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江 张宏伟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发现有许多患者由于闭经、不孕、月经不调而辗转在妇产科治疗,她们往往做了很多检查,吃了很多药,最后到神经外科确诊为垂体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患者因为阳痿、性功能下降而自行服用一些补肾、壮阳药物,结果愈补愈差,最后因为视力下降到神经外科就诊时,往往已经有了平均3—4年的性功能下降史。因此垂体瘤的早期发现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在其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下降前采取手术治疗,并采取系统全面的追踪、随访。会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有些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垂体腺瘤是脑垂体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它的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病人的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临床上早期垂体腺瘤可有如下表现:
性功能低下
文献资料显示。约有60%的垂体腺瘤患者有性功能障碍,但实际情况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来对性非常保守,有些人对此往往不愿启齿。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时,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
月经不调,泌乳、不孕
泌乳素腺瘤在临床上占垂体腺瘤的一半以上。由于其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响及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患者往往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与乳头接触的内衣变湿),继而导致闭经,不孕。对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影响极大。
头痛
大约有2/3的患者早期都有头痛,疼痛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由于垂体瘤起源于颅底的蝶鞍内,蝶鞍周围为密闭的骨质,只有上方覆以韧性的鞍隔,肿瘤直接刺激或生长后造成鞍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当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后,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病人往往感到突然的一次剧烈头痛后,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但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肿瘤的生长,疼痛还会出现。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患者往往主诉视力下降,看不到两边,总撞门边。出现了视力视野障碍就需要尽快手术,解除对视神经的压迫,挽救视力。如果伴有向其他方向的生长则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难度明显增大,手术很难一次性切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
面容、四肢及形体的改变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由于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四肢、肌肉和内脏过度生长,在青春期骨骺未融合前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则表现为手脚变大(鞋号逐渐增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高、鼻肥大、唇增厚、皮肤松弛、粗黑、毛发增多,并出现声音嘶哑、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由于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胸、腹,臀部,而四肢相对瘦小,呈“向心性肥胖”,脸部呈满月状,体重明显增加,四肢皮下血管显露并有紫纹。这两种类型的垂体瘤严重影响了人的外部形象,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一般术后几天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患者自我感觉肢体、脸庞缩小,皮肤变得细腻、光滑,睡眠质量也明显缓解。
关于治疗
我们认为垂体腺瘤应该进行系统个体化的治疗,所谓系统个体化治疗是指针对不同的垂体瘤类型、肿瘤大小、激素水平、年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药物治疗、伽玛刀治疗或普通放射治疗,或两种、三种治疗方法结合等,并进行长期的随访、监测,适时地调整药物用量和治疗方案。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对于不能一次性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术后辅以放疗或伽玛刀治疗。
药物溴隐亭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手段在垂体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优点是可以显著降低泌乳素水平、使肿瘤缩小,缺点是不能根除肿瘤,停药后肿瘤还会增大,而且长期应用会使肿瘤纤维组织增生、变硬,影响肿瘤的全切。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是一个难点,我们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先采取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再采取手术切除:必要时再配合术后伽玛刀治疗,避免盲目地进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