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燕
传播领域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的行业,战争是“让女人走开”的男性领域,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女记者是如何走入战争,成为记者中的王牌——战地记者的呢?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妇女解放的特殊性,中国的女记者从抗日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这半个多世纪里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路线——模仿、解放、觉醒、突破。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变异的模仿阶段
通行证:被男性化了的身份
在这个阶段要以女性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走入从来都是“让女人走开”的战争可谓阻力重重。极少数的女记者站出来无畏地挑战世俗,却也只能以被男性化了的身份出现在战争中,唯有此才能减少或消除她们进入战争的种种外部和自身的阻力。
首先,随军采访的女记者在穿衣装扮上呈现高度整齐划一的男性化。男式军装就是她们的工作装,任何女性化的装饰都要被抛掉或遮掩。例如抗战时期《星洲日报》的特派记者、爱国华侨黄薇,她是徐州前线战地采访时武汉新闻战地记者团中唯一的女性,但这份荣耀非但不能以常态表现出来,而且还要加以掩饰——“为了战地行动方便,也为了在前线不被人一眼看出我是一个女性”,“我把头发剪短,把衣裙换上军装,变成了一个‘小兵”?眼1?演。
这一时期越是优秀的女记者,对男性的模仿就越是“形神兼备”,如杨刚和彭子冈。前者曾不顾劝阻在抗战时期做了《大公报》的战地旅行记者,她不仅有一个十足男性化的名字,而且受祖母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从小以男孩为伴,养成了男孩的脾气?眼2?演。后者虽没有随军采访的经历,却在抗战时期始终以宣传抗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恶为职责。她认为自己的原名“子珍”中的“珍”字俗气,便在1932年改用“子冈”这一男性化的笔名,而她的性格也是“活泼、爽朗、说话坦率,有丈夫气”?眼3?演。对那些有幸接近战争的屈指可数的女记者而言,她们根本无意识去计较这些被男性化的细节,她们对此并无怨言,相反,她们为能进入这个完全男性化的领域而无比激动、欣喜,并同男同胞一起在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目标:战争成就爱国梦
对这个时期的战地女记者而言,她们首先想到的是报效祖国、服务战争,而绝非成就自己的事业。新闻工作、战地报道只是实现这种强烈愿望的工具,而非目的。
首先,来看这一时期女性在职业选择上的“无意识性”。浦熙修最初找工作时到一家地产公司应试,虽成绩很好,却因已婚而被淘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推荐她去了《新民报》,她因此与新闻结缘。彭子冈从小爱好文学创作,一直到上中国大学英语系依然乐此不疲。1936年在《妇女生活》杂志社负责人沈兹九的邀请下担任了该刊的记者,由此走上了新闻之路。张力在回忆时说:“我在大学时代是学医的。做梦也没有想过会当一名记者。在大军南下的解放战争中,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一名革命战士,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当时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分配到新闻工作岗位上……”?眼4?演而以战地采访闻名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没有成为记者之前便认为“如果我不做个新闻记者,我不知道我的价值何在!我生来就该当记者……”与法拉奇相比,中国女记者这种自我意识的缺乏,使之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追求。
参与报道抗日战争的女记者在人数上相对现代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们的模仿性让她们的付出大打折扣,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因此,这一时期出自女性之手的有影响的战地报道是很少见的。例如,《记者笔下的抗日战争》一书中收录了62位抗战时期老新闻记者的新闻报道或回忆性的文章,其中女性只有4人,而她们的作品只有黄薇的《徐州突围》是一篇战地报道,其他3篇均是回忆性的文章。
尽管这一时期战地女记者们的性别意识还未苏醒,主体意识严重缺乏,但她们不顾生命安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及以毕竟不完全等同于男记者的方式写下的新闻报道,对当时的战争尤其是以后女记者的继续参与都意义重大。
解放初期到“文革”结束:懵懂的解放阶段
这一时期战地女记者的成绩主要集中在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并且其性别意识并未真正觉醒,她们依然为自身的性别感到迷茫、困惑。但已获得男女平等权利的她们开始正视自己的性别身份,并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走的是别人的路,带着内心的疑惑和不满,她们试图自问“我自己在哪儿”。
在抗美援朝中从事战地编辑工作,并获得抗美援朝功章的王迪曾这样回忆,“接过发给我的那套棉军服,一眼就看出那是套男装。我穿上了它,当然不合身”〔5〕。几句话,温婉而无奈地道出了一个跻身于男性世界的女性所遭遇的尴尬——要么走开,要么忘掉自己是个女人。尽管她屈服于这种现实,但这种“屈服”包含着获得了男女平等的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朦胧认可。这种以前不曾有的温和的抱怨之声却预示着女记者为自己在战争中争得应有位置的开始。
另一方面,在职业选择上也出现了细微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朱军。解放前夕18岁的朱佩莉改名朱军入伍,在入伍表上她“天真而幻想地填上了要当一名‘随军记者的愿望……懵懵懂懂地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眼6?演1952年她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愿以偿地在硝烟弥漫的三八线上从事战地报道。这个个例在当时是颇具代表性的,反映出新中国解放了的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初步觉醒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尽管她们自己觉得这是天真的、幻想的和懵懂的。这同前一个时期几乎没有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而言,的确是个令人惊喜的进步。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中国的妇女解放也随之进入了基本停滞的阶段。由于忙于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国无暇于国际事务,因此,中国的战地记者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战地女记者也自然销声匿迹。
1977年到20世纪末:觉醒和收获
