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的中原印痕

2004-04-29 00:44吴永章
寻根 2004年1期
关键词:客家人中原

吴永章

客家人是中原移民,在南徙过程中,饱受战乱与颠沛流离之苦,迁至被时人目为蛮荒之地的闽粤赣地区后,又需要在极其困难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基创业。因此,客家先人们眷恋故土,并教诫子孙“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要“敦宗睦族”、“追远慎终”,把中原文化作为联结族群凝聚力的纽带。加之客家先人僻处南方山区,社会相对稳定,受的外来冲击较少,也为保留较为浓郁和相对完整的汉族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客家文化的中原印痕,堪称比比皆是。举证如下:

经济生活。农业生产工具仍保有古汉语称谓。如:锄头,俗名“脚头”。《说文》:“,大锄也。”故可断定,“脚”为“”(音爵)音之讹。故“脚头”实为“头”之意。“碌碡”(音辘轴),用木头做成的觚棱形农具。唐·陆龟蒙《耒耜经》中有“耙而后有碌碡焉”。客俗,往往以“犁耙碌碡”作为农具的总称。“砻”,客家地区与江、淮一带,不仅叫法相同,其形制也完全一致,这表明:客家先民南渡江左后,曾在当地停留后再分段南迁。“碓”,舂米器具,汉代时已有此名此具。在生产活动中,客家人相互支援协作,所谓“无事则比屋散居,有事则陇亩合食”,相友相助之古风犹存。

民居。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民居建筑中有重要地位,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一颗印”、广西“干阑式”建筑一起被誉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在粤东客家地区普遍存在的殿堂式建筑,是古代中原汉族府第风格的民居形式。布局谨严,秩序工整,讲究中轴式对称,大堂多,天井多。沿中轴线进入为上、中、下三个大堂,左右对称为厢房,为居住场所,以花厅为中心分成许多生活单元。以正堂为主体,两厢对称加“马槽”、“横屋”。加上门前池塘和屋后“花头茔”。池塘用于养鱼、灌溉,且利于屋内污水排出;屋后“花头茔”为半月形土丘,用于种植花木,调节小气候,且可防风沙侵袭。此类民居形式做工讲究,工艺精美,多为崇儒世家所建。

服饰。上衣,俗称“衫”。男女均穿“大襟衫”。男装长袖,正面开缝,用布纽扣,俗名“唐装”,从形制至名称,均可见古风犹存。需附及的是,客家人飘泊海外,称家乡为“唐山”,可见客家人的中原情结,处处有之。妇女戴凉帽,又名凉笠,是客家妇女特有的头部装饰品,系由唐代贵族妇女所戴“帷帽”演变而来。妇女穿围裙,俗名“围身裙”,用以蔽胸腹,袭自“汉时犊鼻裤旧制”(清·黄钊《石窟一征·礼俗》)。汉代司马相如在临邛开酒店,即“身自着犊鼻裤”。可见,客地围裙,来源尚矣。

婚姻。沿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周朝“六礼”传统形式,只是称谓与繁简有所变化而已。客家地区的“传庚”相当于“问名”;“下定”相当于“纳吉”;“行聘”相当于“纳征”;“报日”相当于“请期”;“接亲”相当于“亲迎”。婚后,离婚、改嫁的事较少发生,反映了客家人婚姻与家庭的稳定性。故史有“阃范最严,妇耻再嫁”(乾隆《汀州府志·风俗》)之载,民间则流行“好女不嫁二夫”之谚。这表明,作为中原移民的客家人,素以恪守儒家礼教为尚,客家婚俗,奉行同姓不婚的禁忌。旧时族规规定,凡有同姓结婚者,要严加惩处,男的被逐,而且此后永远不许归宗;女的则被强行另嫁。时人称“规制森然”,以维护宗法伦理制度。此俗源于先秦“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古训。

