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硕
古代的所谓“邮”,指的是官方传递文书之意,“邮”、“邮亭”、“驿站”、“驿馆”名称不同,其性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和它们的内部,就有了邮传的制度。
在我国2000多个县市中,以“邮”命名的只有江苏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高邮”。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之后,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取名“高邮”,别名“秦邮”。
为什么会在这地方筑高台建邮亭呢?主要和高邮的地理形势有关。高邮是江淮要地,控下河而引长江,襟皖东而带苏北,明代曾任高邮知州的赵来亨的《公馆记》中说:“高邮地当广陵、涟水交衢,两京通津,郡国之输将,华裔之朝贡,使命之巡行,咸取道焉。”而高邮周围主要为低洼沼泽湿地,惟有这个地方地势略高,秦少游在描写高邮城的地理环境时说,“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因而高邮又有了“盂城”的别名。以后历代建制高邮虽有县、军、路、府、州、市之别,但高邮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邮驿遍及全国各地,但因年代久远,驿舍很少保存。1985年高邮进行文物普查,在县城南门馆驿巷发现了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盂城驿,发现它是全国尚存的驿站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引起了全国邮电、交通、文物工作者和驿站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现存的房屋修建于清道光年间,故址有皂厅、官厅、东宅门厅、前厅、后厅、驿丞宅等100余间。文献上记载驿站有马夫、水夫、旱夫200多人,马骡100多匹,还有车船,并供应膳食,给传递文书的人员及过境官员使用。
掌管驿站的驿丞的设置,只有全省的个别州县才有。盂城驿北有驿丞宅,驿南有供上百匹马饮水的饮圹,可想见当时送往迎来、车水马龙喧闹的情景。
这个驿站之珍贵,堪称中国一绝。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盂城驿及其前身邮传设置的孕育、发展、衰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邮传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史,可作为高邮古代乃至中国古代的邮政、交通、商业、民政、水利、司法、税务、文化、建筑等多行业的研究样本。
自秦设高邮亭以来,高邮的邮驿史绵延不断,但邮驿的辉煌时代当举明代。
因高邮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境仅一湖之隔,因而朱元璋对高邮很重视。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高邮撤县升州,管辖兴化、宝应两县。高邮的宋城墙都翻修成了砖墙,营造了“秦邮八景”,将长江下游苏、杭、嘉、湖等地的无业游民,迁徙到淮河流域垦种。高邮今天的回汉两族人不少就是当时移民的后代。
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邮驿制度的完善,洪武六年(1373年)又在城北六十里新建界首驿,在大运河西的官河又兴建界首递运所,到1375年,在城南门外建造了盂城驿。盂城驿西的运河及运河堤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驿东的南北城子河又是分别往泰州和大丰的两条入海水道。驿站不但是过往宾客、驿夫食宿和调换车马的场所,而且使所处的南门大街形成了当时很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一些变化,明末清初的黄河夺淮入海,高邮湖变为淮河入江水道而成巨浸,每遇暴雨,经常决堤成灾。南北要冲高邮城的商业市场已无昔日的繁华,但做为清政府邮驿制度的一环,高邮驿站制度并未取消,界首驿站仍正常运行。
到清代晚期,光绪七年(1881年)在高邮运河东堤架设电报用的电杆。1901年在高邮、界首先后设三等邮局,辛亥革命失败后,公文才改为邮递,取消了驿站。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以“邮”为“根”,以“邮”为“源”恐怕都是少见的。高邮的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灿烂的邮文化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