在这20余年里,中国本土远离战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和动乱时有发生,这使我国的新闻界产生了一批以战地报道为长的职业记者,这在客观上带动了女记者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且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妇女在“社会性”解放基础上“女性意识”和“主体意识”觉醒的转折时期,并正在完成与现代化、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转折。?眼7?演同样战地女记者也处于自我觉醒和同外界接轨的重要转折阶段。由于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她们逐渐摆脱了对男性的模仿心理,开始摸索着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眼睛来记录、报道战争及战争带来的一切。
80年代:在争论中勇往直前
80年代的战地女记者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展示着女性在战地报道中并不比男性逊色的勇气和工作能力。“女人,付出的劳动比男人多一倍,但取得的成就,只有男人的二分之一”,是这一时期女记者常有的感慨。曾经两次去采访老山前线的《解放军报》记者李亚丹是登上老山主峰的第一个女记者,也是这一时期优秀的战地女记者之一。作为一名立身于男性世界的女记者,她颇为感慨:“军队是男人的世界,女记者若想在这块天地里冒头,生活便是拼搏。”?眼8?演由此可见,女性在这个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劣势地位。面对强大的男性霸权,她们却没有退却,并以自己加倍的努力去赢得同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
90年代:开始收获的时代
首先,我们来看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王智敏。她在1998年10月被派驻贝尔格莱德。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她全力投入战争报道,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的工作作风和惊人的毅力赢得了当地人和同行的敬佩,被称为“身穿‘CRI服装的战地之花”。?眼9?演这种评价反映出人们对一个身为战地记者的女性的心理上的认可和赞叹,这同以前对女性的质疑心态,以及对其男性化的刻板印象截然相反。
黄文,1999年3月至5月,她作为中国第一位前往国际战场的女摄影记者赴南斯拉夫联盟,参加科索沃危机、南联盟战争及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等一系列战地报道。她丝毫不逊色于男记者的表现,1999年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2000年获得“1999年度杰出摄影记者”称号;2000年出版中英文对照的个人摄影集《标靶》。当时我国从事战地报道的男记者们有个人作品集问世的也很少。从黄文可以看出,战地女记者的生命承受力和对战争独特的感受力,开始让世人刮目相看,对其作品的集体认可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香港第一位战地女记者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张翠容。她在上个世纪用15年的时间,走遍世界各地,尤其是充满战乱的地方——阿富汗、科索沃、东帝汶、雅加达、西藏及柬埔寨等。她以一个华人的声音和眼睛来报道战争,并一反战地报道从宏观及偌大的新闻概念入手,只描述一些小人物,以此拆穿西方传媒的镜头或文字下的“谎言”。?眼10?演2001年她出版了《行过烽火大地——战地女记者游走边缘国度的采访实录》,记录了她15年战地采访的心路历程。
90年代是中国战地女记者开始收获的时期。她们已不太在意战地报道工作中的性别问题,因此,出自自己之口的有关女性的性别劣势的言论也极为少见。1995年《参考消息》上有一则这样的报道:从波黑战场回来的女记者们应邀出席一个研讨会,讲述各自经历。听众“失望”地发现,战争中的女记者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因性别遭遇特殊困难。这则报道为这一时期战地女记者的信心以及职业素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新世纪:冲出“玻璃天花板”,做真正的自己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爆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中国的战地女记者真的做到了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凤凰卫视派驻了以隗静、闾丘露薇、沈玫绮、莫乃倩和罗晓莹5位女记者为主力的5路记者进行战地报道。这些女记者训练有素,能力、学识与胆略比起男记者丝毫都不逊色,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女性自身细腻亲切的风格报道战争、阐释战争,初步显示出现代女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形象。?眼11?演她们的卓越和成功,借助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和电视直播报道的巨大吸引力,颠覆了“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旧观念。
《国际先驱导报》在2003年3月7日以第3版整版的篇幅登载《谁说战争让女人走开》,隆重推出3篇关于新华社战地女记者的重头文章。文章是3位记者洪漫、周轶君、张兰华分别从科威特、加沙、巴格达发回的报道。这些女记者以其柔弱的肩膀,担负起战地报道的艰巨任务,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和笔触,关注那些被卷入战争的芸芸众生。
活跃在这场“世纪第一战”的还有上个世纪就以战地报道著称的香港记者张翠容、中央电视台的梁玉珍等。这些女性无一例外地带着本色的女性特质和一个战地记者的综合素质进入战争,争得了一向被男性独占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黄薇:《从火线到后方》,《中国女记者1》,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2月版。
[2]乔云霞:《生命之火在革命中燃烧的女记者杨刚》,《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陆诒:《彭子冈的爱憎》,《编辑记者一百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年3月版。
[4][6]《中国女记者2》。
[5]《中国女记者3》。
[7]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8]《中国女记者1》。
[9]义高潮:《循着爆声去抢新闻》,《新闻记者》,1999年第5期。
[10]http?押//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 76 68704.html。
[11]林林张玉川:《女性报道者角色的嬗变——从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报道谈起》,《声屏世界》,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