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俐
读过许多有力的文字,还是被一些词句所震撼。“人如其所读(Man is what he read)”,读到英文版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助》中的这句话,愣了半天,心里想了很多。“我是谁”——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原来是可以这样解释的:“我是我所读”。原来,读书是这么庄严的一件事情。读书的过程,就是再造生命的过程。那么,仔细回想一下,我曾读过什么?沉浸于什么样的书籍?这些读物,符合我做人的愿望吗?莫非我的愿望,就是凭借读物所生发?而今后,展读之际该做怎样的选择?要知道,那可是要过怎样生活的选择!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中国老百姓说“吃什么补什么”,选择了什么样的“文字食物”,就决定了你有可能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阅读,不仅是一种“知识哺乳”的过程,也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运动,是智力体操、神经按摩,更是心灵抚慰。我们精神的生命,随阅读而成长,随阅读量的增加而丰盈。清晨,因朗朗的读书声而美丽;黄昏,因腋下的一本书而温柔;夜晚,因“枕边人”的喃喃细语而迷人。翻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扇大千世界的百叶窗,阅读就是一种眺望!目力所及,心驰神往。我幸福,因为我是读书人。
因读书而幸福是一种纯洁而又廉洁的幸福。它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的少,而成就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多。它不需要一百平方米的客厅,也不必面对紫檀木的写字台,一把小小的竹椅就构成一个富有的天地。一卷在握的惬意千金难买,而在任何地方,都能将阅读的愉快进行下去。只要你心无焦躁,闹市里便没有喧嚣。难怪有人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对于真正的读者来说,只要有好书可读,人间便没有痛苦难耐的时光,也没有卑微无助的地位,更没有忐忑不安的窘况。长期、持久、专注、全身心投入地阅读,在强化理性、提升意志、增加涵养的同时,也使人更具有生命的尊严感。阅读,使人成为人。
但我不能只是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因为阅读有时不免伴随着像苦役犯一样的沉重与辛劳。阅读是快乐的,但是,只是快乐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阅读。为阅读的娱乐而阅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完全没有为探索和表达某个问题而苦苦思索的重负,你没有一个严酷的生活现实摆在面前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没有出生在一个相对落后贫穷的民族和国家让你为她的现状和未来忧心如焚,没有一种无时不在纠缠着你的东西方文化隔阂与冲突下的重建本土文化尊严的使命感,也没有从事笔墨生计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已经殚精竭虑的文章依然不尽人意而惶恐不安。而所有这些,都让我幸运地遇到了,不可回避。说是幸运,绝无调侃之意,因为读书使我明了生活就意味着挑战,而我喜欢。阅读,就意味着劳作,而我热爱。
读古文、读外文,都是乐在苦中、苦中作乐的生活体验。我说读书是生活体验,是因为我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生活福祸并存、苦乐参半,那么读书也就在所难免。读书忌“偏食”,不能只读今人书,不读古人书;也不能只读母语书,不读外语书;还不能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书,不读其它让自己兴致不大的类型的书。要养成相对完善而健全的理性气质和人格,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文化人,要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表述具有世界眼光和历史意识,就必须充实、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它不偏不倚,那么,陌生、枯燥、艰深的古文和外文,就是横亘在我们面前、必须努力去征服的大山。书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特点,越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我们遥远的,越值得我们亲近。因为,那是经过岁月淘洗的文字真金,是为整个寰宇所认可的文本遗存。它们所给予我们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财富。
不错,“人如其所读”。想想吧,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干,把一生的光阴都用来读书,在数以亿万计的图书中,我们又能读完几本几页?因此,聪明的人,绝不会把一次性生命的珍贵时间,浪费在垃圾文字的阅读上。读经典之重要,在于我们有志要过经典人生。经典著述,能够提升人,能够通过有灵性和悟性的阅读,延伸人的感知和认识范围,拓展人的眼界和胸襟。而经典人生,意味着我们要与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建立尽可能广泛和深刻的联系,尽可能从积极的层面去影响周围的人,促进世事人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并在人性和理性完美的结合中体验丰富的生活,也被生活所体验。阅读,的确是我们和他人(古今中外所有人)建立亲密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精神的末梢,随着翻开的书页而延伸;思维的细胞,随着阅读量的加大而丰满;思想的触角,随着阅读的深入而敏锐;感情的脉动,随着阅读的兴奋而勃发。阅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阅读者关注自己和自己的远亲近邻、乡里乡亲。第二层次,是阅读者开始关注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第三层次,是阅读者懂得自己是人类一分子,世界一公民,因而关注人类命运,人类的苦难和幸福,透彻地侵袭他的肺腑。
读书好处,还远远没有被现代人所认知。图书之于人生,本该有更大的作为。比如,阅读能够美容。不是都说四十岁以前容貌丑陋归咎父母、四十岁以后容貌丑陋咎由自取吗?我相信是这个道理。而读书,能够增添你的风采神韵,未见那些年迈的睿智学者个个鹤发童颜、容光焕发么?显然,他们从不到美容院去美容,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饱啜书香的原因,长期有规律的阅读在发挥作用。古人早就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会使面容和举止一并优雅可爱,受过严格语言文字训练的嘴唇,就像涂抹了唇膏一样,丰润鲜亮,口吐芳香。“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大概也是阅读能够美容这层意思。年轻人,也同样可以从阅读来增添自身的魅力。古希腊曾经举行过一次雕塑选美大赛,进入最后决赛的几十位雕塑选美者中,到底该由谁来夺取桂冠呢?结果大出人们所预料,一位入神地捧读一本书的美女成为最佳。你没有注意过吗?在校园的绿草地上读书的女孩儿,最有雕塑感。这样看来,美人之美是其所读。罗丹雕塑《思想者》是作为强壮男性出现的,而哪有一个思想者是不读书的呢?
何止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相信,没有书籍,没有阅读,人类那敏感的心灵就没有地方安置,也没有幸福可言。若无书籍,不愿生此世界。而每一个凝神阅读的夜晚,都是生命中最最难忘的良宵。人的尊严感何来?它源于思想。思想何来?源于文字。文字何来?源于纸张。纸张何来?源于苇茎。于是,思想家帕斯卡尔在他那本《思想者》中说:“人是一根苇草,脆弱易折的苇草,但是它是有思想的苇草。”因而伟大。而古埃及人也正是用芦苇造纸,书写文字。苇草之与文字,是两相交融的生命。这就是说,我们要在生命里融进文字和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离开了书籍和书写,我们就会遗失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遗失自我。