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春
《南方周末》报2004年2月19日刊载了一篇《吸氧令他们坠入黑暗———走近“人工”制造的盲童》的文章。读后,让人深为那些不幸的早产儿再也看不见绚丽的世界而悲痛。该文报道了某市中心妇产医院在抢救早产儿的生命时,由于大量超长时间用氧,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进而双目失明的悲剧。据文章介绍,这家妇产医院在9个月的时间里,至少制造了6个“人工”盲童。每一个“人工”盲童都诉说着一个心酸的往事。家长说起他们的孩子既伤心落泪,又对这家医院充满了不理解、不满,甚至是愤怒的情绪。
杨德山的女儿杨蔚依是个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仅1400克。早产在孕妇中是屡见不鲜的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便一些胎龄不满28周,体重低于1000克的婴儿,娩出后,经精心哺育,亦能存活。但是,新生儿死亡中,有75%与早产有关。为了挽救早产儿的生命,医生为早产儿吸氧是重要的抢救手段之一。这家医院也是如此,给杨德山的女儿连续吸氧13天。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门,杨德山看见女儿戴着吸氧头罩,像小猫一样安静。女儿出院3个月时,不幸的悲剧发生了,杨德山发现女儿的眼睛中出现了一个白点。女儿4个月大时,眼中白点的直径扩展到5毫米,她几乎看不见最亲的人———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刘东江的儿子刘维铧也出生在这家医院。孕龄7个月,体重1050克。这个早产的小生命立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给氧。事后,据刘东江回忆,并通过检查病历验证,中心妇产医院并没有告知他连续用氧所带来的医疗风险,也没有告知可能导致新生儿眼睛致残的严重后果,更没有采取任何相关的防治措施。据病历记载,小刘维铧累计用氧时间为104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刘维铧住院的43天零8个小时的时间里,氧气从没间断地被这个婴儿吸入肺中,使氧气成为一种毒素,一分一秒地导致了小刘维铧眼部血管畸形发育,使又一个看不见光明的孩子来到人世。
受伤害的并不仅仅是杨蔚依和刘维铧。每天至少有十几名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儿童家长聚集在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待为孩子手术治疗。尽管希望渺茫,但父母们哪怕花尽积蓄,吃尽了苦,也企盼无辜的孩子能重见光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孩子都是早产儿,都进行过氧治疗。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吸氧竟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医生也未曾向他们告知氧治疗的潜在危险。
人们不禁要问:氧气是人生存必需的,但为什么给早产儿吸氧,竟导致了双目失明的严重后果?
原来人类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抗争中,逐步适应了大气中的氧含量,并成为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凡事物极必反,人为的强化性吸氧,如果掌握不当,同样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是19世纪中叶,由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因为新生儿窒息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通常的做法是进行吸氧治疗。如果吸氧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就不能不引起医生们的注意。为了探讨常压高氧对神经细胞的影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姜毅教授等选择新生大鼠100多只,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吸100%纯氧48小时后,正常新生大鼠体重增长有减慢趋势,镜下可见脑组织呈对称性神经元变性。从部位上看,大脑皮质损害最明显。动物与人的脑损伤相似。这个动物实验说明,长时间吸高纯氧有可能造成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变性,造成人的神经性氧中毒。
氧气使用过滥,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小儿危重症的呼吸治疗》书中告诫:氧疗无绝对禁忌症,但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低体重儿,除非有生命威胁的低血氧症外,多不主张长期用氧。在国外,用氧浓度不能超过40%。但在国内一些不规范的医院,这一浓度常常被超过。美国的科妮博士指出:“氧气的浓度和量的控制是一门艺术。”氧气浓度过高,导致婴儿的血氧浓度过高,如果医院不加严格监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酿成悲剧。
事实上,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科学》教科书上,早就明确指出早产儿不科学吸氧会对婴儿的视力产生损害:“孕期34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生后有吸氧史,发生率约为60%;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6%;82%。”可惜这一告诫并没有引起一些医生的重视,甚至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误诊为白瞳症、先天性白内障等。对早产儿严格限制用氧,是惟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有生命危险,才可给以40%浓度的氧,而且时间不宜太长。此外,早期大剂量应用维生素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医院应形成眼科医生进入儿科检查的惯例,及早发现,及时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可以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