丧葬。其仪礼相当繁芜,一遵古制而不变。如临终前,需将其安置在厅堂,客俗称“出厅下”,此即本于先秦丧礼死于“正寝之室”的遗训;死后,纳银于口,叫“含口银”,此即先秦“含口”礼制的延续。旧时客俗丧服,与《左传》所记春秋时晏子服粗麻衣、麻带、杖行、草履之制,毫无二致,竟绵延两千五百年之久。

祭祀。仿古制。其规格分为“祭”、“酹”两种。据客家风俗,用羊、猪“大牲”行三献礼谓之“祭”;用鸡、鱼、肉“小牲”不行三献礼则称为“酹”。按:所谓“酹”,古时以酒祭地之义,客俗沿袭至今,故叫扫墓为“酹地”。而且,就连子孙用作祭祀的公田的名称也袭古不变。客家民俗,把祭田叫做“蒸尝”田或“血食”田。所谓“蒸尝”,本于古代中原冬秋二祭之名,冬祭叫蒸,秋祭称尝;所谓“血食”,因祭祀需用牲牢而得名,早在春秋时已有此词。

墓碑款式。择举日间所见梅州城区一碑刻店受托所刻一墓碑正文如下:

考谥刚直六十二寿讳某某李公

二十世显之墓

妣谥娴淑八十四寿李母张孺人

此式遵守古家礼之制。此中值得注意之处有二:一是“谥”。客俗,在行“成服”丧礼时,有“请谥”之举。父母死后,请族中长老或外家撰拟谥号,用以表彰死者生前业绩与美德,多选用两字。私谥,由民间而非官方命名。我国私谥之风起源不晚于汉代。客俗至今仍沿用,只是有所变通,有的由碑刻店按照“谥法”直接刻在碑上。一是墓主,男子称“公”,自汉代已然;妇人称“孺人”,也是有所本的,初始,孺人为大夫之妻称号,明清时封七品官之妻为孺人,客俗推而广之,将老百姓之妻也美饰为孺人。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墓碑,是历代客家人以中原士族遗民自居的活例证。

宗族组织。客家地区重宗法制度,采取聚族而居的形式,往往一姓就组成一个自然村,自成一体。因此,客家人的村落具有血缘性与地域性融合的明显特征,属家族村落类型。家族供奉共同祖先的庙堂,名为“祠堂”、“宗祠”或“家庙”。客家地区,祠堂林立,故俗有“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之说。作者家乡梅县白宫吴氏村落,即有宗祠数座,除祀明代洪武年间入粤始迁祖即所谓“初祖”外,各房又分立支祖、别祖庙堂。凡逢年过年,有吉凶之事,均需祭告,一遵古时“歌于斯哭于斯”之制。如今,年三十下午,全村共姓之人都要去祠堂拜祭,无论海外归来的华侨、外出返乡的游子,概莫能外,不然则被目为不孝子孙,盖千百年习俗使然。

重宗祠祭祀,目的在于起到“反本追远”、“敬宗收族”的功用。所谓“本”,就是要追溯至中原郡望与远祖的显赫功绩。至今,客家地区各姓的祠堂大门上端都书写着醒目的堂号。如:陈姓的颍川堂;李姓的陇西堂;叶姓的南阳堂;谢姓的陈留堂;温姓的太原堂;林姓的西河堂;廖姓的汝南堂;丘姓的河南堂;侯姓的上谷堂;郭姓的汾阳堂;宋姓的京兆堂;郑姓的荥阳堂……这些堂号无例外地都是言明本姓本族的渊源所自。别有一类堂号,则是炫耀远祖的伟业与美德的。如:吴姓的至德堂,讲的是周太王之子泰伯兄弟让位而奔于句吴之地,并被孔子誉为“至德”的故事;古姓的国宝堂,说的是北魏吏部尚书政绩卓著被孝武帝赞为“有臣如此,国之宝也”的旧事。在大门的两旁则贴着一对堂联。如:叶姓为“南阳世泽,东粤名家”,上联溯源,下联则言开基梅州后叶家的发达景象;谢姓为“陈留世德,东晋家声”,上联记周朝封申伯于河南陈留郡谢邑为谢氏太始祖,下联则缅怀渡江后谢氏为东晋重臣的事迹;王姓为“三槐世泽,乌巷家声”,上联指宋仁宗时王氏三兄弟同时任朝中大臣被赐匾“三槐”事(因其祖王曾植三槐于庭),下联则指东晋时王、谢望族居于乌衣巷之典故;曾姓为“三省流徽,忠恕家声”,上下联均叙述曾子格言,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与主张“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之,从上述客家地区宗祠中林林总总的堂号与堂联,可见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是何等浓烈与深沉。

