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土
在福建省漳州市,居住着200多位台湾高山族同胞。他们与漳州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亲如手足。他们充分享受祖国大陆对台湾骨肉同胞和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漳州倍受关心和爱护。
随着漳州经济的不断发展,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崛起,当地政府照顾每户高山族同胞的一名子女就业。上岗前,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上岗后指定有技术专长的人员手把手传授技艺,使他们尽快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逐步培养一技之长。近年来当地政府还拨出专款,帮助35户高山族同胞兴建新房,改善居住条件。
高山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其考生享受降分录取,有的还被选取进入福建省兴办的民族预科班学习。漳州市极为重视培养高山族女干部,何春英、柯莲英等都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她们毕业后都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走上县、处领导岗位。
漳州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情系高山族同胞,积极扶持他们综合开发和利用山地,走出了一条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本文讲述的便是漳州高山族老人林忠富一家的故事。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大燕村的高山族同胞林忠富,年已80岁高龄,身体很硬朗。林忠富和老伴带领全家人种植名贵药材肉桂喜获成功,走上致富路,全家四代同堂乐融融。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二女儿林秀枝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漳州市民政局工作至今,已成家立业。
人逢盛世倍欢欣,这位80岁的高山族同胞老当益壮。前些年,他还作为高山族舞蹈的编导,带领高山族文艺队走出大山,来到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里表演高山族歌舞,博得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和赞赏。
福建省人大代表林秀兰是林忠富老人的大女儿。林秀兰勤劳、开朗、乐于助人。她家种6亩水稻,年种2季,亩产千斤,每年有4000斤余粮可卖;栽甘蔗3亩,利用山坡地种香蕉、柚子、李子、橄榄,还养牛、猪、鸡、鸭等,年收入1万多元。如今家里建起了二层楼房,购置2部摩托车,还有彩电和音响等。
性格开朗的林秀兰,早在1990年就让年仅15岁的长女林江凤,随同其他12位高山族年轻人,来到深圳民俗文化村。林江凤在深圳的5个春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才干,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当母亲见到女儿茁壮成长,满载而归,怎能不高兴呢?现在,她招能歌善舞的高山族小伙高建治为上门女婿,小俩口恩恩爱爱,已有一个男孩。眼下,女婿高建治正把高山族歌舞教给山里的娃娃,为国内外游客表演。
林秀兰勤劳致富不忘众乡亲。邻里不管大小事,她都乐意帮忙。不管是东家,还是西家,有时难免闹小别扭,总要找她倾诉,连年已古稀的村妇女主任也都喜欢找她拉家常。她总是耐心地倾听各方意见并把他们的疙瘩一一解开,让浓浓的乡情充溢山村,让乡亲们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惜山村安定的局面。林秀兰勤奋好学,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还懂得不少中草药,村里的小孩时有发烧感冒,她就上山采药。村民们都说:“秀兰不仅是高山族的好女儿,也是咱们大燕村的好女儿。”每到省城赴会之前,她都要虚心倾听农民的心声,把高山族同胞及乡亲们的建议和意见带到省人代会上,共商福建“以法治省”、“科技兴省”的大事。
漳州99生态环境旅游年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欣赏到精彩的高山族歌舞。率领这些高山族年轻人的编导,是26岁的高建治——林秀兰的女婿。高建治从小就喜欢唱高山族的歌,跳高山族的舞。他和村里几位年轻人随同林忠富走出大山,来到深圳民俗文化村表演,向世人展示高山族文化在祖国大陆得以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虚心好学,结识了明丽纯情、能歌善舞的高山族姑娘林江凤,并筑起爱巢。林江凤的姥爷林忠富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老人自豪地说:“高建治这好小子,他唱咱高山族的歌多么动听,跳咱高山族舞蹈多带劲,传承高山族文化不愁后继无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