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明 彭元富
最近从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某地一小学推出“借分制”,即允许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向老师借一定的分数,然后在下次考试后按一定的规定“偿还”。据说实施效果不错,例如有个学生考了79分,因为怕家长责备,在老师借给他1分后,十分努力,期末考了98分。
笔者想,“借分”策略作为一种随机性的“教育机智”,的确有它的积极意义,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成功感的需要,激励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它是否能提升为一种“教育机制”,成为“借分制”呢?
“教育机智”与“教育机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虽然都属于教育策略的范畴,都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的特征。教育机智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育者灵活而合理地处理教育問题所表现出的智慧,操作上的机械性、重复性很低;而教育机制恰恰相反,它是由各种具体做法总结出来的措施、条例、制度等等,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和操作上的可重复性。
“借分”到底该是“教育机智”,还是“教育机制”呢?从表面上看,在借分行为中,促成积极效应的是借给学生的分数,但稍一静心思忖就会明白,真正激活学生主体精神的,是这一行为所蕴含的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是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效能使然。这种情感效应面向某个个体时,有针对性地随机使用,可能效果颇佳;如果扩大为面向全体,频繁地使用,效果就会逐渐降低,最终变为一种学生毫无感觉的、形式化的东西。
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决定了“借分”不能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策略。对于一个上进心强的、渴求取得好的考试成绩的学生,这一策略可能很有效,能够激励他奋起;但对于一个进取心不强、不在乎考试成绩的学生,借给他再多的分数,恐怕也是爱莫能助。而且,即使是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使用“借分”策略起到的效果也会迥然不同。比如说,老师在“借分”时是否能尊重学生,是否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都可能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机智”都能上升为一种“教育机制”。我们回想一下,为了体现出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老师让学生一起拍手说“向你学习”,或全班学生一起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这些做法都曾风靡一时。作为一种随机使用的“教育机智”,这确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受;但是,如果机械地重复使用,时间一长,学生肯定会兴趣全无。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时,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理念。我们既需要冷静地思考其中可以总结、迁移、推广,甚至可以机制化的宝贵经验,又切不可急功冒进,为了“机制”,丢了“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