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在扬中

2004-04-29 00:44潘珠镇
烹调知识 2004年5期
关键词:三鲜鲥鱼刀鱼

潘珠镇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县,位于长江下游的扬子江心。120多 km的江岸大堤护卫着这个绿岛。这里江面宽阔,水流缓慢,饵料丰富,适于多种鱼类觅食、栖息、产卵,因此被称之为长江“三鲜“的刀鱼、鲥鱼、河豚也就成为扬中的名产。

刀鱼、鲥鱼、河豚是回游性鱼类,它们生活在海洋,到淡水中产卵。刀鱼、河豚一般在立春到清明之间,鲥鱼在立夏前后,溯长江而上,产完卵,又回归大海,因而捕捞就带有季节性。

刀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美食家认为吃刀鱼主要吃它的味。制作刀鱼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红烧;二是清蒸。红烧时,先把刀鱼内脏从腮帮处取出,洗净后,放入油锅中煎一煎,然后放酱油、黄酒、大葱、白糖等调料,烧几分钟即可食用。清蒸刀鱼,就是把刀鱼和各种调料一起入盘内,隔水清蒸十几分钟。这样的刀鱼肉质鲜嫩,味道更佳。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都要加些扬中当地的燕竹笋,美味才能得到最佳体现,这是外地吃刀鱼所不能及的。

如果说吃刀鱼是家常便饭,那么吃鲥鱼就是口福不浅了。“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泸橘未应先。赠鲜遍及中当第,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筋金盘敢望倩。”明代何景明这首诗道出远在燕京的皇家,如何食用名贵而鲜美的鲥鱼。到了清代,鲥鱼就成了皇家的贡品。据传,康熙二十二年鲥鱼上市时,从镇江到北京,每隔15 km设一驿站,竖起高大的旗杆,白天旌旗高悬,夜间灯笼高照,调来健马3 000多匹,数千人日夜待命,像传送紧急军情一样,飞递鲥鱼,几千里路限22个时辰赶到。这里既揭露了皇室官宦的奢侈享受,同时也显示了鲥鱼的身价。

鲥鱼的制作也可分为红烧、清蒸两种。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都必须保持鱼鳞的完整。红烧时连鱼鳞一起煎,因为鲥鱼的鳞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加热烹调后自然溶化,使其更加鲜嫩肥美。吃鲥鱼没有吃鳞,等于没有吃到鲥鱼。在扬中以清蒸鲥鱼为最有风味,制作时,从鲥鱼脐门入刀,沿胸尖剖腹,去内脏和腮,洗净沥干,再将鱼入沸水中略烫,除去腥味放盘内,鱼身铺上香菇、春笋、加熟猪油、黄酒、盐、葱、姜等佐料与汤水,上笼蒸约20分钟取出,去姜、葱,沥汤汁,加胡椒粉调和,缀以香菜即成。食用时另带姜末和醋碟。清蒸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全身银白,加以配料,色彩和谐,不仅能一饱口福,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鲥鱼很娇,性情刚烈,离水即死,过时则败。因此要吃新鲜鲥鱼只有到鱼船上,一捕到就立即下锅,那味道可真鲜美极了!

河豚鱼有毒,偏偏有人想吃它。扬中有句俗话叫:“拼死吃河豚”,可见河豚魅力之大。苏东坡有诗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本非席中菜,明知有毒人人爱。既然河豚有毒,但懂得制作方法,也能万无一失。河豚属被保护动物,但我国中科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已成功进行人工养殖,并可控制其毒素。吃河豚要把好两关:一是杀,二是烧。《养鱼经》中记载:“河豚出江海,有大毒,能杀人,凡烹调者,腹之籽,目之睛,脊之血尽弃之。”因此杀河豚时应该把河豚籽、眼睛以及脊椎两边的血块去掉,尤其是脊椎旁的血块要拿尽。拿籽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碰破。此外还有卵巢等要去除。这样就既可以饱口福,又安全了。

二是烧,主要抓住熬河豚油和足够的时间。熬河豚油是关键,熬老了或嫩了都不行。首先在锅里放些豆油,然后把河豚切成块放在油锅里熬,熬到有点黄斑时,再把河豚下锅煎,其他制作方法和烧鱼一样,不过时间要保证,一般河豚下锅到好吃,需40分钟左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河豚就无毒了。河豚烧好了,凡烧好的人都要当众先尝一尝,以示无毒,大家就可以放心吃了。

河豚不仅味美,且有健胃作用。如果有胃病的人,每年吃一两次河豚,有的就神奇般地痊愈了。

长江“三鲜”的味道实在是让人无法忘怀。

猜你喜欢
三鲜鲥鱼刀鱼
鲥鱼之美
鲥鱼之美
陕菜中的“三鲜”
侠美刀鱼
缅甸鲥鱼繁殖生物学调查
初夏养生吃三鲜,忌三满,多出汗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最娇嫩的鱼
首批“家养”刀鱼最快2018年春季可上市
长江刀鱼价格疯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