族谱。重宗族的结果,是修谱之风盛行。修谱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宗族关系与观念起加固作用。在我国,族谱起源颇古,早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即曾参照谱牒撰写王室家族世系。在客家地区,唐宋以后修谱蔚然成风,直至今日而未衰。据粗略统计,梅州客家姓氏约有180多姓,堪称姓姓有谱,无论繁衍国内各省或播迁海外,历代裔孙都不断编写。其结果是世系分明,源流清晰,故人称客家地区“谱牒世系,井然秩然”。

岁时节日。节日这一民俗事象,最能体现客家地区的汉文化传统。以“冬至”一节为例。客俗,以冬至为“冬年”,故庆贺冬至称作“贺新年”;或以冬至为岁首,故过冬至称作“增岁”、“添岁”。民间则有“冬至大过年”之谚。此俗,是客家人保持中原古礼的又一明证。周朝建制,以十一月为正月。这就是以冬至为“年”、过冬至视作新的一年开始的历史根据。

客家方言。客家话是我国现代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原音韵,已是语言学界的定论。试以吃饭一词以说明之。今白话称三餐饭为: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而客家人则名曰:食朝、食昼、食夜。显然,两相比较,客家话可谓其源更古,其词更雅。且可从典籍中找到印证。如,“食朝”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成公二年》载有“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之句。

崇儒重教,不违祖训。客俗,“士慕诗书”、“人思向学”,故素来以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著称于世。以梅州为例,清后期应童子试者不下万余人,文风之盛,时人誉为“岭南冠”而无出其右者。清末,推行新学后,赴国内各大学读书者,“所在如鲫”,留学东西洋者“如水赴壑”,一时成为风尚。据1921年统计,梅县中学生达3000余人,当时全国各县中学生有3000人者,仅梅县而已。至1949年,全县各类中学共有学生11000余人,小学生则达51000余人,这在当时全国各县中,是首屈一指的。故诗人郭沫若于20世纪60年代访梅时,不禁吟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名句。可见,梅州被誉为“文化之乡”并非溢美之辞。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原“礼义之邦”优良传统的明证。

民歌。客家山歌,闻名于世,俗有“客家山歌远传扬”之谚。客家山歌的渊源,上承《诗经》中《国风》的余绪。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对此有精辟论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生大夫操毫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往往搜索枯肠,半日不成一字。因念彼冈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竭者,何其才之大也。(《人境庐诗草》卷一,钱注引)

这表明,客家山歌与十五国风一样,同样是“天籁”所成。又,客家山歌中,大量是情歌,更与郑、卫桑间濮上的“淫声”相仿佛。兹录客家山歌两首,以相比较:

入山看到藤缠树,

出山看到树缠藤;

藤生树死缠到死,

树死藤生死也缠。

做月要做十五月,

做春要做四时春;

做雨要做连绵雨,

做人莫做无情人。

可证,客家山歌的典雅、哀怨、婉转、缠绵与十五国风,乃同出一辙,源流关系一目了然。

猜你喜欢
客家人中原
客家人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行酒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中原坚持与转移战略方针的演变
外线出击 挺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