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溯源

2004-04-29 00:44安国楼
寻根 2004年1期
关键词:南迁客家人先民

安国楼

2003年10月,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召开。这次盛会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从更深层面上增进了客家人对中原祖地的亲情和友谊,同时,也使河南人了解到历史上从中原南迁的汉人中,还有一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客家”民系。但是,至少对大部分中原人来讲,对客家起源问题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或片面的。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客家”起源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客家”界说

“客家”,英文称“Hakka”,属于汉民族的一个分支民系,也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南迁及其语言、风俗、文化演变历程的一个缩影。关于“客家”称谓的由来,中外学者众释纷纭。如王力《汉语音韵学》第四十七节“客家话”引文中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他们的语言、风俗、谱系,都足以证明。”还有不少其他观点,比如:客家称呼是由于客家人对自己祖先“夏家人”的崇拜观念而产生;客家人应该是从“客户-主户”这个相对的称呼而来;客家人是由于当地居民将其作为外来种族而加以排斥才出现的称法;客家“Hakka”的读音是从“河洛”二字古音的音变而来,“客家人”即“河洛人”,等等。

从名称上看,客家就是指客居他乡的族群,即相对本土人而言,这些家族是从外地迁徙而来,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看法。而且,所谓“客家”,最初也不是自称,乃是他称,是本地居民对这一特殊族群的称法。如赣南、粤东一些地区就称这些客家村落为“客纲”、“棚民”,“纲”是指成批运送的物资,“客纲”就是成批从水路迁来定居的移民,“棚民”即茅屋中的移民,他们相对于土著居民而言,才称为“客”。“客家”或“客人”的名称,大约在宋、元交替之际确定下来。

当然,由于这些客民数量众多,再加上战乱、居处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又多次迁徙,因而客家人的分布区域相当广泛。同时,在客家人的迁居过程中,有些由于与土著居民不断交流、融合,其客家的特性已逐渐不明显。因此,迄今为止,对哪里是“纯客家住地”,哪里是“非纯客家住地”,事实上并无公认的确切的界定标准,只能相对而言。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一书中,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客家人的分布区域作了大致划分。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其中纯客家县有33个,非纯客家县有144个。在国外,客家人的分布就更为广泛,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方言是有特色的语言,是客家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就个体而言,有的专家提出应以是否能说客家话作为划分客家人的标准,这显然有些绝对。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大多已经历好几代,这些移民的后裔许多已不会说、也听不懂客家话,但只要他们仍保持着客家人的素质和传统,我们就不能否认他们是客家人。所以,是否客家人,应大致以其祖出地和持守的家族传统与精神来判断。

中原南迁移民形成“客家”民系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从中原南下的移民不计其数,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中原移民到南方后都被称为客家人。客家这一民系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始迁背景、流离经历和居处环境。由于大的事变使成批的中原居民南迁,南迁后又在特殊的环境中长期群居生活,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基础。若一个单姓家族从中原迁到南方,无论迁居何地,都形不成所谓客家人。关于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的大致脉络,前人已作了不少探讨,其中主要的两种观点是:

其一,三波说。提出此说的代表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韩廷敦(Ellsworth Huntington)和英国传教士肯贝尔(George Campbell)等。他们认为,汉人向南方迁移,第一波是由4世纪的大饥馑和“五胡乱华”所引起的;第二波始于9世纪震撼唐朝政权的黄巢起义,其中光启元年(885年),约有5000人移住于闽西山区,此后在这里定居400年,形成了客家民系;第三波始于宋室南渡至元灭宋,此时客家人显然已从闽西山区移入粤东山区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

其二,五波说。客家学研究的奠基者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指出:“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而其先世,则多居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以罗香林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这五波分别是:第一波,自西晋末受“五胡乱华”的影响,客家先民由中原迁至鄂北、豫南及皖、赣沿长江南北岸,以至赣江上下游;第二波,自唐末受黄巢起义的影响,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旧居,再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第三波,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的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波,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沿海地区、川、桂、湘及台湾;第五波,自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又分迁到广东南路及海南岛等地。这一说法得到许多人的认同。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五波说的阶段划分提出不同看法,如有的把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南迁远溯至秦、汉等更早的时期。

尽管人们对客家先民南迁的时间及具体流向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客家先民系出中原,这些移民到南方定居并形成客家民系之后,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南方当地的风俗习惯,但在语言、文化、道德素质等方面,仍然世代保持着中原古风,保持其中原先民固有的品质和特色。客家与中原的渊源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客家”何以能保持中原遗风

客家人何以能世代继承和发扬中原遗风呢?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其一,衣冠士族的先民素质

