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刘国光在中国社科院2004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似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2003年预期经济增长将高于2002年的增速。
刘国光强调,在此过程中,经济增长趋强的动力尚不太稳定。在投资、出口、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和就业却比较疲软,内需尚未全面启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由负转正,但上升乏力,物价指数仍在合理区间摆动。他认为,现在我国现实经济增长率在向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但还低于潜在增长率,即使一时达到,也有可能回摆,经济生活中虽然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但离真正全面过热还有相当距离。
刘国光认为应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继续保持某些松动,以支持需要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对于经济中的热点要适当地引导。宏观政策要逐步向中性的调控方向过渡,上下微调,适度松紧。
建议在小学选读繁体字
我国大陆从50年代末推广简体字以来,应该说,大大地节约了书写的时间和劳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繁简两种字体在阅读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书写上差别很大。
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撰文指出,当前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扩大之后,简体字的优点就不明显了。因为不论简体字繁体字都是按一下按钮,完全没有区别,而简体字的不足却越来越暴露出来。
我國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都是用繁体字保留下来的,近四十年虽然在将文献的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和所保留的全部文献比起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新一代青年人不识繁体字,阅读古文献很困难,就不愿意接近它们,结果使得中国伟大的古文化和广大人们相隔离。
相比之下,台湾的青年人了解古文化的程度就比大陆青年人的强。如果繁体字和简体字仍然交叉混合使用,也会妨碍计算机语言的中文化。台湾和大陆同文而不同字,使得两岸的文化交流也受到障碍。因此茅于轼先生建议在小学校中可以选读繁体字,让两种文字平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