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市竞争力的市场空间探析

2004-04-29 00:44:03
市场周刊 2004年12期

苏 刚

摘要:在长三角经济板块中,常州应抓住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特大城市建设和大学城建设这三大契机,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层次空间、城市功能空间和注意力空间,提升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板块;区域竞争力;现代制造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言,正迈入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上。“接轨上海”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处于长三角经济板块中的常州,区位独特,位于沪宁铁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中段,有着颇具实力的工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是全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当前,常州应抓住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特大城市建设和大学城建设这三大契机,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层次空间、城市功能空间和注意力空间,确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升其区域竞争力。

一、 加快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放大产业优势,实现产业整合。

从产业结构和布局来看,不同层面的城市要形成不同的分工协作体系。制造业在常州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增加值一直占GDP的五成以上。随着上海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城市这一地位的逐步确立,未来几年内长江三角洲地区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地处沪宁线中间的我市有着苏南经济板块的良好区位优势,工业基础良好,可以与上海形成“前店后坊”式的经济格局,通过上海这个店面,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现代作坊”,并有条件发展成为我国以中高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常州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提出以“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的后坊基地”为目标,把常州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上海工业的后坊基地”和世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经营体系中的制造中心之一,实现常州发展位次的跨越式前移。这是常州做出的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战略举措,这是常州立足区域优势的理性选择。

为了进一步放大产业优势,常州积极实施《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纲要》,围绕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三个传统产业”, 围绕开发和培育软件产业、“三药”科技产业、环保产业等“三个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和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为重点,集中集成有限目标,促进常州产业结构调整。而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和关键是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区域性现代制造产业群。所以要重点培育三大产业群:一是以强化竞争优势为重点,巩固、深化和提高以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城市客车、摩托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产业群;二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快优化升级为核心,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药和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群;三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继续强化轻纺工业群,构筑区域性现代制造产业群,逐步建成农用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车辆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及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等全国七大专业化制造基地。

二、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的功能空间。

随着上海及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都市圈化已成为共同的呼声。江苏“十五”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三圈四市”的基本框架。“三圈四市”战略的核心是接轨上海,同时加速与毗邻的山东、安徽、浙江等省的区域性合作。“三圈”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为此,江苏省还提出了三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一级中心城市分为Ⅰ、Ⅱ类两类,其中除南京作为唯一的一级中心城市Ⅰ类城市外,常州与苏州、无锡、徐州、连云港等并列为一级中心城市的Ⅱ类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速增长点、经济体制改革的体制创新点和对外开放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结点。按照这样的要求,一个城市要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和牵动作用,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提升在生产、流通、服务诸多方面的功能,才能再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1] 2001年9月,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城市化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提出今后五年要基本形成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基础框架,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0%的奋斗目标。常州应立于长远,确立“发展南北,提升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强和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这无疑将大大提高中心城市的能级,提高地区竞争能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常州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确立“发展南北,提升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一体(中心区)两翼(武进区、新北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常州、武进行政区划调整的叠加效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强和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大城市的建设,必然会带动以下各种项目和设施的建设,一是道路交通工程项目,据统计,包括宁杭、锡宜、常澄、扬溧、沿江等构成的高速公路网总投资达到30亿元。二是环境设施建设,一大批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社区设施。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常州市政府正在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向公益事业投资,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局调整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卫生防疫、群众体育、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无庸置疑,特大城市的建设为投资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潜在的经济能量,通过拉开城市框架释放出来,提高了常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能级,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三、推广城市品牌战略,扩张城市的注意力空间。

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的突出影响或特定亮点,是城市的注意力资源,是区分一座城市与其它城市的识别体系。一个行业(如浏阳花炮)、一种产品(如青岛海尔电器)、一处名胜(如厦门鼓浪屿)、一项运动(如大连的足球)、一所学校(如清华大学),乃至一首歌(无锡市歌《太湖美》),都可以成为城市品牌的基础。城市品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今日的城市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扩张城市的注意力空间,是每一座现代化城市谋求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品牌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赶超世界名城的主要“瓶颈”。 但一谈到常州的城市品牌,人们往往老生常谈或是天宁寺、红梅阁,或是淹城、恐龙园等。其实在“注意力经济”和“知识经济”交互的时代,最具“眼球效应”的城市品牌当属——常州大学城。大学城是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大学教育产业为特征的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化战略的新模式,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建设的重要现象。大学城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品牌竞争力,而且还赋予了城市潜在的知识竞争力。而与其他地方在建的大学城相比,“常州大学城”更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这是“常州大学城”的特色,也是常州个性化、人文化的城市品牌。研究与开发“常州大学城”这个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塑造常州独特的城市品牌,是常州城市品牌战略的首选课题。

1、独一无二的高职教育品牌。常州大学城是江苏省大学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和江苏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验区。将大学城打造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高职教育实验区品牌,既是江苏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常州城市化战略的必然选择。随着加入WTO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传统产业人才过剩,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缺乏;熟悉计划经济的继承型人才饱和,熟悉市场经济的创新型人才不多;专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而这却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常州大学城定位于高职实验区,既可以依托常州职业教育固有的传统特色,又可以发挥常州职业教育现有的整体优势,为这个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输送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底蕴深厚的龙城文化品牌。城市个性与特色,是与城市文化的沉淀分不开的。一个缺乏文化个性的城市,一个缺乏知识动力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映射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升一座城市品味的精神力量。有了它的培育和弘扬,大学城的建设才能既改造社会和自然,又和谐于社会和自然,把谋求自身的利益与谋求群体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常州古雅文明,崇文重艺,大学城的规划的建设,在总体上要根植于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合“好山好水好风光、龙城龙园龙文化、古塔古寺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的理念,体现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名人文化和旅游文化的有机统一,并保持内在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及时吸纳不断更新的文化营养。

3、样板效应的学习型社区品牌。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模式是全国三大模式之一。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学习型城市建设重在载体建设,即各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的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学习型城市载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城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大学教育产业为特征的城市社区,它是城市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信息库和项目库。作为知识、人才和技术的基地与高地,大学城具有教学、研究、服务和交流功能,必将对学习型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教育辐射力。依托大学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科技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学习型城市”的品牌社区,将大大丰富和创新了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给这座江南古城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的知识活力,凸现常州在“苏锡常都市圈”的档次、品位和形象。

4、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品牌。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群为主体,以城市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大学城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人工生态环境,它的校园布局、功能定位、建筑风格、景观布置等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杜绝假山、喷泉、大理石的泛滥,杜绝追求形式与外观的浮华,从而构建—种“人—自然”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大学城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人、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双赢式发展。常州大学城作为承载生态文化的城市社区,可以充分展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和追求,成为城市的绿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