客家先民的主体,源自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原地区。他们原本都是所谓贵胄之家,衣冠之族,虽辗转南下,经历诸多磨难,却仍爱护祖宗的盛名,继承祖宗的传统,维护先辈的本色,这也是客家人经历千余年、播及海内外而仍具鲜明个性的重要原因。继承先祖之道,光耀家世门楣,壮大家族基业,成为世代客家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因而,崇敬先祖,重视家族门风,在客家聚居地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在闽、粤、赣等客家地区,祠堂众多,祭祖仪式隆重而庄严,家谱修撰也十分盛行。在观念意识上,他们都以中原汉文化传承者自居,以传统的道德古训来塑造自己忠、勤、仁、孝等族群人格。客家人把自己的母语称为“祖公话”,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肯舍弃祖上固有的语言,有一则谚语称:“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反映出客家人崇拜先人、数典敬祖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折射出先民素质对后裔家族永世不可磨灭的垂范作用。

其二,崇文重教的传统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颇具特色的传统之一,也是客家人卓异不群的重要支撑。先辈北方“冠带”的世族观念,以及书香门第的家风,是这一传统世代承传的内在动因。如被称为客家“中转站”的闽西宁化,据《宁化县志》卷四《人物志》记载,清代宁化人巫如衡,担任苍梧(治今广西梧州市)县令时为国殉难,他的继室伍氏艰难操持家业,但她的治家理念是:“贫莫贫于不知书,而饱学为富;贱莫贱于不习礼,而尚义为荣。倘衣冠之裔,降为佣隶,未亡人可见伍氏庙乎?”可见,这些家族为保持其“衣冠之裔”的本色,无愧于列祖列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要把教育后代知书习礼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客家地区,这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治家理念,而是普遍性的。如清代徐旭曾《丰湖杂记》中说:“客人以耕读为本,家虽贫也必令其子弟读书。”在侨乡广东梅州,据干隆《嘉应州志》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在客家地区,还有许多民谚、童谣,都是激励后代子孙读书、受教的。如“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不读诗书,有目无珠”、“送子千金,不如教子一字”、“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等等。

因此,历史上从古至今,在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色彩都显得非常浓重。在各个时代,这一族群都涌现出不少彪炳史册的人物。这一特性,正是其先民素质在南迁环境下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原固有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其三,相对闭塞的群居生活环境

就整个客家先民南迁定居的情况来看,长江中下游两岸,以及江浙等其他历史上比较富庶的地区,很少有客家村落;而客家南迁定居的地区,基本上都是相对封闭、落后甚至人烟稀少的山岭地带,如赣南、闽西、粤东北等地,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荒僻的山区成为这些流民避难聚居的“乐土”。

这些成批南迁的家族,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长期聚居、生活,使得他们的语言、习俗、传统等世代继承下来,或者说其主体成分没有多大改变。如客家方言,是客家特性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客家话称“我的”为“吾”,称“你的”为“若”,称“他”为“其”,称“他的”为“厥”,称“太阳”为“日头”,称“姐姐”为“姊”,称“吃”为“食”,称“胖”为“肥”,称“好了”为“好矣”。这些辞语都是古代所谓的“雅言”,是古代正统文学所常用的词汇。中原是汉民族政治、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其方言曾是古代官话的基础,因此保留古语较多,而客家语言正体现出中原古语和古音特色。因此,客家方言中的许多用语,如称“逢”曰“碰”,称“合算”曰“滑算”等,一直到今天,在河南方言中仍十分常用。在与客家人的交谈中,人们还会发现,其实他们方言中的不少语音,与现今的河南方言存在着较大差别,这是因为河南方言本身也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而并非中古语音的全貌。其他如客家山歌、客家民风、民俗等方面,也较多地保留了其先辈祖居地—中原的文化神韵。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客家特性中融入了华南文化的异彩,这与他们迁居地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客家特性中的某些突出方面,是与他们频繁迁徙、历经磨难和拓荒艰辛的生活经历有关。如客家人勇于闯天下的品质,客家妇女担当家庭主角的重任,妇女没有缠足束胸习惯,多神崇拜等,都是南迁后随着居处环境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为生存、发展需要而自然形成的个性化特色。当然,从文化本源上去理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客家先民的固有素质及传统,在南迁环境下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可见,衣冠士族的先民品质、崇文重教的传统及相对闭塞的群居环境,是客家民系形成其独特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客家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系而较多地保留中原遗风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南迁客家人先民
客家人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行酒
情寄十梓街——记河南大学南迁苏州的一件往事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试析《南迁》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