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
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差异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管理的无序阶段,维持常规、正常管理的阶段,以及进一步发展、做出成绩并产生飞跃的阶段。如今,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多被认同。多数校长因上级部门授予的权力而自然获得权威,统管着学校的行政、财务、教学等所有方面事务。在科层权威的保护下,校长凭借管理者的智慧和辛苦,经过强有力的管理,可以使得学校摆脱无序的困境,走向正常的工作秩序。
问题是一旦学校从维持常规走向进一步发展,着力建设学习化组织时,校长角色如何转变和定位?校长是继续采用过去一系列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如涉足细致的校内外所有活动、强化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寻求新的激励办法以求维持学校的良好现状?还是通过对学校发展阶段校长责任和义务的自我反思,重新塑造校长角色,为把学校建设为一个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学习化组织,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
实际上,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差异体现了校长的两种不同角色: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和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管理者任务主要指向“事情”或“工作”;而领导者任务主要指向从事“事情”或“工作”的“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引领与追随。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但是,并不是所有领导者都必然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的潜能。一个人能影响别人,这并不表明他同样也能够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来应该围绕着学生和教师,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教师的工作潜力,因为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的组织,其根本任务是通过训练有素的教师所组织的活动影响、改变和发展学生。因此,对于以人与人关系为核心的学校组织来说,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的角色更加重要。
然而,学校作为社会化产物,学校管理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日趋异化。校长的管理活动越来越集中在帮助学校有效获得学校运转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支持上,校长主要成为一个忙碌于学校事务的管理者。尽管这些事务的处理与管理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校长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其管理者的精神影响力被打上了问号,而这点恰恰是学校作为学习化组织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为学校发展的条件,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团队精神、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校长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力等很多方面。
为什么学校发展的精神条件在校长身上没有得到保证?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校长领导权威的来源紧密相关。
校长领导权威的来源
通常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其领导权威主要有三种来源,即科层权威、心理权威和技术一理性权威。
科层权威存在于各种指令、规则、规章、工作陈述和工作期望之中:“因为我是校长,所以要听我的;这是学校的规定,所以就这么办。”教师面对一个把科层权威置于首要位置的校长,或遵守规则或面临不利后果。
心理权威体现在激励技术、人际关系和人际技能的运用过程中。校长的管理行为中时常流露出对教师的心理暗示:“如果你去做,我将使你感到值得,所以听我的没错。”教师因得到奖励而去做或愿意遵守规则。
技术一理性权威强调校长是教学领导者,教师要绝对服从科学研究证据和被认定的真理。校长在教师面前表现为“我是教育教学专家,在研究方面训练有素,所以听我的”。
当今校长的领导首要权威多放在科层权威、心理权威和技术一理性权威的来源上。结果,教师总是处于被动的从属状态,在监督、控制、外部激励下工作。这虽然使得学校工作走向“正常”、“规范”或“有序”,但是,在此环境下,教师在非线性、独特性和情感性的教育活动中的用武之地大受局限。学校因为教师们的潜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失去发展的动力之源。
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其领导权威的另两个更为重要的来源是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
专业权威体现在尊重适用的技艺、有价值的经验和个人独特的专长。专业权威使得校长作为领导者不是依赖规则、人际技能和学术理论,而是能够以实践标准和专业规范作为行事的理由。校长不仅自己在教育教学专业实践领域是个专家,而且通过专业上的影响力扮演着教师们的专业引领人或者通过专业上的理解力扮演着教师集体的专业伙伴。校长和教师之间在彼此尊重和合作中达成一个默契:“我们有着共同的专业目标和追求,共享着同一的专业价值观。”
道德权威建立在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基础上,表现为对组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认同、承诺和回应。道德权威使得校长作为领导者不是把学校看作一般的组织而去过多地管理,而是把学校作为一个具有共享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学习共同体去建设、服务和奉献。教师因为道德原因而积极承担其责任和义务,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和潜能。可以断定,校长的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是奠定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条件之基础。
五種不同领导权威的来源会给学校带来不同结果。每一种来源都有其合理之处,都应该成为领导实践的部分权威基础。然而,在它们之间的叠加关系中表现的以哪种为首或哪几种组合为首,却对学校实践产生差异。当今,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的角色,在建设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或学习共同体过程中,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越来越由边缘被推向中心舞台。
校长作为领导者的作用
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这意味着校长作为专家型的管理者应把握着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面的脉搏和前沿动态,学会应用自己的睿智帮助和促进教师们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
其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发挥服务作用。当学术研究缺少对实践问题的关注,很少为学校根本的需求提供得力的教育咨询和服务时;当教师们把教学工作仅仅作为一门技艺,游离于专业化道路边缘时;当教育政策在官僚主义主导下,缺少对学校教育的积极引领和有效推动时,学校发展问题便陷入危机之中,校长便走到了十字路口。校长只有将神圣权威和情感完全当作认知的合理方式来加以接纳,并将此与传统的科学、演绎逻辑赋予等同价值时,即校长借助道德力量,校长才能扬起航行的风帆。责任、义务、承诺和奉献伴随着校长职业生涯的全部过程。
最后,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发挥替身作用。校长的影响力使得校长在管理工作中个体角色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在这影响力下的学习化组织。校长领导得越来越少,学校中的学习化组织体现的专业理念与团队精神将成为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最高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