒洗劫一空,住宅惨遭破坏,财物被掠夺。尤其是福建会馆周围一带的华人住宅,破坏的程度更为严重,有的人家只剩下一幢空屋。华人被迫纷纷逃离家园外出避难,直到动乱停息后的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才陆续返回家园。令人惊奇的是,许多人进屋后发现,从来就深居悬崖峭壁和岩洞中的金丝燕,却飞进自己家最顶层的房间做起窝来,金丝燕在民居里做窝是闻所未闻的奇事。一个个淡黄色的燕窝悬挂在墙角,踩在小板凳上举手就可摘取。本来心情十分沉痛的华人,悲喜交集,都说这是“佛祖的照应”,让金丝燕送“财”补偿我们的损失来了。当时一公斤燕窝售价1600美元,且供不应求。
据统计,动乱后有金丝燕落户的华人之家约有近200户,其中福建会馆周围的重灾户占100多家。为使金丝燕长期落户安居生财,他们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保护金丝燕,将有金丝燕的房间腾干净让燕子居住,人称“燕屋”,不许任何人进屋打扰,并在房顶搭些木架子以方便金丝燕筑巢。有人还在房内播放金丝燕寻欢作爱时的录音来吸引金丝燕;有的还在房内的墙壁上定期涂刷些鸡蛋清,营造金丝燕喜闻的腥香味,使燕子“安居乐业”。金丝燕很勤奋,它们早出晚归,白天觅食昆虫,傍晚飞回燕屋,生蛋孵雏前提早把燕窝做好,这时人们把握时机去采燕窝,“头窝”的质地较好。“头窝”被采走后,燕子又急忙再做窝,这时的燕窝就不能随意采了,要等燕子产完蛋,小燕子长大会飞时才能去采。据说,在燕子多的华人住宅中,一个季度下来能采集到八九公斤燕窝,少的也有二三公斤,这是一项长期不断的额外财源。
金丝燕在当地华人家落户安居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房地产开发商闻风而动,在丁宜市开发兴建许多四五层楼的“高层建筑”,期望金丝燕也会飞来筑巢安家。邻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不少人纷纷前来购置这些新屋,也想分享和发一笔空中飞来之财。一时间,丁宜的房价暴涨。令人奇怪的是,金丝燕只钟情于当年受难的华人,对这些新建的“燕屋”,哪怕条件再好也不屑一顾。气得一些购房者又纷纷把新房低价贱卖出去,真是“生财不成反亏了老本”。
动乱年代在华人住宅中落户的金丝燕,如今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于是我们便能看到这样的情景:顶层燕屋住金丝燕,楼下房间住人,人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